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这句成语来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适不过了,对于17、8岁就迈入高考行列的大学生而言,在32岁才考入河南大学的王立群先生已经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寻常大学生不同的并不仅仅是年龄,王立群先生被称为河南大学最牛博导”,并且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走红——百家讲坛。

“百家名师”

百家讲坛虽然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已经过了当初最辉煌的时期,但它自十多年前开播便火爆全国,甚至许多中小学生的寒暑假作业中都包括观看这档节目,而它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优秀的策划和经典的宣传,更是因为有出色的名师加盟而产生的化学作用。例如王立群老师的搭档易中天、阎崇年在百家讲坛的盛名中功不可没。而王立群老师自然也是其中一员虎将,他以讲宋史、史记而出名。

“王立群读史”甚至一度脍炙人口,口口相传。在厚重蒙尘的历史面前,王立群老师却能将晦涩难懂的古文摊开,犹如书卷般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不仅学富五车,更能将这万般学问化成生动流畅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没有对王立群老师有深刻的了解,我们很难想象,这位从百家讲坛中走出来的名师,并没有和其他的许多讲师一样,毕业于985或是211的高校,甚至在他当初的介绍中,他连大学这一栏都是空白,但他最终还是凭借着自己对学识的渴望和才华成为了“河南大学最牛博导”。那么,身为“百家名师”且勤奋有才的王立群先生,为何没能考上大学呢?

命运三折

其实早在1965年,王立群先生便参加过高考,在那个志愿几乎等于成败的年代,甚至由于考试的感觉很好,王立群先生信心满满的考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就在这时,他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政审。由于政审的原因,王立群现先生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错过了自己的第一次迈入大学门槛的机会。

来到开封的王立群先生,在这里一待便是十四年。七年小学,七年中学

他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几乎包揽过全部的教学科目,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为了教音乐,几乎没有接触过乐器的他,硬是用一星期的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也是在这里,他捡到了学校唯一一本《史记》,这是他与史结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人生的轨迹即将这样平淡下去的王立群,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转折的机会,这一次,命运给他的不再是遗憾,而是幸运。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机立断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决定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虽然在77年时32岁的王立群已经有机会靠近大学校门,但由于年纪和学届问题,他最终走了研究生路线。虽然人人都知道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重重,不仅是没有教材,无大学课程打底,更是因为当时参加考试的人年龄层参差不齐,不少人工作繁忙。但王立群先生一个一个克服了这些困难,他的一腔热血和决心,无人可挡。

没有教材,那就去借;没有人教,那就自学。

他先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捡起了十四年学习的语言,仅在大半年的学习后便成功考过。而当年的政治考试也是如出一辙,王立群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始啃起了开封市委组织部发的三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一天一本。第四天,则是看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政治课仅仅复习了四天的情况下,他拿下了91.5分的高分。最终,他顺利进入了河南大学。从78年开端到现在的40多年光景里,王立群先生和河大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河大任教期间的王立群成为了文学院的教授博导,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立群先生提起那段时光时常说:“来到开封,来到河大,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邂逅。”

原本应该在河南大学安度余生的王立群先生,在2006年,突然迎来了人生中第三个转折,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始讲述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的系列人物,这一讲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还出版了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是十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励志人生

人们惊讶于他对历史通透的理解,可是他自己却说:“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现实。”也许少了人生的三番波折,他就会错过历史,也不会有如此深厚的理解。命运为他关上了一道门,给他制造了一个遗憾,可是当命运打开一条窗缝时,他却顺着其中找到了光明。

艰难的经历成为了他的养料,十四年被改变的轨迹也未能将他击垮,在这样的人面前,他不火,谁还能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凭借着百家讲坛节目的火遍全国和过人的学识,王立群老师成为了河南大学中最有名的博导,可他从未因此而自满。尽管已经到了退休年纪,王立群老师的身影仍然活跃在河大的学校之中,他爱这里,爱河大的沧桑优雅,也爱它的底蕴深厚和波澜不惊。

他说:“河南大学注定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的,也许早在十四年前,这个安徽出生的小伙,从错失了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后,来到了这里,就注定和历史结缘,和底蕴结缘。他对河大的深爱是他期望用自己的余生之力来回报母校,他对历史的深爱是期望经过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传达中国前史。

这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师,如今仍然笔耕不辍,坚持通过自己的笔来书写前史华章,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