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教实力位居全国第三,这是基本的事实。武汉有84所高校,其中2所985高校,7所211高校,在校大学生高达130万,仅次于广州,在全国排第二。在校研究生超过16万,每百人中就有1.34名研究生,占比位居全国最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校友会全国高校排行榜上,华中科技大学排在第五位,其实力不可小觑。在今年的国家科技奖排行榜上,华中科技大学共获得5个奖项,其中,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胜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20年的这20年间,华中科技大学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7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5项,总计77项,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为全国第六名。

武汉大学也不弱,今年获得4个奖项。20年间,武汉大学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9项,总计44项,在全国排名第14名。

很多人总是觉得,武汉就是全国高等教育的代工厂,虽然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多,但就是留不住人才。这样的刻板印象非常深刻,不论我如何努力去解释,这些人总是充耳不闻。

2010年我大学毕业时,我的很多同学都离开了武汉,去了其他的城市。因为我们学的是师范专业,所以留在武汉的同学确实不多。同时期毕业的校友,有很多去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当然,那时候“孔雀东南飞”或者“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普遍现象,非独武汉如此,长沙、郑州、重庆、长沙、昆明、西安、南昌等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很多选择了“东南飞”“向东流”或者“不待天明尽北飞”。

那时候的武汉,人才流失问题确实比较严重。直到2015年,武汉各大高校的毕业生留汉率依然只有40%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万毕业生当中,只有4万人选择留在武汉,另外6万人去了其他城市,或者回归本籍。

最近五年来,经过大力实施“学子留汉”工程,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观。2017年以来,武汉已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的城市。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过去4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高达139.4万人,其中落户64.4万人。从2016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已经从42.18%逐年上升到了目前的65.12%,接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毕业生留在了武汉。也就是说,每10万们大学毕业生当中,至少6.5万人选择留在武汉,只有不到3.5万人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或回归本籍。如果只算拥有湖北户籍的高校毕业生的话,这个比例会更高。

有人可能会说,即便毕业生留汉率达到65.12%,每年仍有15万左右的大学生离开武汉,比大多数城市一年的全部毕业生数量都多,这个绝对值仍然非常庞大。不过,这是正常的,毕竟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众多,基数大了之后,随便乘以一个系数,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武汉是国家的重要教育基地,担负着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重任,不能站在自己这个小圈子里面想问题。另一方面,武汉各大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比例并不高,很多学生就是来武汉求学的,毕业后该回哪里就回哪里去。

举个例子,深圳的学生考到武汉的高校,很可能要回深圳去,这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同样的道理,广州的学生考到四川大学,回广州的可能性比留在成都的可能性要高得多。实际上,近些年来,武汉每年都能留下3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这样的数字,恐怕不是北上广深以外的任何城市可以比的。

那么,武汉是如何留住这么多高校毕业生的呢?我认为,如下几点原因非常重要。

第一,武汉经济发展快,经济质量高,是中西部地区少有的可以称得上发达的城市。即便是去年,武汉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GDP总量依然达到了1.56万亿,人均GDP达到了12.67万,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相比之下,中西部大多数城市的人均GDP均没有超过10万,包括某个号称新一线城市之首的地区,人均GDP还不到9万元。

第二,武汉产业链含金量比较高,业态比较丰富。早在好些年以前,武汉就开始往市外转移一般制造业,全力提升产业的附加值与含金量。武汉的重工业、建筑业、光芯网端屏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化工产业、物流产业、食品加工业等领域都比较发达,尤其是高端建筑业,几乎位居全国塔尖,在国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比如,以铁四院、中交二公院、中铁大桥院和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为代表的桥梁设计施工企业,代表了中国桥的最高水平。以中建三局为首的房屋建筑企业,则代表了中国房建的最新高度。

除了建筑业,武汉在重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光电子、医药、存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建造等领域,均有一定的话语权,拥有了武钢集团、武重集团、武汉石化、中国信科、长飞光纤、九州通、长江存储、长江车辆、东风集团、武昌造船厂、三江航天、久之洋、高德红外、良品铺子等大批优秀企业。此外,还有大量企业在武汉设区域总部或第二总部,比如小米、华为、腾讯、美的、百度、格力、吉利、东软、中航锂电、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喜马拉雅、泰康科技和大健康总部、中国电子云、中国电建装备集团、厦门广成精密工业等等,其中今年落户在武汉经开区的企业就足够引人瞩目。未来5年,武汉的总部企业总量要突破400家,其中头部企业总部要突破100家,而当前武汉认定的总部企业仅有52家。

武汉还拥有大量的国家级基地,比如,烽火创新谷创业基地、武汉大学科技园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等。在国家产业基地中,武汉独占4个,分别为:国家存储器基地、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位于东湖高新区,号称中国光谷;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位于东西湖区,号称中国网谷;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位于武汉经开区,号称中国车谷;航天产业基地位于新洲区,号称武汉星谷。此外,光谷和江夏还在大量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九州通为代表的优秀制药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九州通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武汉药谷正在逐渐形成。

