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贵山(左一)

1959年,2位中央干部在河南省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林县,他们奉毛主席的命令,想要邀请一位红军团长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

当时他们到了林县后,寻人的工作却进展得十分不顺利。因为林县上上下下的干部都没有听说过这位团长,而且林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也有几十万人口,五百多个村庄,找起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时候有人提供了消息:原康镇下园村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兽医,他自称在长征时给首长牵过马。在得到了这条线索后,县委领导马上动身去下园村核实。

他们在村子里见到了那个自称参过军的瘦小老汉,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庄稼人。可是经过一番询问,却发现他竟然就是上级领导想要寻找的红军团长——顾贵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戎马半生

1902年,顾贵山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安徽六安县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军事人才,抗日英雄方正武、我党杰出军事将领许继慎都出生在这里。顾贵山的家庭十分贫困,尽管父亲拼命工作,一家人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20世纪初,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剧变,但是对于这个小山村而言,不过是压迫他们的人由晚清政府换成了北洋军阀,顾贵山没有看到任何改变生活的希望。

因为家庭贫困,顾贵山早早地辍学务农,在闲暇时,他接触了共产主义,这让他看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希望

1928年3月,“白色恐怖”席卷全国,共产党人生死难料。“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顾贵山在此时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力参与到安徽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奋勇斗争一年之后,1929年,顾贵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跟随红军大部队南征北战,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的追击、保存有生力量,决定开始长征。由于此前表现优异,在长征开始前,顾贵山就被任命为红军第一军团的团长。面对一路的艰难险阻,他勇往直前,没有辜负组织的期待。

位于藏区的金沙江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必经之地,藏族土司桑格是拥有独立武装的当地最高领导者。可是,他却对红军非常敌视,因为他的独生女儿珠玛被红军绑架了。

红军受到指责时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并没有做这种事情。原来,当时敌人为了阻碍我军前进的脚步,扮作红军绑架了珠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红军进退维谷、百口莫辩的时候,顾贵山率领红一团成功救下了珠玛,这一举动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改变了当时紧张的局势。

藏族同胞感受到了红军的善意,为处于困境的红军提供了一条出路,让红军得以从国民党的围剿中逃脱。对此,毛主席不禁感叹道:“红一团为红军北上打开了胜利的行军路线。”。

在过雪山时,顾贵山部队负责开路。面对这座当地牧民都不敢贸然进入的雪山,他带领红一团的将士勇往直前,用鲜血和生命为大部队开辟出了一条道路。

多年后,顾贵山再次见到毛主席,主席仍然对他当年的表现记忆犹新:“你们红一团用生命为红军长征大部队蹚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生命之路,功不可没。我毛泽东不会忘记你们红一团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顾贵山终于随大部队到达了陕北。由于在长征中的出色表现,在红军整编中,顾贵山被组织任命为红军主力部队115师十五军团团长,并且参与了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一场战役。”顾贵山曾经这样总结过自己的军旅生涯。

1937年,被日本号称“钢军”的坂垣征四郎第5师团,携带辎重进犯平型关。为了阻挡日军的攻势,我党派出精锐部队115师集中兵力对日军进行伏击。

作为115师的一员,顾贵山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猛。战斗一开始,顾贵山便身先士卒,带头向前冲锋,一路上斩杀了不少敌人。经历过长征的我军精锐气势如虹,悍不畏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面对惨烈的战况,日军开始投放化学武器,试图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扭转战局。

当时顾贵山正在与敌人贴身肉搏,突然看见他们的炮弹投射到了我军的阵地上,他正奇怪这些炮弹为什么没有爆炸,反而散发出一阵阵浓烟。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双眼一阵刺痛,然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幸运的是顾贵山被及时送往了后方医院治疗,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战友们的情况,当得知很多人都已经牺牲了的时候,顾贵山痛哭流涕,发誓亲手为他们报仇。

那时候,顾贵山还不知道,这场残酷的战役让他从此失去了继续奋战在革命一线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上门来的亲事

在顾贵山养伤期间,领导对他的个人问题十分关心。当时顾贵山已过而立之年,却一直孤身一人。

领导不忍心,给他介绍了很多文工团的女同志,并劝他说:“你得赶快找个合适的人了,以后也好有人陪着你。再拖下去等你复员了就更不好找了。”

顾贵山却都一一拒绝了,他说:“我眼睛不好,又没有什么学问,娶个媳妇回来也是让人家受苦,何必耽误人家。”

没人能拗得过他,战士们甚至做好了顾贵山孤独终老的准备。可是缘分天降,倏忽便至。

一天,一对衣着褴褛、步履蹒跚的母女到了顾贵山所在的部队要饭。当时山河破碎,无数人流离失所,沿街乞讨的人并不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母女已经几天没有吃过饭了,部队的战士见状,连忙给这对母女准备了伙食。那个女孩不过十七八岁,在战乱时期,这样年纪的女孩流落在外面实在有些危险。

女孩的母亲显然也深知这一点,再三恳求战士们让自己的女儿能够留在部队做工。

这时,有战士忽然想到了顾贵山,希望他能见一见这对母女,帮忙想想办法。顾贵山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这样的遭遇感同身受,马上就同意了见面。

就这样,在后勤接待室里,顾贵山见到了这对母女。在闲聊中顾贵山得知,她们是河南省林县原康镇下园村人,女孩叫王海秀,很早便没了父亲。因为遇到了饥荒,母女俩不得不一路乞讨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人意料的是,顾贵山对文工团的女同志没感觉,却对这个讨饭的小姑娘一见钟情。王海秀看着这个身经百战、不屈不挠的共产党战士,也不由得芳心暗许。

