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是别人家的公司。

1990年1月15日,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最早进入珠海的世界500强企业。

2022年1月12日,佳能珠海公司关闭,意味着佳能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影像传感器和镜头的生产基地撤出了内地。

从1990年,最初1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200万美元。

到2011年,佳能珠海的高光时刻来临,员工超过1万人、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年纳税总额在1亿元以上,其生产的卡片数码相机曾占佳能全球卡片数码相机销售量的一半。

辉煌过后,佳能珠海开始走下坡路。

2020年底,佳能珠海生产镜片1229万片、数码照相机102.9万台、数码摄像机9.4万台,员工1317人。

2022年1月12日,佳能珠海员工仅剩84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佳能在公告中所写,近年来全球照相机市场急剧萎缩,以及新冠肺炎病毒长期肆虐,公司经营面临空前困难,经慎重研究,作出艰难决定:终止公司生产。

佳能停产之后,给员工开出了丰厚的补偿条件,并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来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解读下补偿的要点:

1、经公司与工会协商小组协商一致

解读:大规模裁员还是很遵守中国法律的。

2、时间截1月23日17点,签署协议的给补偿

解读:自主选择,协商一致,签署协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同意,不签署,自行仲裁。

3、经济补偿金,N+1支付,不设置上限

解读:N+1,月平均工资都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标注来执行,唯一不同的是月平均工资上限3倍和N最高12年的上限取消,考虑员工长期服务,不考虑上限,非常人性化。

4、特别慰劳金

解读:工龄不满10年的,按照新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日起开始计算工龄,几年,就乘以月平均工资,系数为1。

以此类推,工龄10年不满20年的,系数为1.2,20年以上的,系数为1.3。

这个相当于多给的部分,比如1990年就在佳能珠海干活的人,特别慰问金至少能拿18个月的工资。

5、就业支援金

解读:分为7档,可获得1-7个月不等的就业支援金,就是找工作,再单独给福利。

6、感怀铭记奖

解读:员工全员获得2022年度的上、下半年奖金,按照2021年度下半年奖金支付。

7、春节慰问金

解读:春节过节费、回家路费共2000元

8、特别提醒

解读:1月23日17点之前签署就有以上各种奖励,之后签署就只有N+1的经济补偿金。

假设一个员工1990年入职佳能珠海,干了32年,补偿金就可以拿32个月,加1个月代通知金,再加18个月特别慰问金,加7个月就业支援金,加2022年度2次奖金(一般外企都是每个季度一个月奖金,相当于4-5个月工资)。

最后,这个员工可能一次拿63个月左右的工资,已经是相当的可以了。

当然有外企之前退出,给员工补偿100个月的都有。

真的是别人家的公司,良心外企,世界500强考虑的就是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更多的人关注的是珠海佳能关闭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佳能珠海关闭既有主动收缩低端产品线的需求,也有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

由于手机性能的提升,数码相机市场被急速压缩。

近11年来,数码相机出货量从1.2亿台下跌至不足1千万台,降幅达93%。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单反相机出货237万台,降幅47%,而无反相机出货293万台,下降26%,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不断跟随市场调整。

2021年12月,佳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御手洗富士夫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佳能将通过把生产线转为仅生产无反系统,结束数码单反相机(包括旗舰)的开发和生产。”

而佳能的对手都已经主动调整了自己,佳能不能独善其身。

这几年,尼康先后向加拿大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初创公司wrnch投资了750万美元,向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投资了2500万美元。9100万美元收购专注于3D打印的美国初创公司Morf3D布局数字化制造产业。

更早的2019年,奥林巴斯卖掉相机业务后,主攻开展全球医疗技术。

富士从2021年开始也转型加强医疗健康方面的布局。

这些竞争对手和友商做的事情,佳能不可能无视,收缩业务也算是一种调整。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外资企业在内地的用工、税费、土地隐性成本正在逐年上升,也对企业盈利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前几年,很多企业撤出,特别是一些低端的产品,鞋类、制造业等都转入了东南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制造业2020年鞋子出口金额已经缩减至381亿美元,7年间累计损失的出口订单金额可达4300亿元。

而周边东南国家,承接了不少企业,特别是越南去年吸引外资超过6400亿美元。

尽管很多企业受市场变化,把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去,有些时候细细想,可能也不一定是成本的问题。

在内地开厂成本高,但是我们有熟练的工人,成熟的供应链、制造业,很多企业宁肯选择所谓成本低的东南亚也要舍弃内地,难道他们不知道东南亚生产的商品在进入国内会有一定的关税成本,单纯为了成本关厂转移生产线似乎理由不够充分。

如果是因为疫情,或者国际关系,或者其国内外的因素,就要深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14日,胡锡进深夜危言,可能说的更多是信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胡锡进又特意提出2021年GDP数据喜中有忧,淡化问题不是给人们鼓劲的好办法。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经济走上了一条下行道,国内的信心、特别是经济界信心在出现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口只增加了48万,前年还增加了200多万,去年是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低的。也让人担忧2022年中国有可能迎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除了因为市场原因有外资企业转移出内地,还会不会有一些非市场化的压力加大,比如抗疫、国际关系、国内某些因素。

目前,我们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但信心贵如金。

只有把问题公开摆出来,突出强调出来,推动对应性政策及时出台,才能给内外资企业,给大家信心。

信心回来,加上与政策调整形成的积极互动,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

光说好、不说问题或淡化问题,绝对起不到鼓劲的作用,因为问题就在那里,大家能看得到,感受得到。

最终,所有的问题都会反映出来。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中国老百姓太想过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