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6日,南沙区政府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起草了《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南沙科学城主体功能区;到2035 年,成为出深邃思想、卓越人才、重大成果、未来产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一体两翼三支点” “一核三圈”空间布局

南沙科学城规划面积 99 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和大湾区东西岸交汇之地。南沙科学城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空间布局思路规划建设,按照“一核三圈”虚拟空间布局思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

“一体”是指科学城主体功能区域,包括大湾区明珠科学与创新园、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核心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明珠湾高端科学和金融服务区、南沙枢纽粤港澳创新创业深度合作区

“两翼”是指庆盛产教融合数字创新示范区和广深联动未来产业创新示范区

“三支点”是指万顷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黄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和龙穴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核三圈”是指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构建广州协同创新圈、粤港澳合作创新圈和全球合作创新圈。广州协同创新圈旨在以政策推动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与南沙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建设相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原始创新策源地

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为主线,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生命、空天等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教融合创新主体,着力拓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发展新空间,系统提升南沙科学城原始创新能力。

同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教融合发展,支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高水平建设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助推南沙科学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支持创新主体聚焦海洋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大学科研院所探索科教融合新机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科教融合创新主体。

(三)发展壮大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南沙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优势,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以生命健康为主要方向打造广深联动未来产业创新示范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为重点打造万顷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以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打造黄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以海洋科技产业为重点打造龙穴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区,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南沙区投入运营 图源视觉中国

(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聚焦南沙科学城发展战略需求,集聚造就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壮大高水平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队伍,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成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

(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

充分发挥南沙科学城连接广深港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统筹构建广州协同创新圈、粤港澳合作创新圈和全球合作创新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开放创新高地,实现价值共创、利益共享。

支持粤港澳创新主体深度参与南沙科学城建设。加强南沙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推动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在海洋科学、信息等领域的科研合作,推动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在海洋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加强广州创新合作区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动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数据共享共用机制

(六)打造数字化绿色生态宜居科学城

加快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全方位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更安全、更放心、更便利、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将南沙科学城建设成为数字化绿色生态宜居科学城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实现南沙科学城全光纤千兆网络接入和 5G 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 IPv6 用户普及和网络接入,建设 eduroam WiFi 国际漫游和国际科研互联网出口,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网、卫星互联网和 6G 网络。

同时,推进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低成本、广覆盖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广州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热点报道

网易房产广州站

回复“楼盘名”查热盘 | 回复“房票”查购房资格

回复“公积金”查明细 | 回复“房价”查楼盘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