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最近A股的长春高新有点惨,三个跌停直接把已经腰斩的股价又砍掉三分之一,

从去年5月的522元掉到了164元。

本来这家公司长期被奉为“药茅”,是东北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它的核心产品是生长激素,一针成本只要几十块,售价能上千,毛利超过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赚钱,所以这些年连续高增长,也是老牌的大白马股。

2021年5月,长春高新的市值突破了2100亿,达到巅峰,关注度极高,很多人都吹它会突破万亿大关。

类似5万变500万这样的爆炸性新闻也出来了:

2008年,一位东北大妈买了5万元股票,后来由于忘记股票账户密码,一直没交易过,直到2021年,5万元变成了500万元。而这位大妈持有的股票,就是长春高新。

结果,这个新闻出来不久,好日子戛然而止了。
短短四个月,股价腰斩!为啥呢?


这波大跌和它的子公司金赛药业有关,因为生长激素就是金赛药业生产的,对长春高新的贡献占比超过90%。金赛药业的总经理在2020年和基金经理们的交流时透露:“(2020)7月同比下滑”、“明年(2021)纯销25%”,这帮人一听就懂。

基金们买大白马,图的就是稳,不仅业绩稳,增长速度也要稳,这下滑速度谁听谁慌,大家开始比赛看谁跑得快。
金赛药业的总经理也在几个月后开始了减持,卖了809万股,管理层这么不看好,股价大跌也就不奇怪了。
这就跌完了吗?没有。

最近的新利空,则可能一棒子把长春高新砸懵:前不久广东公布了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涵盖了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

如果真的被集采砍了价,90%毛利率的好事将不复存在,所以连吃三个跌停。

也别说,还是有不少人坚定看好,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在去年四季度仍然在加仓长春高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大跌之后,不少基民把矛头指向了它的管理者——明星基金经理、“医药女神”葛兰,把她踩的其他雷一并翻了旧账,包括连续跌了半年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还说“哪里有腰斩,哪里有葛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难怪,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从去年7月1日见顶后就一路跌,

葛兰管理的五只基金总规模达到1103亿,半年亏了338亿,基民们实在是惨

事实上,不仅是葛兰的持股,

整个医药板块都遇到了大调整,龙头股一片绿油油。

在疫情前,医药板块抱团涨了将近一倍,疫情来了,又迎来一波暴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迎来了普跌。为啥呢?这就跟集采政策有关系了。


这个政策正式明确了国家医保谈判、全国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执行。这是啥意思呢?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灵魂砍价”,报价10块还价1块的那种,基本都是照着脚脖子砍价,很多药品直接去掉一个零再砍:心脏支架从1万多降到700多元,一支70万元的罕见病药因集采降为3万多一支并进入医保。


这对老百姓肯定是个大好事,用药便宜了很多,算是个大福利了,但是对药企来说,那就是个大利空了。


一批一批集采落地,医药行业、医疗器械行业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医药公司永远暴利,医药板块永远涨”的神话被击碎,医药板块开始一路崩,前期机构们抱团拉升的千亿市值“龙头股”们尤其跌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药还不是最惨的。

站在一年跌幅榜榜首的板块,毫无疑问就是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教育培训行业遭遇了“贴地斩”:

老牌英语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倒闭、经营了27年的巨人教育倒闭、学而思的K9学科培训全部关门、俞敏洪忍痛关掉了新东方的1500个教学点,把课桌全部捐了,转型做直播带货。

A股教育板块只是普跌了40%,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公司,四季教育、达内教育、51Talk收到了退市警告,瑞思教育被要求召开听证会,否则强制摘牌,海亮教育拟私有化退市…..

没收到警告的几家,市值也跌去了九成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轮的打击相当大,比如做公务员考试的中公教育没有受到“双减”政策影响,而且还是公务员考试录取与报名人数扩张的受益者,也照样暴跌,成为2021年度A股跌幅最大的第一熊股。

除了教育和医药,跌幅榜上还有很多基金抱团的白马股

家电板块龙头普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难怪,2021年是地产业的寒冬,地产不行,装修和购置家电的需求大幅下降,家电厂商业绩全面下滑,连号称站在“单身经济”风口的小熊电器和苏泊尔也没能幸免,股价集体大打折。

董明珠也急了,一方面祭出回购大招,一方面搞起了直播带货,但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格力电器的存货仍旧创出新高,达到396亿,压力山大,股价自然也没救起来。

同样扑街的,还有前两年的“最强概念”——芯片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芯片行业有多火爆?

左边政策扶持,右边是大基金咔咔给钱,业绩股价双丰收,不是普涨,还是翻倍涨。

但是吧,这些公司业绩普遍跟不上股价,挣钱的资金肯定就想获利了结,大基金也到了投资回收计划的时间点,于是大家纷纷表态“为了实现股东良好回报”,然后开始陆续减持。2021年,大基金一期在二级市场减持金额合计超79亿元,算上2019年首笔减持套现逾20亿元,其减持规模已超100亿元。

相关公司的股价自然是维持不住了。

A股的大白马不行,美国的中概股呢?也难过。

去年3月,美国要求中概股提供审计底稿,否则可能被强制退市,12月这份法案实施细则公布后,274只中概股总市值一夜蒸发7000亿元。

7月,咱们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时,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这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肯定无可厚非,可美国不消停啊,8月暂停处理中国公司通过VIE架构在美国上市。

还有些公司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政策:阿里、美团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分别罚款182.28亿元、34.42亿元;虎牙斗鱼合并被叫停;多家平台巨头领到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罚单……

2021年,执法部门对互联网领域违法实施经营者85起集中案件,涉及腾讯系23起、阿里系21起、滴滴系14起、美团系6起、苏宁6起、百度4起、京东4起、58同城3起、字节2起,新浪与好未来、牛卡福、百世各1起…..

从监管角度看,这些举措都无可非议,但是投资者看来,这肯定是大利空,股价自然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辉煌一时的“中概互联”被戏称为“中丐互怜”。

在2020年7月,阿里巴巴市值曾经达到6375.96亿美元,在美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超过了facebook,甩开了强生、宝洁、特斯拉、英伟达、辉瑞等一众巨头。

如今,黑马特斯拉直接翻了三倍,把马斯克捧上首富宝座,苹果市值破了3万亿美元,阿里被甩出了前20名榜单。

股市风险之大,给各位投资者上了艰辛一课。概括来说:

● A股跌幅最大前20个白马股,一年内市值少了2.43亿,

教育、医疗、消费是损失大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而美股的10个龙头中概股,一年少了11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2万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港股中,10个内地公司白马股,一年少了8.89万亿港元,折合7.3万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40个大白马合计,一年的总市值就少了16.93万亿…..


这么大的跌幅确实少见,这里面有政策调整的因素,有大国博弈的因素,也有去泡沫的因素,美国为首纷纷大放水,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没法看了,多出来的钱大把冲向股市,人为制造了、新高,可惜业绩跟不上股价,加息近在咫尺,水龙头一关,大跌难免。

2022年,疫情还没消失,业绩大涨不易,货币缩紧是大趋势,投资者系好安全带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