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声明,我们用的这个标题并不想传递任何价值取向:比如号召孩子们长大之后都去当领导。

不是这个意思。

或者我们应该换一个问法:为什么那些当年的学霸,有些甚至是文武双全(比如学习好、有才艺还能玩体育),可是在领导才能上却并不突出?

上世纪最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曾这样说过:“我们如果不改变通行的教育系统,就永远改变不了通行的管理系统。它们是同一个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明这话什么意思呢?他认为教育系统和管理系统是同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教育系统把人培养出来以后,就自动输送到了下一级的管理系统当中,但是,教育系统的一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不适用于管理系统的。

也许你在求学的这些年里,能碰上几个对你影响至深的好老师,可是这几个好老师也无法扭转整个教育系统对你的影响——只要你是从学校这个系统里出来的,有以下三件事会让你丧失工作岗位上的“领导力”。

1、学校教育指向的是个人成功

我们先想象一种很典型的职场情景:你是一个刚入职一年的新人,现在,部门又来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你因为之前工作业绩还不错,被安排当这个年轻人的导师。

你接受了这个安排,但心里大概会有这样的疑问:首先,有些东西是你好不容易自己摸爬滚打学到的职场能力,要教别人会有点不舍得;另外,如果涉及到业务问题,那这个年轻人难道不是因为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得到这份工作的吗,为啥还需要别人教呢?如果要我教了你才能胜任,那我随便招个路人不也一样?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还没有走出“学校思维”的案例。

为啥我们这个情景设定的主人公,是“刚入职一年”而不是“职场老油条”呢?因为老员工都知道,职场上的传帮带是非常正常而合理的(非要功利一些说,大概率也是对自己有利的),而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通常不理解这一点,还难免会把公司当成学校。

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是大大小小每一次考试,考核的都是个人成绩。这无形中传递出什么观念呢?就是你全部的成功,或者说至少你最大的那个成功,是你个人的成功。

当然有人会说了,在学校里不是可以当班干部吗?班干部难道不会锻炼学生的领导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如你是班长,你会为班集体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这的确是一种锻炼,但这种锻炼却不是领导力的维度,因为一个班长并不会(也不应该)为整个班的学习效果负责。

以此类推,你是一个小组长,至少在学校里,你不可能说“我最大的成功,是这个小组中每个组员的成功,是这个小组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功”。

哪怕有一些孩子曾朴素的这么想过,学校教育也无法帮他们确认和巩固这一点,因为在学校里,小组长用不着有这么大的团队格局,小组长在学校里还是要把自己的功课都做好,然后考出好成绩——不管你是小组长还是班长,也不可能给你在考试里额外加分……

可是你一旦走出校园,当你开始带团队,无论这个团队有多小,你却要马上懂得:你最大的成功,是你的团队、你的部门、你的每一位成员的成功。

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尤其当你的团队做出了成绩,你将这个成绩公之于众的时候,有些表达几乎是下意识的:比如,你会用“我”,还是用“我们”?

学校从来没有教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应该多用“我们”,学校一直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在引导。

2、学校教育是给答案而不是提问题

我们假设,有一个学生,他在上学的时候就意识到了第一条问题,他不再仅仅关注个人成功,同时也关注团队协作的成果,然而他还是可能遇到麻烦,这个麻烦是:

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没有真正把“提问”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或者说,在学校里,“答案”永远比“问题”重要。

我们印象里的学霸,都是那些能答出完美试卷,逢题必会的学生,遇上这样的学生,老师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额外的去考察他们的“提问”能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问”是一个可能没有边际的事情,是一个可能超出老师能力范围的事情,而学校教育如果把“提问”置于“答案”之上,恐怕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困难。

所以,学校培养的,大体上还是给出答案的能力,而且是给出老师心里知道的那个标准答案的能力。

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还是不够鼓励创新。那这个到底是在说什么?根源之一就是不鼓励“提问”。因为只有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才是打开思路的钥匙,才是创新的前提。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区分:我们要弄清楚哪些是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式提问”,哪些其实只是“钓鱼式提问”。

