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受群山围困的地理条件限制,长期为山所阻,为路所困。多年来,“要致富,先修路”,是石楼人民对发展与民生最朴素的认识,也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最坚定的行动。

完善县城交通微循环,畅通道路的“神经末梢”,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交通体系是石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任督二脉”的关键。2021年3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石楼县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该县县委书记王廷洪明确提出:“立足石楼实际,我们要抓大建设,重点是‘构建一张网’,以汾石高速、外环公路、沿黄公路为重点,构建贯通全域的交通网,以大建设拉动大投资。”

不仅如此,该县县长张鹏耀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十件利民实事有四件与“路”有关。这是石楼加快建设内外畅通、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体系,扭转区位劣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石楼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更是新一届石楼县委、县政府提质蜕变谋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石楼县公路总里程达939.428公里,比“十二五”末新增112.43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二五”末的45.74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到51.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100%、通客车率达100%,县城交通微循环基本打通。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深度进一步延伸,为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解决了“出行难”,也为贫困地区送去了人气与财气,凝聚了党心和民心。

“‘村村通’就是党和政府送给我们最贴心的大礼包。”“现在村里变化很大,出门就是公路,抬脚就能上车,产业能进来、农产品能出去、打工也方便了不少......”如今,说起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好处,老百姓出口就是“金句”。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不言而喻。石楼县结合省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要求和交通发展趋势,编制完成了该县“十四五”交通规划。规划对全县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统一布局和科学规划。按照要求,石楼县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发展思路是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三纵三横一循环”为主框架的交通网络格局。

2021年6月26日,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正式开工。预计到2024年12月底,全长82.36公里的高速公路将结束石楼不通高速的历史,按照测算,建成通车后,石楼到太原的通行时间将缩短2个小时,届时,畅通的是高速公路,期待的是石楼经济的高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对外互联互通是推动石楼进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那么,畅通县域“内循环”就是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惠民的硬任务。石楼县城国道340、省道248穿城而过,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大货车滚滚而过。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心规划建设总里程24公里的外环路,其中一期工程9公里(县城西环)基本完工;二期工程路线总长15公里,预计总投资7.2亿元,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该项目建成通车后,重型货车穿城而过等突出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既保障县城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也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更是对县域路网结构的一次优化提升,对促进该县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现如今,放眼石楼大地,一大批事关外联内畅、立体互通格局的交通重点项目正在快速推进:汾石高速公路石楼互通C、E匝道已完成土方开挖4400立方米,已完成桩基施工135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拆迁已近尾声,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全新的大交通格局下,昔日的“深山孤城”正以“修建一条道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贯穿道路建设全过程,创新实施“公路+”模式,积极推进交通与旅游、文化、产业、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真正实现“路通是福,路通即富”。

早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建之际,石楼县就提前布局谋划,统筹文旅与公路融合发展,将公路沿线的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区连珠成串,规划了黄河奇湾旅游度假区,涉及4个乡镇14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2亿元,计划用3—5年的时间,打造“1心1带4区18景”的沿黄旅游结构,主动融入山西“三大旅游板块”,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届时,曾因大山阻隔的美景,将不再遥远。

铿锵前行筑坦途,绘就幸福出行图。不久的将来,石楼县对外大联通、对内微循环的现代交通网络布局,必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化学反应,抒写破茧蝶变的崭新诗篇。(赵良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