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0 年疫情席卷全球,居家办公线上会议被迫成为常态,许多学术会议、讲座也因此从会议厅中的西装革履,变成了人人一块屏幕前的轻松随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

在这样的氛围下,许多学术大牛也一改严肃庄重的科学家形象而「原形毕露」,正如下面这位曾经吸粉无数,甚至火出科研圈的「跨界歌王」, 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红金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教授。1999 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03 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德国马普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 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任「南洋助理教授」,2014 年,晋升为副教授。他的开创性工作包括 2004 年首次生长 ZnO 纳米线的垂直阵列,2006 年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 kirkendall effect 合成纳米管,2009-2011 年合成了枝干状的纳米分级材料,以及在发光和储能上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 Angew. Chem.,J. Am. Chem. Soc.,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Energy. Environ. Sci.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0 多篇,论文已经被引用 2.9 万余次,从 2016 年起高被引学者,高水平索引指数 (H-index) 为 86。

相信不少科研人都曾被自己的导师叫来跟这位业界顶尖大牛学怎么改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

但比起写作指导,让这位大牛火出科研圈的则是他在一场电池专场讲座直播上献唱的几首劲歌金曲。这位麦霸教授借着茶歇时间的空当激情献唱牧马城市, 硬是把讲座办成了在线专场演唱会,直播间涌入数万人观看。「送范老师出道」「老师还招不招生」的弹幕一时盖满了屏幕,甚至还有人给范老师刷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202004 科研云电池专场茶歇时间万人演唱会合辑

不过,范老师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可不止歌喉动听,他还爱好笔墨书法、即兴作诗,被科研圈誉为 「金帮主」。学术水平高就算了,还偏偏又有种种特长傍身,这样一位学艺双绝的科研人,他不出道谁出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范老师个人主页|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题字

不过,提到科研圈出道的「跨界歌王」,又不得不提这一位人称 「摇滚博导」的陈涌海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涌海,湖南人,1967 年生,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6 级学生,科学家乐手,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等十余个科研项目。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 2004 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先进个人称号、2006 年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 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 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奖励和荣誉。

如果说范老师尚是位「票友」,那么陈老师则当真称得上「专业音乐人」了。2012 年,陈老师自弹自唱的一首《将进酒》在网络走红。当时,陈老师到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老先生家中做客,二人对酒当歌,相谈甚欢。兴致盎然之时,陈老师抄起吉他坐于桌上,即兴弹唱起李白的《将进酒》,来了一段货真价实的 free style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

李太白雄浑豪迈的诗词和陈老师狂野的摇滚唱腔相得益彰。而要问陈老师这首歌的水平如何?歌手组合凤凰传奇在 2018 年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也演唱了一版《将进酒》,便正是改编自陈老师的这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但说到实至名归的「摇滚博导」,陈老师可不只有这么一首代表作—— 摇滚「大仙儿」窦唯在自己的专辑《山水清音图》中,也专门邀请陈老师来担任吉他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教授说,科研和摇滚「一个是工作,一个是生活,两个都是我喜欢的,都要认真对待, 定位很清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平衡。」

那些「不务正业」的 科研大佬

在来自社会的刻板印象中,科研人似乎就是严肃呆板不苟言笑,一身白大褂泡在实验室,除了做实验还是做实验。

简直莫名其妙!

科研人凭什么不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可以对科研之外其他「副业」充满热情?科研与爱好两者从来就不是也不应当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说起这些「不务正业」的科学家,有几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一位是 「WiFi 之母」海蒂·拉玛 ,既是好莱坞绝世美人,被公认为 1940 年代最美丽的女演员,是许多卡通人物,如白雪公主和猫女的灵感来源;又在二战晚期为盟军发明了跳频通信系统,该系统为我们如今所使用的 GPS、蓝牙和 Wi-Fi 技术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bing

还有一位是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女子公路车项目中,爆冷夺金奥地利运动员安娜·基森霍夫 就是一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数学博士后。她说,自行车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她只是骑着自己的车,也没有训练团队……然后 一不小心就拿了块奥运会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最近 《Nature》 又报道了一位 移液器和钢琴两手抓的科学家 —— 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的 免疫学家 Gabriel Victora ,在他把科研作为终身事业前,他已在曼尼斯音乐学院学习了 6 年的古典钢琴,是一名演出不断的钢琴演奏家。

Victora 于 2017 年 被授予麦克阿瑟「天才奖 」,以表彰他在淋巴结内抗体如何成熟方面的工作。他说,科学为他的创造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音乐也反过来影响着他的研究方法。显然,弹钢琴不但没拖累他的研究,反而为他提供了灵感的支持。学霸君不得不感慨,要是追剧也有这种附带功能该多好(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Nature |文章:Why I swapped the piano for pipettes

