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立陶宛的错误涉台言论,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式宣布同立陶宛的外交关系被降低至“代办级”。此举立即引发了国际关注,美国和欧洲都相继为立陶宛送去了“支持”和“声援”。虽然相比起美国为立陶宛提供了价值6亿美元的进出口信贷协议,欧盟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和立陶宛站在一起”,但是随后的动作证明,欧盟即便不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但是依旧可以在实际行动上表明态度。

就在11月25号,环球时报报道,欧盟已经决定延长对4名中国官员以及1个中国实体的制裁令,而该决定预计将在今年12月份正式生效。所谓的制裁令,其实就是今年3月22号,欧盟以所谓的“人权问题”,单方面对我国的4名官员和1家经济实体进行了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裁内容包括了旅游禁令和冻结资产,同时这也成为了过去30年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进行制裁。作为反制,我国外交部于同一天对外宣布,对包括5名欧洲议会议员,10名欧洲学者以及4个实体采取制裁,禁止其本人和家属入境,同这些被制裁者有关联的企业和机构也被限制同中国的往来。中国的反制在当时引起了欧盟的强烈不满,甚至还反咬中国一口,称中国此举是“不尊重欧洲”。随后欧盟单方面宣布暂停了“中欧投资协定”的后续进程,称除非中国取消制裁。

而反咬一口的不止有欧盟,同样还有立陶宛,就在中国宣布对立陶宛外交关系降级之后,立陶宛外长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扬言,立陶宛正在和美国就“减少对中国供应的依赖”进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向其他欧洲国家喊话,称欧盟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立陶宛还将这种“胁迫”称之为“悬在头上的无形之剑”,企图用博取同情和认同感的方式将自身过错推卸给中国。可是当立陶宛在国际媒体上大放厥词对中国百般诋毁之际,美国手中的一把无形之剑再次挥向中国。就在本月25号当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就美国商务部将12家中企列为“实体清单”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同时还就此事向美方进行严正交涉。

由此可见,西方列强对于一中原则的坚守恐怕只能浮于表面,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掀起的反中浪潮,正在造成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美国这套两面三刀的把戏,不仅无助于缓和双方关系,反而在不断压缩中国修复双边关系的斡旋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欧洲甘愿成为美国的打手追随左右,进一步加剧了事态的恶化。可以预见得到的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张,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必须坚持软中带硬的策略,敞开大门迎接朋友的同时,准备好猎枪驱赶豺狼虎豹,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避免国际社会被西方的冷战思想再次拖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