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2020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缺芯潮持续蔓延至今,虽然各大晶圆代工厂已经在加速扩充产能,但产能释放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缺芯已经成为近两年来的行业内的常态。

提到扩充产能,就不得不联系起台积电,毕竟该公司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巨头。

亚洲市值第一的巨头

受缺芯潮的影响,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一众芯片代工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得益于市场芯片供应愈发紧张,台积电等上市晶圆代工厂的市值也在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在今年八月份,台积电的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5380亿美元,力压腾讯,成为亚洲市值第一的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东时间11月24日,虽然台积电的股价在交易日内有所下滑,但盘后总市值达到6268亿美元,再创新高。

用科技行业分析师洪斗(化名)的话来讲:行业供应链的断裂,以及汽车等行业对芯片需求量的激增,直接导致了台积电的扩张。

的确,在台积电市值屡创新高的同时,该公司的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也异常亮眼。

根据台积电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在报告期内台积电实现营收148.78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2.6%;净利润为56.14亿美元,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

垄断全球50%芯片代工市场

当然,台积电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并非单纯因为享受到了市场红利,还要归功于多年来公司打下的基础。

一直以来,台积电都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晶圆代工厂,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可以说是占据了全球芯片代工领域的半壁江山。

在台积电的压制下,全球芯片代工行业的格局也十分稳定,三星电子一直没能超越台积电,而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也尚未跻身前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全球市场如此风光的台积电,却在近两年的种种事件中,表现得像个傀儡一般,仿佛没有自主权。

台积电却活得像傀儡

以最近发生的事为例,在今年10月份的一次半导体高峰会上,美国有关单位强硬要求台积电、三星电子等芯片代工厂提交核心数据。

据笔者了解,这些核心数据包括企业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商业机密。而且,有关单位还给出了“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确定导致芯片短缺的根本原因”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

此事发生后,台积电的态度几经反转,最终还是妥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营报11月24日消息,早在11月上旬,台积电就已经向美国提交了三份档案,其中包括一份公开表格和两份非公开档案。

另外,台积电还公开强调,这其中并没有客户的特定数据,并表示会“全力保护客户隐私”。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台积电第一次公开表达自己不会泄露客户隐私的态度,可舆论风向并没有因此而转变。

另外,凤凰网科技在11月24日报道,台湾地区的相关单位表示:会持续关注事态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在这场闹剧中,台积电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唯命是从”的那一方。

即便事实真如台积电所言,该公司并没有向美国提交客户的商业机密,可在晶圆代工领域,台积电的商业口碑已然受到损失。

能够垄断一个行业的泱泱大企,究竟为什么不能硬气一点呢?

是不得已而为还是心甘情愿?

笔者猜测,台积电或许是有苦难言,毕竟没有一家大型公司会傻到随随便便泄露客户的机密数据,从而影响到自身。

至于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美国仍然是制定规则的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方掌握着半导体核心技术和设备,放在古代相当于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台积电虽然掌握着全球大半芯片代工市场,可若没有产业链上游供给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何谈芯片制造。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看来,台积电在业内的话语权其实还不算大。

所以,如果台积电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按照规则办事,哪怕有些规则十分霸道、不合理。

写在最后

这也是为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接连三次公开表示,美国很难实现芯片制造业本土化,公司却仍然需要交出某些数据的根本原因。

对此,国际关系学者杨振也曾解释称:即便不用经济手段制约台积电,美国也会太多手段从其他方面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