还有来自美国的 伊朗裔科学家Pardis Sabeti ,她在科学上的成就已经令人叹服,本科毕业就拿到「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还有分别来自牛津和哈佛医学院的两个博士学位。

她在传染病的遗传因素方面的研究为她赢得了vilcek生物医学科学创新承诺奖,并在 2015 年被《时代》杂志评为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这位白天一丝不苟的科学家,到了晚上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Rock star ,她是摇滚乐队thousand days的主唱兼词曲作者,现已经发行四张专辑。要不是看到了真人的照片,学霸菌甚至还以为自己在看什么爽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样拥有双面人生的科学家不胜枚举:

目前在哈佛任教的 量子力学博士 Merritt Moore ,业余也是一位芭蕾舞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17 年在三亚举办的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中, 代表英国获得季军的世界小姐 Stephanie Hill 则表示比赛结束后将继续自己的老本行——回到谢菲尔德大学从事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片来源: 维基百科

而来自中国的学者,业余爱好则有特色得多:

正如之前的一条新闻,一位网文作者停更小说,只因「要去发篇 Natur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起点中文网

据这位作者自己介绍,她本人的研究方向一片风雨如晦,茫茫然看不到头,全国只有包括她在内的两人在做,眼看着周围同龄人已经结婚生子、买房工作,而自己还挣扎在没有方向的道路上,内心压力无比沉重。于是写小说成为了她排遣苦闷的途径,并从中得到了乐趣,恢复了乐观的心态。 而在写小说的途中把论文投给 Nature 系列子刊,「一不小心」就被选中了。

不过,科研人写网文一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根据阅文集团发布《2021 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显示,网文作家中隐藏着不少「学霸」,阅文集团白金、大神作家中,大学以上学历超 75%,理工科占比超 60%,这些高学历作家创作了众多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作品。

其中,一位网名齐橙的作者从 2011 年开始先后发表了《工业霸主》《材料帝国》《大国重工》等一系列工业题材的小说,讲述了几代中国工业人努力奋斗,推动中国重大装备研发崛起的硬核工业故事,带动了网文界写作工业小说的风潮。他目前已经写完了六本书,并有作品已完成电视剧改编。而他的本名是 龚江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他说,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我最满足,也最舒适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像这样在自己科研领域外的不同方向发光发热的科研人,还有很多很多。 学霸君真是想羡慕都羡慕不来。

科研人员要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

言归正传,当然不是说科研人的「副业」都得是音乐、体育、写作等「高大上」的内容,比如敬爱的袁隆平爷爷就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每晚 8 点都要去打会儿麻将。

但重要的是能够靠这种科研之外的爱好或副业,在学术和生活之间形成一种协调平衡甚至互相促进的状态。两者不应该是互相拖累,而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科学网在 2017 年发布了一篇文章《实验室之外:科研副业如何双丰收》,列举了许多科研人和硕博研究生在科研之余的副业: 服装模特,美发博主,文章编辑,兼职记者,健身教练……

这些爱好和副业或许看起来与「高大上」的「科研」离得更远了——想象一位时装模特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手套做实验,这画面似乎多少有点奇特。但恰恰是这些副业,为这群科研人协调科研与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支撑作用。即便这当中有些并不算是多么「正经」的职业,但至少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增加了快乐和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曾因英国卫报报道而火遍网络的前 UCL 大学教师兼模特 Pietro Boselli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刘忆宁教授曾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文章 《科研人员要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当然,这里的「庸俗的爱好」不是指文化糟粕甚至违法乱纪的爱好,而是在破除了虚伪的「高雅」后,能够直截了当为科研人带来快乐的爱好。

「有人说要多关注科研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但是科研人员的疲劳与体力劳动者是不一样的,科研人员的压力主要是内心的。科研人员应该培养一点庸俗的爱好,单位领导也应该帮助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说直观点,就是能够直接带给人快乐感的,而且这种快乐感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点,要想办法帮这些太过辛劳的科研人员找到最合适的庸俗点,把他们从繁琐枯燥且极度艰辛的研究中拽出来。」

说到底,科研工作再怎么「高大上」「不接地气」,都不过是一份工作事业罢了,而科研人也不过是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和情绪呢?

在科研之余坚持自己的爱好,甚至把这种爱好发展成一份「副业」,这不但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恰恰是在为自己打造健康积极的心态,为自己的科研人生灌溉更加充沛的热情和动力。

希望每一位科研人都能找到心中属于自己的那一片乐园,能够让自己在忙完了实验室里繁重的任务后,给疲惫的灵魂以一场温柔的安慰。

来评论区分享一下,你都有哪些小爱好呢?

题图来源:自制

投稿:zhanglanxin@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