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魅族Pro7系列失利后,魅族就开始走下坡了。

这基本是个死循环,销量不高,自然就养不起那么多员工,没有那么多员工,自然也就无法给用户带来优秀的使用体验,没有优秀使用体验再一次加剧了销量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一个死循环,销量不高,那盈利自然就摸襟见肘,只能裁撤线下门店和售后以节省成本支出压力,而没有足够的线下门店和售后,又进一步压缩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毕竟单就国内用户而言,同时拥有两部手机的还是极少数的,长达一周的寄修周期不是谁都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关于这个恶性循环,小米也曾遇到。

十周年公开演讲中,雷军称2016年小米曾遭遇过销量骤降千万的严重危机,而在手机行业,一旦销量出现严重下滑,基本认定这个企业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走出困境,雷军亲自跳到一线对手机部进行直接管理,提出了“创新决定企业能飞多高,而质量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Slogan,一手主抓产品质量,一手主抓技术创新。

事实证明,小米“逆天改命”,最终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这主要得益于小米MIX的横空出世,其是全球首款全面屏机型,以极致屏占比惊艳了整个手机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X的极大反响直接吹响了小米销量反攻的号角,目前小米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内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年出货量超2亿部。

这里也印证了那句话:当企业处于无法自拔的困境中,一些奇招或绝招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下坡路的魅族其实也搞出了一些“奇招”,比如魅族18系列,其是国内首款安全纯净的“三零手机”——零推送、零预装、零广告。

魅族寄希望于“三零”能助力走出困难,然而事实证明,魅族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很简单,魅族过高估计了大家对广告的容忍程度。

广告,确实被消费者所不喜,但愿意为之付费的人很少,虽说国内各大厂商系统中或多或少都有广告的存在,可这些广告除有些打扰用户外,并不影响日常使用。

况且广告的存在并非全是弊,其能增加厂商可预见的收入,从而降低机型售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为何能做到同级别最便宜,性价比最高,其依靠的并不是大家所谓的偷工减料,而是后续庞大的广告收入足能弥补硬件缺损。

如果完全取消广告,那机型售价必定会上升,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差不多配置的魅族18系列售价普遍比友商贵300-500元,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愿意选择无广告但售价较为高昂的“三零手机”,还是愿意选择有广告,售价较为低廉的手机?

换言之,你愿意为广告付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绝大多数都不愿意,毕竟适当广告并不会影响正常使用,省下几百块钱吃顿好的,不香吗?

所以魅族“三零手机”这个奇招,走向了失败,“三零”并没有让魅族18系列机型销量出现能帮助其走出困境的跨越。

而且“三零”对于魅族而言,相当于“割肉喂鹰”,结果肉割了,鹰来了,但又没完全来,肉白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2021年9月,魅族发布公告收回“三零承诺”的公告,自此魅族18系列外的其他机型,Flyme广告即刻回归。

更滑稽的是,2021年12月,号称“三零”的魅族18系列也出现了广告,与公开承诺不符,被珠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了2.5万元。

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销量没搞上来,还给自家脖子上套了一根绳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小米可以依靠MIX走出困境,可如今市场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行业也早已成熟,想搞出如同MIX那般令人惊艳的设计,很难了。

可能魅族也是看到了这点,去年开始其就开辟了“友商业务”,售卖iPhone手机壳、充电器、充电宝等配件产品,通过配件的高额利润来给手机业务“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