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前桓公是燕襄公的继任者,燕襄公大致薨逝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02年,而燕前桓公的继任者是燕宣公。巫臣偕夏姬奔亡晋国之事,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589年,说的是燕宣公十三年。那么这就很是奇怪了,燕宣公的继任时间是公元前601年,前前任燕襄公的最后一年是公元前602年。那么中间的燕前桓公执政时间,就连一年也没有。燕前桓公的执政时间去了哪里?被狗吃了?

史书中说:“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肴。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燕襄公不仅有迁徙都城之事,在其执政的四十余年间,天下大事发生了很多。而且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是燕襄公的执政时间相当的长,足足有四十年之久,这是可以拖死一代嫡长子的。燕襄公迁徙了都城,这座都城的筑造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数年之间关于都城建造,很可能是燕襄公的第一要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燕襄公的嫡长子,即是后来的燕前桓公,乃至后来的燕宣公,执政时间都相对比较短,而且两位国君的史料都乏善可陈,或跟燕襄公执政时间过长有关。我们要看一代国君,如果没有足够的史料,很多时候就会从其谥号中来进行分析。燕国前期的数代国君,都没有非常严格的推行谥号之法,因此很多国君如果没有史料,几乎无从说起。幸运的是,燕襄、燕桓皆能从其谥号中揣测一二。

谥法之中,襄的说法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燕襄公继承的是燕庄公其后的燕国大业,在燕国成为齐国重要盟国而后,燕国人在北方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极度扩展,尤其是山戎等族群大多被驱逐到了更为偏远的地区,燕国人能够真正的休养生息,并在燕国大地上开疆拓土,因此燕襄公有谥号为“襄”,多少应是符合实情的。这段时间可能正是燕国的高速发展的崛起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桓公之“桓”,则是“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可谓是承继了燕襄公的优点,也是对燕国土地扩张上有所贡献,只是其中有“壮以有力”的说法,如此燕桓公应该执政时间很长才对。可是从史料中透露出来的矛盾信息,燕襄公而后,燕桓公却似消失了一般。那么,有没有可能是燕前桓公辅佐君父燕襄公对外征战呢?

虽然谥号大多由继任者为前任所定,但大多数谥号都不能违背事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们不断的悖离周礼之约束,可是在谥法之事上依然保持了足够的尊重,后来者总是会在诸多朝臣的意见中,明确前任的谥号,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历史上的那么多明君和暴君。燕前桓公的谥号,可能反映出某种可能,即是燕前桓公的高光时刻,是在燕襄公时期,在那四十余年间,作为太子的燕前桓公身着盔甲,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在很多年后,当燕襄公薨逝,燕前桓公也是老去,虽能继承君位,却也是油尽灯枯,不久即薨逝而去,把偌大的燕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燕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