很多老师其实也经常用提问启发学生,或者让学生提问,但这个老师很可能是在“钓鱼”:因为他心里已经预设一个标准答案,或者有一个方向,他其实是在半道上等着,学生的答案如果没朝着他的方向,他会让学生“再想想看”,最后成功把学生引到他站的这条道上来。

这种情况在职场也很常见,许多没有领导力的领导和下级谈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钓鱼”。比如他问“这个项目什么时候能完成”,他是等你说出一个日子,如果这个日子和他预想的不一样(常常是比他想的要迟一些),他就会接着问“为什么不能早一点”,然后对于你可能的解释,其实他的心里也已经有了标准答案。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领导其实听不进别人的解释,并且会认为“你在给自己找理由”。

像这样的领导,没准还就是当年的某位学霸,他们常年浸淫在学校思维里,提不出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他们的每一次沟通,都是在等着下属“上钩”,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职级和权威。

而这,不是真正的领导力。

3、学校是补人之短而不是用人之长

先来看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家孩子,语文90分水平,数学70分水平,你去开家长会,你认为他们班主任会建议多花时间在哪一科?

肯定是让你们回家多补数学吧?就算老师不说,你作为家长,应该也会认为要多花时间把数学成绩提上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做法对不对呢?如果从未来要参加高考,要提高总成绩的角度说,是对的,可是这恰恰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问题:

为了高考这个终极目标,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尽量补齐学科短板,因为你但凡有偏科,总成绩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最终你还是要为你的偏科买单。

可是为什么最后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还是偏科了呢?因为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是在挫败中度过的:一个人想进步想提高,需要被激励,总是要补短板当然是挫败感更多,只有持续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最能起到激励的效果。

学校并不是这样的,哪怕一个老师有再高的觉悟,哪怕他真心想发展每个学生的长处,他也大概率做不到,这是学校系统作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老师本身也精力有限。

对老师来说更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达到最低标准。这无可厚非,因为一个学校要培养那么多学生,“合格”重于“个性”。

在这种观念下长大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会怎样呢?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可能会以狭隘的、你认为的唯一标准去评价周围同事;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可能会制定一个非常单一的考核标准来要求所有下属(这个标准通常又是领导最有话语权的领域),所以也就做不到“用人之长”。

比如有一个销售经理,销售能力90分,现在他被安排管理一个团队,做内容营销的工作,但是他自己对内容的把控能力是70分,那如果你是这位经理的领导,按照学校思维,就应该让他把内容能力赶紧补上去。

但这显然不合理,这个销售经理把内容从70分提高到80分,远不如他把销售90分提高到100分更有用,因为内容的事,找个懂内容的人加入团队就能解决问题,可是让销售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只有充分发挥这个人本身的特长才行。

当然有人会质疑了:销售能力从90分提高到100分,那不是满分了吗,能做到吗?

这又是一种僵化的学校思维,学校考试有满分,但工作岗位上,没有满分一说。所以我们刚才说的销售能力90分,不是指他的成长空间只剩下10分,事实是,工作能力是可以不断被打开空间的。

而这,必须以“用人之长”为前提:只有一个人充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精进,他才有可能突破天花板进入下一个新的境界。

上面提到的这三个方面,第三点是最让人纠结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要求学生不偏科;可是到了社会上,只有偏科的个人和企业(这里的偏科是指有擅长),才能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可是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视角,我们又的确很难心安理得的去任由孩子们偏科。

也许我们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这个世界上关于专才与通才的争论,其实具体到每个家庭并没有太大意义,从实操性上说,当然是专才的成才难度更低一些(只要你的目标不是垂直领域的领袖……)。

如果我们的孩子确实正在偏科,那相比起均衡发展的学霸,偏科的孩子属于没有被学校思维彻底固化的那一批,只要他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会比学霸们更能理解什么是“人才的多样性”,因此,也就更懂得用人之道。

这也是民间所谓的,“学渣领导学霸”的现象。

再次声明,我们不是鼓励孩子从小树立当领导的志向,我们只是想从理论的源头上,再给那些好像不那么符合学校标准的孩子们,一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