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小米来说,似乎只要能让造车梦落地,其他一切都无所谓了。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人们更关心的是它们的思路和方式。前不久,随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小米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小米造车,靴子落地

小米造车,靴子落地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可是,对于小米造车靴子落地,资本市场似乎不太给面子,不论是公布之前,还是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小米集团股价表现平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一时间,结合之前的一些零散信息,人们大概能拼凑出小米造车“不差钱、疯狂挖人、落户北京、自建工厂、2024年量产”等大体轮廓和时间表。从一定程度上,这也打消了人们一提起小米造车,就想到科技公司“PPT造车圈钱”的顾虑和担忧。

再加上三天后小米集团又官宣将在小米12系列手机上,全球首发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多种利好因素叠加,让小米集团的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两天实现上涨,稳在了19港元之上。也就是2021年三季报发布之前的股价水平,或者也可以说是3月官宣造车之前的水平。

这让人隐约感觉到,对小米来说,只要让造车梦顺利落地,让人们看到百亿预算的真实威力,多糟糕的业绩也都不值一提。

主业遇阻,另寻良方

主业遇阻,另寻良方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不久小米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业绩。还记得在发布二季度业绩时,小米手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当时雷军还定下了“三年登顶第一”的目标。

孰料当时间来到第三季度,小米不仅没能保住全球第二的位置,甚至在国内市场也滑落至第四,被荣耀反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米集团2021年三季报」

不仅如此,更加糟糕的是,据财报显示,小米集团三季度净利润7.89亿元,同环比分别大幅下降83.8%、90.5%。

对此,小米的解释是,受到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宏观环境和国内科技行业的市场情绪减弱影响,小米当期持有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长期投资造成了未实现的财务亏损。其中,投资中上市公司部分未实现的财务亏损35亿元,对小米集团的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米集团2021年三季报」

财报发布次日,小米集团股价应声下跌6.96%,并且在两天后触及19.02港元的年度新低。

这让人不禁想起,之前有人质疑小米短暂称霸中国市场是借华为受限的“红利”所致。而让我们把视线转回汽车行业,不难发现在华为概念的影响下,让一众打着“三强”、“四小龙”旗号的汽车上市公司,屡次刷新股价和市值记录。

反观小米,虽然伴随着造车传闻的“辟谣”与“反辟谣”,使其创下了近四年来的最高股价,但在今年3月份官宣造车8个月后的今天,小米的股价却明显呈现出波动下行的不利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笔者对小米造车最大的担忧:3月官宣时,人们提到小米造车自动脑补的一系列优点,在这一年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回顾这一年,小米手机无论是数字系列、mix系列还是首款折叠屏,都遇到了市场和口碑远不及预期的挑战。之前备受好评的MIUI,虽然在三季报中显示月活已经突破5亿,但MIUI12也在这一年备受各种bug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连接设备数超过4亿的IoT业务,尽管在三季度实现了15.5%的同比增长,但毛利同比下滑6%,毛利率仅为11.6%。有分析认为,这与小米在手机业务上遇到的困境类似,受制于上游供应链的价格压力、供货稳定性等因素,小米能做的仍然是抢首发、打性价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再结合之前雷军“暗示”过的10万元-30万元价位来看,大概率是沿用这样的老套路去面对汽车行业里的新对手。

可问题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渗透率快速提升是有时间窗口期的,并且新能源赛道已经开始变得拥挤了。

做梦容易,现实很难

做梦容易,现实很难

汽车K线曾在《元宇宙!跟风者的幸运,还是诅咒?》一文中对汽车行业盲目蹭科技圈“元宇宙”的热点表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马克扎克伯格的Meta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马斯克的SpaceX是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外太空,现在反观由科技圈跨入汽车行业的小米,实在是少了点振奋人心的宏图愿景。

相比之下,三季度营收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27%的互联网业务创下历史记录,成为了小米集团本季度当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广告收入以48亿元的水平成为了这一板块的最大组成部分。

其实早在2018年IPO之前,雷军就曾表示过小米硬件的综合利润不会高于5%,那么互联网业务也就成为了未来小米利润增长的关键。对于小米来说,在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用户口碑不断波动的环境下,以广告为主的互联网业务的确是一把“双刃剑”,而造车对小米来说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如何打造一款让人欲罢不能的产品相比,显然小米更擅长、也更敏感的是怎样推送一条不让用户反感的广告,而这刚好是目前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没功夫花心思的地方。

最后套用一句歌词来总结One Night in Beijing的小米百亿造车梦,“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而小米集团能不能享受到真正开始造车,对股价和市值带来的红利,让人拭目以待。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