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开年,烟台就立了一个大目标。

在山东省两会上,烟台市长郑德雁表示,到2023年,GDP过万亿。

自从强省会战略实施,莱芜并入济南,后者强势成为山东“第二城”之后,烟台的存在感下降了不少。

在强省会济南、经济龙头青岛的光芒之下,原本山东的第二经济大市,略显黯淡。接连几年经济增速也不高,2018年GDP增长6.4%,低于济南、青岛潍坊、临沂等经济强市;2019年,增幅为5.5%,与山东平均持平;疫情发生的2020年,增幅3.6%,依然与山东平均持平,中规中矩。

不过,烟台并未“躺平”。一直在积蓄着力量,一些利好政策照拂不到,烟台就狠抓项目,挖掘自身潜力。结果涌现出一批让其他城市艳羡的大项目,并慢慢将烟台拉回至前台。

喊出GDP过万亿,透着这座海滨城市的倔强与韧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2023年,烟台GDP能过万亿吗?这是一道不难算的数学题。

2020年烟台GDP为7816亿。2021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不过应该会超过8500亿。按照烟台的势头,2022年能达到9200亿甚至更高。所以,2023年突破万亿压力不是很大。

说得更直白些,2022年和2023年的增量只要超过1500亿,烟台GDP就能超过万亿大关。

投资的迅猛势头,是烟台最大的底气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

2021年,烟台固定资产投资体量接近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项目投资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

应该是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纪录。

数据显示,2021年烟台市共谋划市级重点项目494个、总投资9606亿元。

良好的势头,延续到了2022年。今年,烟台市共确定市级重点项目382个,总投资1.36万亿元,其中建设类项目300个,年度投资计划1801亿元,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计划再创历史新高,将是烟台市近年来项目基础最好的一年。

最近公布的全省重大项目名单中,烟台市44个项目入选,数量排在全省前列。

如此大的投资,筹钱是个问题。烟台透露,抢抓国家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安排力度的有利机遇,目前已争取220多个项目通过国家、省级审核,本月已到位第一批债券额度117亿元,居全省前列。下一步将在债券发行阶段,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力争当年债券资金60%以上用于“七网”建设和补短板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华工业园

2

烟台在产业上的布局,已经有非常清晰的主攻方向,一是能源,二是石化,并且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能与半岛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

去年12月30日,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厦举行。这一“国字号”总部的落脚地在烟台。

此前,国电投曾透露,将在烟台建设两大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千亿级核能上市公司。

能源产业正在成长为烟台的支柱产业之一。核电方面,烟台方面表示,加强与中核、国电投、中广核、华能、中国能建等央企合作,到2025年,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电产业链体系。

风电领域,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深水大港条件,建设中国北方风电母港。

如今,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位居全省第一。在能源涨价的大趋势下,该产业将为烟台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另一个正在膨胀的产业是化工。2020年,化工产业占烟台规上工业的比重已达14.25%。未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是烟台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产业。

以万华化学为核心,烟台正在布局一个巨大的石化产业链。

今年山东确定的重大项目中,石化类共有44个,而烟台就占据了11个,其中多个项目与裕龙岛和万华化学相关。

烟台化学工业园内已建成万华化学一期、富乐新材料、扬子化学、浩普新材料等一批重点化工项目,形成了以万华工业园为主的MDI一体化和PO/AE一体化主导产业,是目前东亚最大的液化石油气交易中心以及亚洲最大最全的聚氨酯和涂料原料基地。

根据烟台的规划,到2023年,全市化工产业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除了能源与石化产业,烟台制造业的根底亦不容忽视。

去年烟台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及《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从中可以看出烟台制造业的底子。

烟台明确了16个重点产业链,包括: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海洋工程、黄金精深加工、食品、葡萄酒、消费电子、生物医药、光电、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绿色建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

其中,绝大部分为制造业。而且,如此广泛的布局,也足以说明烟台的实力。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丛生”。

目前,烟台规模相对大一点的产业还有汽车、海工装备、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

2020年的数据中,汽车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13.80%,排名第二。

根据烟台统计年鉴,2020年烟台共有汽车制造业企业226家,营收904亿元。

福山区是烟台汽车业的主战场,汽车部件企业超过200家,规模以上企业63家,并已形成变速器、转向机、线束、车灯、冲压件、汽车内饰六大产品集群,裂变出博世华域、博格华纳、延锋安道拓、上汽变速器4个世界五百强产业园,产品种类多达220多种。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烟台传统汽车制造业不可避免面临冲击,也是需要提防的。

这背后,实际上是烟台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未来的烟台需要更多的新兴产业,更加需要创新来驱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烟台势头良好,但也有些亟需弥补的短板。

首先,与青岛一样,作为海边的城市,交通是烟台的一大短板。交通末梢的地位,不是短时间能彻底改变的。更多的高铁,以及能否通过隧道连通辽东半岛,都是烟台要考虑的。

其次,烟台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窘境。七普数据显示,烟台人口为710.2万,相比“六普”人口696.8万,10年仅增加13.39万。作为一座人口六七百万的城市,每年人口自然增长都不止1.3万人。只能说明,去多来少。如何吸引更多人才,仍是一大课题。

没有人才的支撑,再宏大的愿景也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省内外的竞争相当激烈。2021年,之前排在烟台身后的常州,GDP增量约1000亿,突破8800亿,很有可能反超烟台。这在无形之中,会让烟台背负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