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对夫妻在天津的一所教会发现了一个婴儿。心中的不忍与善意驱使,夫妻将这个明显是外国人的孩子带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洋人’,我是中国人!”面对同学的质疑,李忆祖如此回答。“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中国人!”面对学生的调侃,他义正辞严。

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用46年的时光在新疆“开垦”,地质学巨匠李忆祖是一个长着外国相貌的中国人。

他对于中国的情感,甚至比很多中国人还要深。这是为什么呢?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讲讲李忆祖的故事。

不知何种原因,一个有着深眼窝,高鼻梁的外国婴儿被放置在了天津的一所教会中,最终被一对好心的夫妻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犹豫收养这个孩子,将其带往北京生活,孩子的养父为他取名李忆祖,旨在望孩子记住成长的地方。

李家带回来一个外国孩子,在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下,这很快就引起了多方争议。面对上门的麻烦,该怎么办呢?怎么也不能让孩子承受二次抛弃的痛苦。

于是年幼的李忆祖被送回了老家。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在外公外婆照料下的孩子健康成长。

直到后期社会环境好了起来,养父母才将孩子接回北京读书。只是那张太具西方特点的样貌让男孩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一声声“洋人”“老外”,让李忆祖渐渐沉默,性格逐渐内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养母即使发现了孩子的变化,言语的不断鼓励,要孩子学会克服身边那些影响自己前进的因素,不要过多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坚持做自己。

也是养母的引导,李忆祖开始学着忽略身边的恶意言语,人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自信也就慢慢树立起来。

哪怕其他人对自己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出口嘲讽,李忆祖也毫不退缩,有时还会大声喊出:“我不是老外!我是中国人!”

1961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由于品学兼优,他获得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年轻的小伙子毛遂自荐要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着离家近又相对稳定轻松的工作不要,偏要选择当时说起来就是偏远、荒凉代名词的新疆,很多人都疑惑不解,他是怎么想的呢?

而李忆祖想得很简单。他认为自己学的是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人们对新疆的勘测工作尚未开展,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就需要有人能够去填补。

在祖国的怀抱里学到了知识,自然要用知识去回报祖国。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一探究竟,如果能开采出对国、对民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最开心的事。

很多反对声音中,有两个人给了李忆祖极大的支持,那就是他的养父养母。尽管十分不舍得儿子去遥远的地方受累,但孩子心中有大爱,这不能被打击,也不能被爱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忆祖背井离乡,去到中国的最西边,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抱负。这一走就是一辈子,他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西北的大面积地区。

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李忆祖被领导安排到煤炭地质普查工作。这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年轻人虽没见过这样荒凉的景象,但也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在戈壁、高山上留下脚印,在雪岭、荒漠中留下汗水。

从南到北,从西往东,李忆祖几乎踏遍了整个新疆地区。野外勘测短则几周,长则一年半载,一般人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荒漠中不断行走的日子里,李忆祖的野外生存技能也有了新的飞跃,无论是怎样艰难,遇到何种困难,他都始终怀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有一次月夜里探测,因为不小心走错了路,李忆祖被困在了荒漠中。当时的他又冷又饿,甚至觉得自己的梦想没办法完成了。

在他十分绝望的时候,一家哈萨克族人发现了他,他们将他带回了家,哪怕语言不通,沟通起来都十分困难,那家人还是十分热情的给他端来了热腾腾的汤和米饭。

多年过去,李忆祖的味蕾依然记得当时的味道,每一次回忆,都是一份满满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的积累以及实地勘探,李忆祖除了没有掌握某些生命禁区之外,其他非禁区土地的性质,方位以及生态等地质资料,他都烂熟于心。

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要让更多人也知道,才是他心中所想。将自己发现的许多矿产及资源都一一记录,李忆祖写出了一沓沓的风物志,为以后团队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那些艰辛的工作时光,也给李忆祖带来了富足的精神财富。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善良,更加深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在李忆祖心里,新疆人民热情、友好又十分善良。他曾在处理煤矿前方炸下来的岩石时,遇到过几位维吾尔族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方不约而同地拿起铁锹挡在他的头顶,以免会被突然掉落的岩石砸到。这个温暖的场景,李忆祖一生都难以忘怀。

在这沙漠中,李忆祖还遇见了他一生中除了养父母之外最重要的人,那就是他的爱人曹锦霞,他们在1965年一起步入婚姻。

善良的曹锦霞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端庄大方,温柔贤惠,带给了李忆祖许多温暖,李忆祖曾说,正是由于她在大后方的支持,我才能如此义无反顾向前。

1980年,李忆祖开始了他在乌鲁木齐的教育工作,从事一些和地质理论相关的教学,辗转南北疆56个县市做义务宣传与讲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被地区青年科技团聘请为讲师,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和毕生经历都毫无保留教授给同学,还将自己的半生学识编成了书册。

在他的课堂里,有超过27万人获得了知识。也有学生出于好奇问老师一个“老外”,为什么会在这里待这么久。每逢这种情况,李忆祖就会说:“我不是老外,我是个外裔中国人!”

在中国的春风细雨中长大成人,李忆祖也不遗余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在新疆长达46年的时光,新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存在他的脑海。

时间改变了所有,但唯一不变的是李忆祖想要献身祖国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永远保持着激情和活力,似乎永远不会疲倦。有人曾问过他是如何保持精气神的?李忆祖回答,当然是保持好奇心与新鲜感去探索世界。

2018年,李忆祖参加了《奇幻科学城》,那个在镜头中虽白发苍苍,但仍神采奕奕的外国老人家,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给观众讲述地质勘测的种种故事,惊叹了不少人,原来这个对中国做出极大贡献的地质学家,就算有着一张外国人的脸,也能有颗中国心。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嗡嗡地道谢。祖国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环境,保障我们的日常生活。反哺祖国,感恩社会,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真生活,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点滴之间,都在建设美好的家园。你怎样看待李忆祖对于祖国的热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