在这种情况下,顾贵山坦诚地对老大娘陈述了自己的状况,视力不好,身体多处负伤,眼下治不好,未来大概也没有痊愈的可能。

顾贵山说:“我们家里也是穷苦人,咱们的命运差不多,您要是不嫌弃,我愿意做您的女婿,为您养老送终。“

老大娘被顾贵山的真诚打动,心里也认同对方做自己的女婿,她当即高兴地连说了三声“好”。就这样,顾贵山和王海秀结婚了。

后来,两个人的生活依然吃了不少苦,但生活一直幸福和睦。从来没有抱怨过的王海秀,让顾贵山不禁感叹:“老天让我丢了一双眼睛,却给了我一个好妻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甲归田

平型关战役被毒气伤了眼睛后,顾贵山在医院接受了一年治疗。由于救治及时,顾贵山得以重见光明,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他的视力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治疗完毕后,顾贵山想要重返战场。此时的顾贵山前前后后经历了四百多场战斗,重伤九次,身体里有一枚无法取出的弹片,被判定为二级伤残,可以说是遍体鳞伤。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上级领导拒绝了他的请求,一纸调令把他从前线调到了后方。1938年,顾贵山被安排到115师卫生所担任所长。

顾贵山仍然记得自己为战友报仇的誓言,可惜他再也没有手刃敌人的机会了。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身为军人,他无条件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认真当好卫生所的所长。顾贵山说:“既然我不能上阵杀敌,那我就好好给一线的战士们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15师进行了整编改革。在这一次改革中,组织上考虑到顾贵山往年作战积累了太多伤病,如今年纪大了,旧伤频发,所以决定让他到太行新一旅的合作社中担任经理,希望这一文职工作能够让他得到休养。

新中国成立后,顾贵山曾短暂地在河南省地方农业部、商业厅工作过一段时间。1951年,他以身体不好为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

面对自己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平,顾贵山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胜利果实。后来与昔日战友见面,他这样解释自己辞职的原因:

“我没有文化,打仗还可以,但是建设新中国我确实不行。留下来也帮不上忙,不如早点离开。我不能成为组织的累赘啊,所以悄悄地离开是我最好的选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带着组织补助的两袋小米和一身的伤病,与妻子王海秀一起回到了她的家乡——河南省林县原康镇下园村。在这里,顾贵山隐瞒了他的身份,默默无闻地当起了农民。

刚回到村子里的时候,他们连房子都没有,还是在村民的帮助下,才有了容身之所。在下园村,顾贵山依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积极参加劳动,利用自己的兽医知识给村里的牲畜治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甚至原本的安徽六安口音也被同化为河南林县口音。

村子里有人听说顾贵山曾经参加过红军,闲聊时问起他在红军里担任什么职务。顾贵山总是说,自己不过是给领导牵马的马夫。由于他的确有各种治疗各种马病的手段,所以村民们也都相信,他真的是个马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59年,村民们才知道真相。

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中央决定挑选一批老红军来参加国庆典礼。当毛主席看到拟邀请名单时,忽然问起,长征时期的那个红一团的团长顾贵山去哪里了?他一定要来。

于是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经过多方查验,最终确定顾长贵在河南林县。经过一番辛苦,他们终于在林县500多个村庄,几十万人口中找到了顾贵山,所以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面对找上门的领导,起初,顾贵山并不想承认自己的身份,一方面他不想自己平淡的日子被打破,另一方面,他认为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往日的光辉也不必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他们说出是毛主席想见他时,顾贵山终于动容,他激动地表示:“真是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我!我马上就收拾东西,我们尽快出发!”

顾贵山的解甲归田并不像现代人想象得一样惬意,相反,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所以当他决定进京观礼时,顾贵山甚至连一身体面合适的衣服都无法拿出。无奈之下,林县的县委书记不得不临时找人为他定做了一身“将军呢”礼服。

这次的北京之行,顾贵山受到了主席的亲自接见。晚年时,他回忆起这段经历,将其称之为“最难忘的一次见面”。

在与主席谈话的半个小时中,毛主席同样问起了他回乡务农的原因,在听了顾贵山“力不从心、退位让贤”的理由后,主席称赞道:“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伟大胸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战友叙旧见面时,顾贵山了解到,他的战友以及曾经的老部下,很多都已经成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还有一位曾在他身边当勤务兵的红军小战士,也已经成为军区级的首长。

但他没有因为如今地位上的差距而心生不满,在建国十周年庆典过后,顾贵山仍然没有接受任何职位,依旧回到了林县,继续他的农民生活。

1960年,严重缺水的林县决定从太行山劈山凿渠引水,可是修渠的过程中,遇到了花岗岩,无法用人力打穿。

这时候,林县县委书记向顾长贵求助,顾贵山马上联系了自己的老战友,通过他们获得了200吨炸药的物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旗渠

正因为有了这200吨炸药,水渠成功修成,这就是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顾贵山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是却为林县百姓办了一件了不起的实事。

1986年,戎马一生、解甲归田的顾贵山在下园村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84岁的他在临终前告诫子孙:

“我一生坦荡清白,无愧国家。希望你们记住自己是红军的后代,是革命军人的家属,要把红军的精神传承好。”

虽然距离顾贵山的离去已经35年,但是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会激励更多的后来者,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资料

[1]《河南日报》,1961年1月5日,《学习顾贵山同志崇高的革命品质》

[2]《党史纵览》,2020年第5期,《一张“有名照片”上的“无名英雄”》

[3]《钟山风雨》,2020年第4期,《和宋学义同框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