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衔 制已经落地,新政也已经实施一年,一切都寓意着崭新的服役时代已经到来。
新的服役环境下,这些变化,都利好长期服役:
1、军衔制后,职级对应明确
在过去,一个军衔对应了多个级别,比如说上尉,可能是副连,也有可能是正连,还有可能是副营。
而现在,一个军衔对应一个级别,然后再对应一个岗位,能够突出军衔的重要性。
且未来, 军官 的福利待遇、晋升、退役安置等各个方面,都会与军衔挂钩。
2、依法服役,非法定情形不得退役
在过去,一些人上军校就是为了转业,为了走,甚至出现了“闹转业”的情况发生。
这样的行为,不但影响了单位的建设,还形成了不良风气,不利于单位的管理。
而现在,依法服役,设定了最低服役年限,非法定情形不得退役。
如果不满足最低服役年限,非要退出现役,将受到非常严厉的处分。
3、减少退役名额,更好地保留人才
过去,走留呈现的是大进大出的模式,来的人多,走的人也多。
而走这方面,又呈现出35岁以下抢着走,35岁以上不想走的情况。
从而出现了,各个单位转业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主力,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对部队发展建设有害无益的。
现在,退役名额减少了,且服役年限、年龄延长了,确保人人都能将事业黄金期奉献给部队,有利于部队更好地保留人才。
4、退役名额减少,消除降级安置不公待遇
过去,因为转业人数比较多,各地安置压力都比较大。
很多城市都出现了降级安置这种不公平的事情,但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而现在,转业人数大幅减少,能够有效减轻地方的安置压力,从而有效消除降级安置的不公平待遇。
5、严抓处分复员,减少处分复员情况发生
过去,有的人不满足最低服役年限,也能顺利回到地方成为公务员。
而现在,不满足最低服役年限,想走,只能降衔处分复员。
但降衔处分复员的大门也不是打开的,想要通过降衔处分复员离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这种退役方式与长期服役的导向不符,也怕上级认为单位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所以各个单位都严抓处分复员,尽量避免处分复员的情况发生。
6、个人贡献与安置相挂钩
在过去,安置得如何,关键看转业安置地的政策。
现在,转业安置向参战、师旅团营主官、边疆或者特殊岗位、烈士子女等对象倾斜,个人贡献与安置相挂钩,个人贡献越大,安置得越好。
尽可能地体现出了公平二字。
7、迎来逐月,鼓励长期服役
在过去,自主人的 退役金 数量比较可观,导致很多自主人就业积极性不高。
而现在,取消了自主,迎来了逐月,且降低了逐月退役金的起步门槛,并将个人服役情况与退役金系数相挂钩,鼓励长期服役。
这些变化都表明,只有好好干,才能有好的福利待遇;只有好好干,才能有好的安置待遇。
只有好好干,才能有光明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