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罗山行者戴建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渐渐习惯了城市的拥挤喧闹,习惯了忙碌和疲惫,习惯了嘈杂和纷扰⋯你是否想过,在周末步入山野,沐一份冬日的暖阳,觅一份山林的宁静。这个周末,我提议去永嘉麻谷寺古道环线行,便一下子十几人响应,于是我们又有了一次山野优雅与清新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脚望山,层林尽染,苍茫的感觉。即使早上的山风有点寒劲,却被沉醉的山色抵消殆尽。水泥路延伸到山口的蛇尾巴村,二三座房子有点荒凉。不过这奇特的村名,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也无从查证。同去的俞老大猜测,山口尽头尖尖的地形像蛇尾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上山,便到螺丝潭村,修竹立道,断垣残瓦,一派萧条。村边溪流呢喃,怪石峥嵘,静谧而原始。一家农户旁一群鸡鸣,再夹杂几声犬吠,便带来些活气。据永嘉地名志记载:村近一潭,其深不可测,需一榬丝才能抵达底部,习称榬丝潭,后写螺丝潭。"横庭野水石,前带荒村道",过荒村,峡谷溪潭,奇石林立,麻谷寺峡谷的雄姿便呈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山过一小石桥,水泥路变为石头路,这才有古道的感觉。麻谷寺古道是因沿途有千年古刹麻谷寺而得名。古道崎岖,峡谷幽深,山峦峻峭,再加上蓝天冬阳的陪伴,一路清幽淡雅。古道在爬升,女士们的喘气声也开始加大。我们走走停停,偶有小桥横涧处,便是最好的歇息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是喜欢这冬日的山野,立山谷桥上,山峰伴翠,天高云淡,令人身心舒爽。一阵凉风吹来几分萧瑟,一丝凉意路过,正中和了上山的热意,此刻,亦能做到心无波澜,不动声色了。峡谷里传来其他户外活动队的声音,但道旁树木茂盛,只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方道边一座石亭,琉瓦红柱,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尤显耀眼。亭前小桥横卧,峡谷中山石嶙峋,水声潺潺,快乐的驴友们,或攀高岩,下水潭,或坐崖上,览山色,完全忘却了上山的疲惫。这亭名曰"春芳亭",据亭边碑记,一信士余春方大力慨助九万二千元于去年秋建成,为去麻谷寺祈福的信士提供休息之所。当然也是一方观景妙处。亭上对联"息憩华亭心旷神怡,漫步古道纵目风景",正是我们此刻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峡谷尽头,古道平缓 ,登顶成功的感觉。其实只是山中的山洼地,举目四望,峰峦如聚,茶园片片。复行半里,见一古寺掩藏于山坳草木间,黄墙黛瓦,幽深古朴。这应该就是麻谷寺了,急呼同伴前去。山边有石垒纪念塚,有碑文记载寺庙修建于唐天宝三年间。麻谷寺并不大,但能在在山高路远处,历经沧桑而香火鼎盛,确为不易。据说建成时,一得道高僧在此传法时,前来学习的众僧就像麻田里的麻一样布满整个山,故名麻谷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寺坐寺旁一山崖,见前方茶园浓绿,山峰如拭,天空净朗。此时你是否觉得或许有了剔除红尘与所有纷扰的感觉,或许有过滤俗世,远离一切喧嚣的体验,风烟俱净,心境开阔。此时此刻,我也心血来潮,便胡诌一首《山坡羊.麻谷寺》来助兴:

峰峦四顾,古寺掩树,当时盛况今何处?步古道,过溪谷。奇岩红枫秋色路,旖旎风光皆入目。来,也舒服;去,也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谷寺这里还只是古道的一半,由于我们的车还在山下,只有离开古道走环线。回走,跨过茶园边的小溪,开始了野路环行。同伴们都觉得野路更有味道,更刺激,穿树林,过灌木,时而有带刺的植物拉住衣角,时而俯身钻过倒下的横木,时而滑一跤屁股着地⋯⋯叫声与笑声,呼唤声与提醒声响彻整个山林,如奏响的和谐乐章,悠长悠长⋯⋯累了,停一停,歇一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崇林,下山坡,进去谷底。溪流干涸,芒草高长,芦苇摇曳,更现苍茫的风味。择一平石为桌,大家兴致盎然地开始安排中餐。一个上午的爬山涉水,饥肠辘辘的同伴们吃得津津有味。山野共餐,沐在冬阳中,以天地为包厢,别有一番情趣。不远处,阴球山水库静卧山谷间,如深绿的翡翠,清心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山,走在山脚的泥路上,茅草萋萋,芦苇摇曳;路边野田里黄牛悠闲的啃着黄草,一派田园的气息。回味, 每一段古道的攀爬,都是身心的领悟;每一段山林的穿越,都是毅志的历练。拥一颗淡然的心,从容而优雅地穿行于冬日的山色里,携一份情怀,享一份美好,一路芬芳,快乐满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