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几乎都是从零起步。但是聪明顽强的中国人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奋起直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赶英超美,名列世界前茅。

尤其是海洋运输业,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口城市,同时中国内地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它的发展更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一路高歌。

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连接长江流域和东海,地理位置尤其优越,它的港口上海港,也从一个破败的落后港口,到现在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一的世界著名港口。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时代大背景外,也离不开上海港的灵魂人物——原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码头工人开始的港湾路

1956年7月,陈戌源出生于上海。他的出身非常普通平凡。陈戌源的青少年时期正好和那个十年重叠,因此虽然热爱学习,但并没有得到上大学的机会。1972年,著名的电影《海港》的上映,激发了少年陈戌源的港湾情怀。

于是才17岁的陈戌源,选择了去上海的外滩码头做了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有机会还经常随船出海,波涛汹涌中感受大海别样的魅力。很难说是港湾情怀塑造了陈戌源内心的深远,还是陈戌源自己的深远塑造了他的港湾情怀。

在上海港,陈戌源虽然只是个码头工人,但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既来之,则安之。陈戌源是个很有热情和追求的人,年少时便热爱学习,陈戌源的文字功底很好。

靠着优美的文案以及他的那股子热情和精明,陈戌源顺利的进入到了上海港港务局团委工作。随后的陈戌源可以说平步青云,很快就晋升到了行政干部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改革引起外资,不卑不亢叫板李嘉诚

在1990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上海建立了浦东区对外进行开放。自解放前上海就是一块宝地,大上海素有“东方巴黎”的称呼。

世界的商人都想来上海,来分上一杯羹,一听说上海开放了,无数的商船瞬间就涌入了上海,使得上海港口的吞吐量剧增,远远超出了老旧的上海港可以承受的范围。

上海港的领导部门很清楚,只有改造老上海港,建造现代化的新上海港,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跟得上改革的步伐。而改造上海港的重任就交给了陈戌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戌源接过这一重任后,知道闭门造车是不可行的,于是他开始研究国外港口的发展。

在了解到国外一些先进港口的发展之后,陈戌源马上意识到要想把上海港改造成世界级别的先进港口,就必须借鉴国外港口的发展经验。于是他专门去国外的港口实地考察访问了一圈,想要取点真经回来用在上海港的身上。

当陈戌源在国外亲眼见到了国外的港口的先进之后,他意识到了上海港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么大的一条鸿沟,仅仅靠参考一些经验是远远不够的。陈戌源认为,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上海港无法快速完成改造,不足以跟上发展的需要。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显然的解决方案就是吸引外资投入。陈戌源和领导层经过商议,一致觉得这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陈戌源于是开始着手吸引外资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港准备寻找外资投资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看到如此一块香馍馍,无数人趋之若鹜。其中就有当时已经首屈一指的富豪的李嘉诚。李嘉诚作为顶级的商人,眼光一向独到,有着超凡的商业嗅觉。他当然清楚上海港所蕴含的价值。

因此直接就报出了高价,击退了众多其他对手。上海港和李嘉诚的谈判异常的顺利,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引入,很快就谈的基本妥当。

唯独有一块,就是员工的福利待遇,双方发生了分歧。作为商人永远是逐利的,当时李嘉诚提出上海港作为港口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因此在待遇上相比照应该要低一些,没想到被陈戌源一口拒绝。

陈戌源心里清楚上海港员工对港口的热爱和付出,他不能容忍他们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谈判一度僵持不下,李嘉诚原以为上海港迫切需要他的资金和技术,只能屈服,甚至想用中止谈判来逼迫陈戌源屈从。却没想到陈戌源一口咬住,就是不松口,宁可不引资也不能牺牲员工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戌源内心很清楚上海港对李嘉诚的价值。果然,考虑到长期上海港带来的收益,最终李嘉诚妥协了,双方按照陈戌源的要求签订了合作条约。

忍痛大裁员,为换大发展

陈戌源在改革开放有了学习的机会,他深知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足,因此他攻读了工商管理学院的的硕士学位。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陈戌源在管理专业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他也逐渐看清了上海港公司的人员结构混乱不堪,有很多的岗位都是冗余而没有必要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改革的深入,上海港作为企业需要自负盈亏,尽快通过吸引外资的投入,上海港的发展高歌猛进,但是在这过程中,人员冗余的问题也慢慢地浮现出来,慢慢成为上海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当时的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无不例外的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像陈戌源这样处理的杀伐果断的可能不多。

上海港为了解决人员冗余,提高企业效率,决定开始调整公司结构,并且预备裁员18000人,而陈戌源则被任命为总负责人。

陈戌源也是苦过来的,他深深地知道国有企业里,每裁掉一个人,就可能会影响一个家庭。从跟李嘉诚叫板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陈戌源是个非常为员工着想的人,因此裁员这件事让陈戌源的内心一直非常的折磨和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裁员上海港就很难持续健康的发展,如果有一天整个企业被拖垮,那么下岗的就不是这18000人,而是上海港的所有员工。

长痛不如短痛,想得很透彻的陈戌源大刀阔斧的直接一次性就将18000人裁员完毕,然后进行人员结构的重组,使得公司的整个结构更加清晰化和方便管理,为上海港的进一步高速发展打好了基础。

放下包袱之后的上海港一路高歌猛飞,开始了自己的辉煌。2005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正式完成和启用,使得上海港自此名声鹊起,从港口规模上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国际影响力也大大提升。

而从2010年开始至今,上海港的总货物吞吐量便一直稳居世界第一,长达十年。如今,上海港仍然有很多大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将来必将成为上海港再上一层楼的新的助力。

当初为了上海港的发展裁掉的18000人,陈戌源心里一直不好受,是他心里最大的亏欠。后来上海港发展起来后,陈戌源重新把这些员工纳入了企业的退休员工行列,给予了退休金等待遇,算是对当初裁员的一点补偿和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陈戌源已经从上海港的董事长职位上退了下来,转而在新的领域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中国足球协会主席

这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身份转换。中国足协的名声如何,中国足球的顽疾何在,相信不需要是球迷,但凡是中国人都略有耳闻。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需要的智慧不亚于上海港的改造和改革,需要的勇气和决断也不亚于上海港的18000人大裁员。

而陈戌源却敢于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一定是已经准备用他发展上海港的劲头和经验来发展足球。中国足球确实需要能锐意改革、敢于突破的人,如能成功,那真是中国足球和中国广大球迷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