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中国生活16年的德国工程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我是来自德国的德里克,27岁来到中国工作,一直到43岁的时候离开中国,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期间也发生了很多美妙的故事。我在中国16年,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但更多的是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以及朋友的友善以及真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机械工程师,在我20岁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位于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总部做研发工作,这是一份非常值得骄傲的工作,我为此感到开心。在我的家庭,还有一位姐姐和弟弟,在这个五口之家,虽然大部分时间气氛比较沉默,但还是非常和谐的。我父亲在90年代的时候便来到中国工作了一年时间,那个时候,他觉得中国非常贫穷,当我被调离到中国的时候,父亲非常伤心,觉得我会在这里度过一段不是很美好的时光。

当我来到北京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可能时间过去了十几年,中国变得越来越好了。谁能想到,一个不会讲英语,更不会讲中文的德国工程师,会在中国生活16年之久?

刚到北京的时候,感觉这里的气候非常的干燥,冬天也是非常寒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语言这个难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我在北京找了一家语言学校,学习了一年时间,当然,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会去,白天我还要工作。

可仅仅过了半年时间,我便学会了讲中文,就连老师都惊讶我的语言天赋,这在我们家里,是非常少见的,我们一家五楼,只会讲德语,相比起大部分德国人会两到三种语言,我们家真的是很神奇的存在。

在这16年的时光里,我去过大部分中国的省份,像东三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部的成都、合肥、贵阳以及西安等地,我都去过,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

虽然现在离开中国了,但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娶妻生子,我的岳父岳母还生活在中国,并且有了两个混血宝宝。我会公正地讲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许很多西方人不会喜欢我的观点,但我说的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从四个方面来说吧!

首先,中国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能够保存下来,除了口口相传,还有一个重要的载具——汉字。汉字是很神奇的,因为他们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还有中国人的性格。

我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感觉中国的文字很奇怪,每个字都是方方正正,总感觉很刻板,但联想到德国人的性格,感觉中国的文字非常具有严肃性,而汉字又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让我非常敬佩。这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其次,中国的美食千变万化,即使是一颗土豆,都能做出很多种菜肴,但在德国,大部分都是做土豆泥为主。而中国的饮食分南北方,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而菜品,基本上都在南方地区,像川菜、粤菜、湘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食是一个国家对生活态度的不同认知,也是表现最为人性的地方,你喜欢吃辣,也许你生活的地方就潮湿或者寒冷,在中国还有句话非常有意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许这句话就足以概括中国的饮食文化了。

接着是中国人的包容,对于一个外国人,我没有在中国遇到过歧视的现象出现,反而给了我足够的尊重,可在西方国家就不见得,对非洲人,亚洲人很有偏见。我认为,他们除了傲慢与偏见外,更多的是自卑。

熟知欧洲历史的朋友都应该明白,欧洲的王室很多都是亲戚关系,但在中国古代不同,就是一家人,掌控一个国家。用一个中国同事的话说:“中国人敬佩德国人的敬业精神,但并不一定喜欢德国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是这样,中国人向来特别维护自己国家的声誉,而且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我在2012年的时候,便体会到了,比如针对日本的一些挑衅行为,我积极的参与这样的事情,我喜欢和平,更热爱中国。

最后我想说的是,西方人为何那么傲慢地不待见中国。

有时候我觉得和文化差异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心里的嫉妒自卑导致的,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强大,让很多欧美人感到危机,因为他们想掌控这个世界,可却面对庞然大物般的中国束手无策,它能感觉到危机感。人一旦遇到危机,便会自然地反映出排除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自由?

我觉得所有的自由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无论你有多么先进的制度,但解决不了民生,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我回到德国后,每年会和妻子以及孩子出去度过两个月的假期,当他们看到妻子是中国人的时候,就感觉很好奇,便会主动和我讲话,问我妻子的一些情况,我每次都会回答:“我听不懂英语,你可以讲德语或者中文,我只会这两种语言。”

那个时候,我是骄傲的,因为我用语言就可以击败那些充满恶意的人。

我在中国有很多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他们会热情地招待我,这是我的荣幸,德国是中国的好朋友,一直都会如此,我是中国的女婿,并且永远的会热爱中国。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