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没有“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什么叫“灭族”?

杨坚屠灭北周皇族宇文氏,那才叫灭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坚大权独揽后,从宇文泰的爷爷宇文韬那一代开始,照着族谱,从大到小挨个杀。

杀到最后,整个北周皇族,也就两个人逃过了一劫。

一是宇文泰的孙子宇文綪,他当时因为年纪还小,躲在外公耿雄家里,改姓为耿氏,才得以幸免。

二是宇文洛,按辈份算,他只是宇文泰二大爷的后人(爷爷的弟弟),杨坚见他与皇族关系疏远,政治号召力不足。这才放了他一马,并封他为介国公,留着撑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裕杀了多少人?

按《资治通鉴》记载,四个人: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梁王司马珍之、西阳王司马珣之。

杀四个人,能叫“灭族”?

司马懿的后人也忒少了点吧。

事实上,刘裕也根本不可能杀尽晋朝皇族。

因为早在桓玄篡晋时,就有大批晋朝宗室成员逃往北方。比如司马休之、司马楚之、司马文荣等。光有名有姓的就有几十人。

刘裕可以把留在南方的晋朝宗室都杀了。但他能长臂管辖,把逃到北方的也杀了?

其实翻看《资治通鉴》,可以发现不少司马懿的后人在南北朝时期有出仕的记载。

逃到北朝的就不说了,留在南朝的也不少。

比如南陈时期的太中大夫司马暠,就是司马懿的后人。按族谱算,他是东晋齐王司马柔之的玄孙,而司马柔之又是司马懿的玄孙。

此外,晋亡之后,司马师、司马昭(齐王和临川王)、司马亮(汝南王)、司马伷(武陵王和淮陵王)的谱系,都有存续。这都是可以查到的。

而且,刘裕仿效曹魏和西晋,给司马氏也留了政治“吉祥物”。

刘裕篡晋后,封临川王司马宝为西丰侯。这一系在刘宋、萧齐、萧梁,都保留下来了。

还有刘宋时期的零陵王。这个爵位本来是刘裕封给禅位皇帝司马德文的。司马德文被刘裕弄死后,零陵王爵位并未废除,刘裕又转封给了司马元瑜。司马元瑜之后,刘宋册封的零陵王还有司马勖、司马要师。这个爵位一直到南齐建立后才废除。(同时废除的还有晋朝册封给曹氏的陈留王)

所以说,刘裕在主观上并没有对司马氏赶尽杀绝。客观上他也根本做不到。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刘裕虽然没有尽灭司马懿后人。但他确确实实杀了皇帝。

比起曹丕优待汉献帝,司马炎优待曹奂。

刘裕杀禅让皇帝,确实做的有些不地道。

人家都退位了,他还杀,着实太败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刘宋建国初期的内外形势与三国和西晋时期,完全不同。

刘裕选择“诛翦宗室之有才望者”,做出败人品的事,也是有他的判断的。

一方面,当时晋朝皇族不似早年东汉皇族和曹魏皇族,被权臣牢牢控制着。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事。

前面提到了,东晋从桓玄篡晋开始,就有大批宗室成员逃往北方。

刘裕篡晋时,又有一批人跑到了北方。

这些晋朝宗室逃到北方后,被北魏用来对抗南朝。比如司马楚之在北魏扶持下,就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

想想看,如果你是刘裕,你见到这些北逃的晋室宗亲与北魏合作,你会怎么办?

你自然只能是杀了废帝,诛翦宗室之中有才望的人,断了那些投魏的晋朝宗室与留在南朝境内的晋室宗亲联络,里应外合,反攻倒算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刘裕称帝时,虚岁58,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他的儿子们却都还年幼,最大的刘义符,当时才14岁。

比起曹操、司马昭死前,儿子们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曹丕称帝时33岁,司马炎称帝时虚岁31)。刘裕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妥善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所以,他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把前朝皇帝杀掉,力所能及得斩断祸根,给儿子们铺路。

再一方面,东晋皇室无恩于刘裕,他没有必要卖晋朝皇室面子。

刘裕崛起前,东晋的形势其实很糟糕。

荆州——被战火波及了七八次。再富庶的地方也经不起这样的反复打击。当时的荆州已经被彻底打残。

益州——桓玄篡晋时,蜀地晋军兵变,拥立谯纵称帝。整个巴蜀脱离晋朝控制长达九年。

江州和广州——受孙恩、卢循起义影响,也是元气大伤。

中央朝廷——自谢安死后,没有人能站出来主持大局。朝政常年萎靡不振。

不夸张的说,刘裕后来是在东晋国力极为衰弱的时期,发动的南征北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饶是如此,刘裕最后也翻盘了,打出了自永嘉之乱后,晋朝的最大疆域。为后来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础。

既然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既然皇室成员屁用没有。不仅没用,反而经常拖后腿。部分皇室成员还逃到北方,助北魏南侵。那刘裕何必还要对晋朝宗室客气呢?

只杀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司马珍之、司马珣之,已经是很客气了。

同样的,后世的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刘裕的子孙也不咋地,自相残杀,把老百姓祸害的够呛。有些人还逃到北朝,比如刘裕的孙子刘昶北投北魏,受到了魏帝重用,不仅成了北魏汉化改革的总顾问,还多次引魏兵南下攻齐。

萧道成的子孙不咋地,自相残杀,把老百姓祸害的够呛。有些人还逃到北朝,比如萧道成的孙子萧宝夤,照葫芦画瓢,在北魏的地位比起他的老前辈刘昶高了不少。(一度掌握淮北各镇军权,封齐王,使持节)

这种背景下,萧道成和萧衍也是没办法,只能把前朝禅位皇帝杀了,一了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弑君行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值得提倡。但硬要说什么带坏了后来人,给自己子孙后代带来恶报,就大可不必了。

试问,曹丕没杀汉献帝,给曹氏积了德,曹魏国祚几年?魏帝是不是都善终?有没有享受到福报呢?

事实证明,祖先积不积德,对后世子孙命运的影响,微乎其微。关键要看大势。

再者,古代帝王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到底是学曹丕,还是仿效刘裕,一切看利益。

这不是刘裕是否起了“坏头”能左右的。

后来的都仿效刘裕,只能说明,政治总是血淋淋的。有些事儿,不用别人做榜样,有人自己也会做抉择。

把政治和什么道德、福报、积德挂钩,真的没有必要。

完。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