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次精准防控,让上海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线。而这背后,是全市疾控人的枕戈待旦、全力奔跑。近日,记者走访了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疾控人千方百计和病毒赛跑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接组:“用短跑的速度跑长跑,不错漏一个”

黄浦疾控密接组组长毛宇明和她的队员们,负责密接、次密接和风险人群的管控,确保通知到位,转运及时。对于这项工作的难点所在,她说:“很多人都以为,一个电话告诉对方他是密接,等待转运,任务就算结束了,其实远不止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宇明说,此次出现疫情之后,所判定的密接数量较多,虽然主战场不在黄浦,但涉及到的人群还是不少的。有一位正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孩子只有4个月大,电话里听说自己是次密接需要集中隔离时,且隔离酒店不能带非隔离人员进入后,当场差点哭出来。

作为一名职场母亲,毛宇明很理解,将婴儿和母亲强行分开的痛苦。但疫情防控有“底线”,她不断做思想工作,最终使这位妈妈愿意配合进入隔离酒店,爸爸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任务。

毛宇明还举例说,最近一位密接在系统里留下的地址已被拆迁,多个电话反复核实确认他真正的住处后,才安排车辆去转运。

工作压力有多大?用毛宇明的话说,每天都在用短跑的速度跑长跑。“好在,这个临时部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最艰苦的打算,不管有多辛苦,心态都不能崩塌。”去年11月,毛宇明刚刚因为生病住院开刀,休息了一个月立即出现在“战场”。很多人不解,“多休息一下不好吗?”毛宇明知道,内心有个声音在召唤:“快回到岗位,和大家并肩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毒组:“小差错会导致大漏洞,必须万无一失”

隔离点消毒防护工作是必须到位的重要环节。“我们每周以不定时、不告知形式,对辖区内所有隔离点酒店进行全覆盖督导评估。”消毒组组长唐毅说:“消毒组负责对不同岗位人员个人防护、消毒工作、防护用品脱卸及脱卸场所、垃圾处置及垃圾暂存场所的感染控制进行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出厚厚一沓评估工作报告,还有一份记录着近500次督导检查的60页督导记录,唐毅说,隔离点消毒督导不是开个会就能解决的,每个房间、每个重点部位,都需要疾控人员的专业指导,“小差错可能导致防疫大漏洞,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几乎每个隔离点的空调新风口,唐毅都去检查过,酒店机房、下水管道这些大家看不到的隐蔽地方,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爬上爬下对他说已是家常便饭。唐毅笑着说:“还好我人长得矮小,钻进钻出也算方便。”

消毒组还有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将”,她们都上有老下有小,但在紧急任务面前,她们都选择了坚守阵地。其中,小A已经第三个年头没有回老家看爸妈了;小B忍痛把孩子交给家人,日以继夜投身工作;小C无法亲自陪护身患癌症的母亲,提及已经过世的母亲,她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测组:“不能错判一个阴性,也不能放过一个阳性”

“我们平均每天要完成1500个核酸检测样品,上个月我们做了32000件,你看看堆在门口的转运箱......”连珠炮一样说话的,是检验检测组组长宋黎黎,“外人看到的阴性或者阳性只有两个字,团队在背后付出了极大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黎黎回忆说,有件隔离点送来的样品经检测数据接近临界值,实验人员用了三种不同的试剂复核,其中有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当时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单单靠数据说话,”宋黎黎道:“我们不能错判一个阴性,这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不能放过一个阳性,这会让防控风险加重!”

于是,检测组又通过对该隔离人员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了研判,得知该人员已经在隔离点第14天了,明天就要解封,当即向上级部门建议对该人员深采复测,经过四轮复测,最终判定为阳性结果,该人员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从隔离点无缝衔接到金山公卫进行下一步诊治,从而也避免了防控风险。

每一轮实验至少4-6小时,检测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着非常厚重的防护装备。“像上述做了四轮复测的样品,工作人员至少要在实验室待上16个小时,内衣基本都会因为出汗而湿透。”宋黎黎伸出双手,“你看,我们手上基本都有湿疹,都是长时间在手套里闷出来的。”事实上,防护服和手套岂止闷热,由于穿脱过程中存在一定暴露风险,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都会不吃不喝,以避免内急给实验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组:“疾如风、细如发,准确厘清传播链”

“常有市民在公共场合看到大白开展采样工作,那就是我们的小伙伴了。”环境采样组负责人、黄浦疾控环境(职业、放射)卫生科科长张博介绍说,通常需要开展新冠环境采样的地点主要有两种,一是确诊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的居所及其所在社区公共区域,二是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行径轨迹上的各处公共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容易接触到的物品,电梯、公厕、公用厨房等公共设施,以及下水道等有特殊卫生学意义的设施设备,都是环境组关注的重点。对于划为中风险地区的小区、对判断传播链有重大意义的公共场所,环境组还会专门组织扩大采样,根据环境卫生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后,全覆盖采集场所内需要关注的物品和部位。张博笑着说:“为了尽快、准确厘清传播链,这两年,我们已经练就了上天(爬梯登高)入地(采集下水道)的本领。

张博说,每次出现本土疫情,最累的都是最初几天,多线作战、任务紧急,但环境组成员都能响应号召,发扬黄浦疾控人“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精神,出动时迅疾如风、采样时心细如发,不放过一个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记者感动的是,谈到为上海防疫筑牢铜墙铁壁,黄浦疾控人都提到了高度配合的市民以及在后方全力支持自己工作的家人:“有了你们,我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感谢你们,我们将以更昂扬的斗志做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 宋梅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区疾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