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除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信号,引发了市场的讨论: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了吗?作为对货币政策最敏感的房地产行业会走出冰冻期吗?

更多的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时刻谈货币政策转向为时尚早,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会更具结构性,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被注入巨额流动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而房企也正在经历这种货币政策转变之下的痛苦:融资受阻、销售下滑、行业冰冻。

先回顾一下,近几个月以来,房地产行业发生了什么。

10月数据显示,房地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痛苦阶段:资金来源、销售、开工竣工数据均处于历史低位,这对曾经拉动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可以说是至暗时刻。

根据申港证券统计,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月增速-5.4%,继续呈疲软态势;单月销售额同比-22.7%,增速下行扩大6.9个百分点;开发商资金来源同比-9.5%;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增速-33.1%,竣工面积同比增速-20.6%。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行业面临着全面失速的可能。

而在10月各种数据出来之前,高层已经频频放风,向市场释放暖意。

很快,10月信贷数据显示,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元,结束了这一项目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可以解读为信贷端迎来边际放松的明证。而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信贷端的放松将持续。

中信证券房地产首席陈聪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我们相信按揭贷款的投放将会加速。

针对房地产,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用了五个”稳“字: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难看出央行的态度,对房地产行业,不是让其消亡,不是让房价暴跌,但也不会重回刺激老路,托底意味明显。

“尊重长期现实,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以当前的房价、住房保有规模和居民杠杆率,我们很难想象2015年刺激需求‘去库存’的政策会重演。货币政策报告重提“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且一字不改,也在暗示托底需求不等于针对房地产市场定向放水”陈聪表示。

他同时指出,虽然信贷投放将加速,但预计开发流程所面临的挑战仍在。

除却信贷端的边际放松,地产企业融资端依然寒风凛冽。虽然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但在房企缩表的大背景之下,房企的资金链并没有得到有效放松,反映在土地市场上,是房企持续低迷的拿地意愿。

在经历二轮土拍的高流拍率和低溢价率之后,当前的边际放松政策不足似乎并不足以带动土地市场回暖。

截至11月23日,月内共宁波和郑州两个城市进行了集中供地。两个集中供地城市平均溢价率仅0.8%,平均流拍率达到36%。

企业拿地意愿依然不高。且根据中信证券判断,二轮供地中,作为拿地主力的央国企的行为并不具有持续性。他们主要在土地市场中扮演托底的角色,未来只有个别全国性国企市占率有望明显提升。

“土地市场将进一步趋冷,主要原因是房企整体性的减少拿地,优质房企也将更多寻求并购机会,在公开招拍挂市场上将减少占比“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谢皓宇分析称。

他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楼市将呈现出“差”而“稳定”的特征。“差”主要表现为在买涨不买跌的预期之下,销售的回落。“稳”表现为通过兼并重组使得整体风险下降,保交楼政策,将从引发房企的资金链风险、转变为稳定居民对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