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前身是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49年,著名物理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物理系培养出了王之江、姚骏恩、宋家树、陈佳洱、丁德文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秉承着大工的优良校风,孜孜以求,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之江,1930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52届毕业生,光学和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光学设计理论和光学仪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和《中国激光》主编,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和国际激光与光电子会议中国节目委员会主席;第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在光学设计方面,王之江院士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如照相物镜系统、平面光栅单色仪、长工作距反射显微镜、非球面特大视场目镜、105#大型电影经纬仪物镜等)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并在技术和原理上有所创新。70年代领导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在这项工作中解决了一系列理论、技术及工艺问题。关于某些激光重大应用对亮度要求的判断,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对于中国激光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倡议和具体领导了中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对中国光信息处理和光计算起了倡导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骏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骏恩,1932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52届毕业生,电子物理学家(纳米测控技术与仪器制造),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电子光学与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电子显微学报》主编。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终身教授,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名誉会员

姚骏恩院士长期从事我国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超显微成像分析仪器的研制、应用及生产,是我国扫描隧道显微镜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开创者和我国电子显微镜研制与生产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58年起,先后主持、参与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1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我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家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家树1950—1952年在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学习,金属物理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参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部件关键技术攻关,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车间副主任、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核工业部军工局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副理事长。曾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明奖、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宋家树院士在50年代从事高温合金及金属强度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后来,在特种核材料应用研究这一科技领域中进行了长期的开创性的研究,有不少创造发明。近年从事新材料及能源领域发展战略和军备控制方面的研究。曾应聘参加国家高技术计划,科技攻关及新材料应用研究计划的编制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佳洱,1934年出生,1950-1952年在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学习,教育家,核物理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一等奖)。

陈佳洱院士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与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我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主持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结合加速器项目深入研究束流物理,在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作出了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德文,1941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65届毕业生,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寒区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主持"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五"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项目多项。

1965-1991年,丁德文院士从事寒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1992年至今,丁德文院士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工作。开辟了我国工程海冰学的研究方向;率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非线性问题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心学术、科研攻坚,大工学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直努力着。他们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面向未来,大工学子会继续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为我国发展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