第三,武汉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实力非常强大。除了我刚刚提到的教育,武汉的科技实力也非常惊人,在全国可以排进前三,领先于广州与深圳。在社科院最近公布的城市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上,武汉位居全国第六,大陆第五。

在医疗方面,武汉综合实力也可以排进前五,其中华科系的同济医院与协和医院在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位列前十。在前五十强中,武汉有4家医院上榜,与广州同为省会城市第一名。在前100强当中,武汉有5家上榜,除了同济与协和,还有武大系的人民医院、中南医院与口腔医院。目前,武汉的三甲医院已经达到36家,到明年年末,应该有望接近或达到50家。

第四,武汉的交通非常便利。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距离最短。武汉在高铁、普铁、高速公路、航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等方方面面都没有短板。有人说,武汉的航空客运量远不如成都,这是事实,但也要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因为武汉和湖北的常住人口远低于四川,人口基数小。另一方面,武汉高铁四通八达,到大多数主要城市都在五六小时以内,很多人被高铁分流了。

在轨道交通方面,武汉的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360公里,到年底将达到435公里。到2025年末,随着11号线、12号线、前川线、19号线等线路开通,武汉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突破600公里。如果加上有轨电车和空轨电车,运营里程接近700公里。12号线通车之后,标志着武汉地铁网络全面形成,市民乘地铁出行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第五,武汉的收入水平还算可以。很多人说,武汉的工资水平很低,不如这个,不如那个。实际上,武汉的工资待遇并不低,跟沿海的城市相比,武汉确实有差距,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沿海早发展二三十年,收入高一些不是很正常吗?现阶段,沿海如果不是工资相对还有一些优势,跟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比起来,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武汉的工资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并不算低。我看了一下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平均薪酬情况,武汉以9440元的平均月薪排在第13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领先于成都的9291元与长沙的9208元。

中位数工资的话,武汉去年差不多是4000元,在中西部地区也不是第一名。不过,平均工资相对较高而中位数相对较低,说明武汉的人才结构两极比较分化。也就是说,较高素质的人才拿较高的收入,普通人则拿较低的收入。我认为,这种方式是对的,高素质人才、高技能岗位拿高工资,普通人员、一般性岗位拿一般的工资,这完全是应该的。平均工资与中位数工资越接近,越是说明这座城市缺乏高素质人才,因为拿高工资的人太少了嘛!

从个税方面也能反映出收入的高低。去年,去年,武汉个税总额为142亿元,不考虑受灾的因素,低于成都的229亿元和重庆的164亿元,为中西部地区的第三名。但是,如果按人均来算的话,武汉的人均个税不仅远高于重庆,比成都也要搞一些。如果是正常年份的话,武汉的人均个税应该要高很多,不信的话,明年再看。

第六,武汉是一座持续发展的有前途的城市。在社科院发布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武汉排全国第九位,大陆第七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领先于杭州、成都、长沙。而在可乐持续竞争力排行榜上,武汉排全国第七位,大陆第五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领先于苏州、南京、厦门、成都、长沙等城市。在今年上半年的城市财力排行榜上,武汉以1015亿元排第九位,在中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财力雄厚,一方面说明现阶段发展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未来发展动力强劲。

第七,武汉市为留住人才做了很多的工作,让人才愿意留下来发展。据了解,作为武汉新增流入大学生最多的区域,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全国首创人才注册制、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给人才画像,按人才实际情况,通过积分来识别人才、评价人才、支持人才。

武汉东湖高新区还在全国10所知名“双一流”高校中设立“中国光谷奖学金”,吸引更多优秀在读大学生向光谷汇聚;筹集不少于2万平方米大学生人才公寓,并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医、商、住、行等全方位服务。

据了解,最近,武汉还专门成立了人才集团,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在抓好人才引进,武汉人才集团围绕全市“9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协助中国信科、华工科技、武汉生物、众邦银行、云启智慧等单位引进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供应链等行业高端人才220余人。组织实施武创院院长、武创投集团高管等多个企事业单位重点岗位的遴选招聘,功能性引才超过50人。成立武汉国际青年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启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武汉校友会落地工作,策划国际招才引智联络站建设方案。从这些方面来看,武汉人才集团在为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和新时代英雄城市中,确实起到了提供坚实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下一步,这个作用将更加突出。

“十四五”期间,武汉计划每年留住30万大学生,五年累计留住150万名大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武汉有三大抓手:第一,用环境吸引人才,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第二, 制定“金字塔型人才”计划,为企业培养领军人物和顶尖人才;第三,招才引智,创建一个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广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

武汉九省通衢、四通八达;求贤若渴、群英荟萃;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在这样一座江汉朝宗的城市,武汉有着成为全国最重点城市的任何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一来,武汉就会带着武汉城市圈、带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起腾飞。(2021年11月25日于武汉地铁三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