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也是高质量紧密型的创新生态圈。要推动全省发展主干从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必须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

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核”实力?

一片兴隆湖,是四川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沿湖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研究基地集群,汇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表示,建强“三个平台”将是天府新区工作的重点。

“我们将建强策源转化平台,引领产业发展‘绿色化’进阶。”刘任远提到,天府新区将坚持“创新”与“产业”融通,以壮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为导向,强化天府永兴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带动,加快聚合关键性、稀缺性科技资源,集成开展前沿引领技术、交叉融合技术攻关,瞄准零碳能源、氢能储能等基础领域和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优势赛道,布局建设全周期孵化转化平台,深化“研发+生产”协同创新,高效赋能传统优势产业低碳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拓展公园城市“绿色产业”路径。

而建强技术支撑平台,则将帮助天府新区引领城市管理“智慧化”进阶。以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为导向,科学把握“双碳”重点任务与城市运行体系的技术耦合,适度超前布局要素信息数字化、状态感知精准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底座,建强能源综合管理、交通立体控制、城市环境监测等减污降碳协同系统。

刘任远还提到了建强场景应用平台,这可以引领市民生活“零碳化”进阶。刘任远表示,以“三个平台”为支撑,天府新区将完善创新动能传导体系,培塑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推动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内涵式进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隆湖

创新不限于一域,也能是一座城市、一个都市圈的名片。

四川省人大代表、中科处理器创新中心主任李才寿建议,四川应借助成都在全国范围拥有数字化发展比较优势,通过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大力引导企业在AI、5G、元宇宙等相关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聚焦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放大示范效应,强化终端带动,做深行业赋能,打造更多区域集成的“样板间”。

显然,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有志于打造这样的“样板间”。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打造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伟带来了《关于支持成德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的建议》。他指出,希望通过打造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率先实现一定区域内的样板示范,从而实现成都都市圈创新驱动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先进制造业实力强劲、区域辐射带动有力的效果。

“当前在德阳市级层面已形成了初步的总体思路。在一些具体实践面临的问题上,可以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经验,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朱伟说。

目前,德阳计划以天府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线为轴,推动沿线工程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升级,以重要产业功能区(园区)、核心企业、科研院所等为创新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一廊两城三地”。其中,一廊为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两城为串联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三地为打造创新策源地、开放新高地、共享示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科学城

一个创新生态圈,还需要人力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支持。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校长、民盟资阳市委会副主委骆登宇关注到了创新对人才的需求。骆登宇建议,在国家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布局中西部建设一批高校的背景下,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在资阳布局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加快建设成渝职教创新发展基地。

四川省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藟建议,应尽快推动将水电纳入绿电交易范围。

“四川清洁能源优势突出,但风电、光伏发电占比较小,而水电占比较大。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建议结合《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建立健全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充分反映水电环境价值的市场交易机制,加快推进将水电纳入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提升水电企业效益,实现省内绝大部分电力用户使用绿电。”赵藟说。

赵藟表示,在助力“双碳”“西电东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抓住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机遇,助力四川乃至全国范围企业减少外贸出口“碳关税”和完成碳配额指标,提升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形象,同时以清洁能源优势承接中东部转移产业,建设内陆省份对外开放战略新高地。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邹悦

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