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大连医科大学发文悼念:我校沙琳同志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在抗疫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这样的消息了,不由得悲从中来。

11月26日,3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来到大连康复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这里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和康复治疗后,即将回归正常生活。

可也就在这一天,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组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在和同事敲定物资采购后,倒在了自己工作岗位,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7岁

11月13日,沙院长接到医院打的电话:因为新冠疫情,可能要启用医院承担部分任务,需要他立刻准备;11月15日,经过国家专家组论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紧急征用,作为大连康复中心收治新冠康复期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大连医科大学(

筹备大连康复中心建设

就这样,连续14天的抗疫工作,沙院长和团队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全力协调筹集医疗设备、防疫物资及药品耗材等医疗救治物资。

11月25日晚沙琳回到了家中,那是将近20天时间里,他回去最早的一天。他妻子郭然回忆:“他晚上7点多到了,可跟进门电话就响了,连鞋都没来及换,在家门口的地垫上讲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在沙发上闭了会眼,说“我太累了”,我让他早点睡,他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又起来说:“不能睡着,还有事没处理完,明早还要开紧急会议”工作到晚上十点多,他说实在坚持不住了。当时女儿学习完到客厅,他摸着女儿的手说,“爸爸这阵子实在太忙了,有日子没和你好好说话了。”两人挤在沙发,说了一会悄悄话,然后也没洗漱,倒在床上就睡了。”这是这段时间以来,沙琳唯一一次和家人好好说了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北京日报(沙琳躺在地上,女儿正往他脸上抹面膜。“涂面膜、抹唇膏,他爸随她摆弄,女儿开心得不得了。”)

11月26日早上7时,沙琳走出家门后,却再也回不去了......

历时十小时的抢救,奇迹没在出现

据沙琳同事回忆,11月26日下午5时,附属第三医院的司机在停车场沙琳的车里找到了人。当时沙琳手机掉在一旁的副驾驶上,怎么呼叫都没反应。或许是太累了,他想在车里稍休息一会儿,却再也没醒过来。

随后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抢救,奇迹还是没能出现,11月27日凌晨3时50分,沙琳还是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北京日报(大连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迎接第一位康复人员入院(左四为沙琳))

时光倒流,沙琳的朋友圈中的最后一条动态是,11月24日,转发的一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援助庄河的医护人员返程视频,配文:“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

可惜,这多么美的一幕沙琳再也看不见了!他沉睡在这个寒冬,而凯旋的归期和繁花可能却是在不久的将来!

11月27日凌晨5时11分,从殡仪馆回来后,沙琳的女儿给父亲的微信留言。虽然明知道父亲再也看不到留言,自己再也收不到父亲的回复,她还是给父亲的手机发出了这段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北京日报(女儿给沙琳的微信留言)

这是孩子对父亲最后的爱的告白与承诺。父亲离世,17岁的女儿仿佛一夜长大,开始为母亲遮风挡雨。

我们常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皇冠之重,却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已经有4位年轻医生离我们而去了,这恼人的疫情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虽然有“战场”就会有伤亡,可身为战场中人,这样的结果还是很难接受。真的希望,身在场中的同仁们,一定一定要保重身体,各自珍重!你可以为患者、为群众拼命,但你也需要回头看看家人的目光,他们想要的只是拼命的你,能够健康的活着,哪怕没有陪伴,但至少心中有牵挂。世上再无此人,是对他们最大的残忍,他们牵挂的人不见了......

安阳医护列队,男子路过拍视频:白大褂是孝衣

当医护人员在为民众生命健康拼尽全力,以生命为代价,为大家筑造安全防线之时,总有那么几个没事找事的人,坐享别人拼命的成果,却不知感恩,大放厥词,辱骂他们!

11月29日,36岁的苏某刚开车经过河南安阳某医院时,看到该院的医护人员穿着白大褂在广场上列队,组织活动。就掏出手机拍视频,边拍边重复说道:“这是谁家办事,这么多孝子,还穿着孝衣。”

更过分的是,苏某刚还将这段视频发到了网络。

面对苏某刚的挑衅,医院果断报了警,苏某刚被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依法行拘10天,罚款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某刚这样的人,只是少部分,可就这少部分人的挑衅,给医护人员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伤!

为医者,可以为了患者拼命,可以忍受众人类似于“白衣天使”的捧杀,可以严格的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不抱怨,热爱生活,关心病人!医生可以自我修行,但绝不容忍辱骂!

疫情还在继续,医护人员还在拼命!疫情中,我们的医护同袍接二连三的离去,我们需要时间疗养伤口,请高抬贵手,不要在我们伤口撒盐!

更多医疗科普,尽在医师周刊

来源: 北京日报、医护多资讯

医 师周刊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