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固有一死,有人死于轻于鸿毛,有人重于泰山,然而有这样一个村书记的葬礼,却惊动各大电视台,还有一些新闻媒体,甚至在葬礼这一天,还有近百辆豪车参加,全村上万名群众含着眼泪去送别。

这就是“最美书记”华西村书记吴仁宝的葬礼,或许大家都听说过华西村,也听说过吴仁宝书记,但是他具体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威望,能让多人自愿参与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来乍到

初来乍到

在中国华西村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之所以说她传奇,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华西村在吴二宝书记的带领下首当其冲,带领全村老百姓一起奔小康。

华西村现在是有名的“天下第一村”,可是当时在江苏江阴可是一个以贫穷出名的小村子,村子只有0.96平方公里1500多人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1961年从吴仁宝来到华西村任书记之后,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他先是带着大家平整原来高洼不平的土地先做到能让农民吃饱饭,在他的带领下地里的庄稼也给了他们最好的回报,一亩地居然大量1000多斤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真是闻所未闻的事物,人均收入也提高了4/5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1961年我国正处在挨饿闹灾荒的年代,华西村的粮食高产一下子出来名,到处是慕名而来学习的人。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水平并不发达,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人们对怎样经济致富还处于懵懂的阶段。

改革开放领头羊

改革开放领头羊

华西村的吴仁宝书记挑起了大梁,逐渐吴仁宝发现单纯的发展农业根本不行,光种地什么时候才能奔小康啊。要工农一起抓,于是吴仁宝书记偷偷的买了一些五金件,在田里抽调了一些能干活的年轻人。

平时不农忙的时候就来组装五金件,农忙的时候就去干活,但是当时不可以私自发展工业,遇到检查时这些人又赶紧的去田里干活。就这样一边干农活,一边生产五金件,华西村的日子也在慢慢的在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迎着改革的春风,华西村的五金厂也光明正大的开始运营。而当时华西村全村共有的固定资产已经到了百万以上,而银行存款也达到了是百万开始,村里头还有还有够吃好几年的存粮。

这一些都是这些年华西村“闷头发财”积攒下来的财富。有了钱吴仁宝先想到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首先帮这些农户盖起了新房,每家都是2层大瓦房,街道规划整齐家家通水通电。

吴仁宝又领导了村民建起了塑料纺织厂,这些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集体制为主,每年要分给村民分红。而纺织厂在吴仁宝的劝说下由一个人承包投资建立,这是为了符合当时的国家制定承包到户的政策,华西村也开始了股份制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亿元村

亿元村

到了1980年,华西村的GDP首次破亿,在中国当时有些城市也很难达到这个数字的,这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亿元村。吴仁宝做生意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来不欠账,不赊账华西村村民们也这样习惯性的遵守着。

在华西村不许有人欠账,一旦发现就要问出原因,有困难全村帮助解决,而欠账的人也不允许和华西村人做生意。但是吴仁宝这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商机,想到了自己村子里的五金原材料的不足。

然后决定囤积原材料,可是资金上有问题,于是吴仁宝想到了贷款。这也是吴仁宝第一次贷款,他以个人的名义向镇政府贷了1000万。这在当时也被村民称之为“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后面的短短几个月内,原材料就涨了三倍还多,吴仁宝因为这件事为村子里一下子就赚了一个亿。1994年华西村集团成立,吴仁宝用华西村的名字成立了集团。而这时的产业已经覆盖了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等多种经营行业。

吴仁宝也被两次评为全国模范,十大扶贫状元。干劲十足的吴仁宝亲自带人去了黑龙江宁夏去兴办了几十家工厂,让当地的农民也走出了贫困之路,并无私的将华西村致富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2003年吴仁宝辞去了书记的职位,由他的儿子吴协东担任华西集团总经理,负责处理一切事务。华西村所有的企业都属于华西集团的,而所有的企业都是按照股份制集体股份制来确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仁宝在对华西村致富上面,从来都是举贤不避亲,举枪不避先,只要有能力,不管是亲人还是陌生人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人尽其用。

华西村而今依然是中国第一村,吴仁宝书记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眼界和管理也是值得后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