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部让人沉重的电影上映了。

这部电影叫《门锁》,很多朋友在看预告片时,都说被吓到了。

但大家之所以觉得害怕,并不是因为它是恐怖片,而是因为它的很多情节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真实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的独居女性方卉(白百何饰演)会因为电梯里忽然伸进来的一只手吓到不自觉地一抖,会因为保安站在门口而心生不安,在男上司帮自己驱赶了跟踪者后,她安心片刻又发现自己从虎口掉进另一个狼窝。

然而,门锁之内的公寓并不是她的庇护所,她经历了半夜有人拧动门把手、有陌生人潜入家里这些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居女性的惴惴不安贯穿了整部电影,让人联想到最近两年的与女性受害者有关的社会新闻。

2019年,一名独居女孩开灯后发现床下有个陌生男人,男人对她笑一下就逃走了,他在做保洁时知道女孩独居,猜出了门锁密码,欲行不轨。

独身女性的不安,恐怕是很多女性的集体感受。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当时一个人在广西工作,因为经常出差,我住的是那种有集体管理的公寓。有一天晚上,门口吵吵闹闹的几个人着急地敲门。我在门口问,谁呀。对方在门外愤怒地喊道:我们找人,你开门就好。

我实在怕他们把门砸坏了,就打开门。门口几个人男人愤怒地看了一眼,就离开了。看样子是有纠纷,正在找仇家吧。

而我关上门口,收到电话。是公寓管理人打过来的,他嘱咐我:日后你千万别再给这样的人开门了。你就让他们砸门,砸一会就走了,再说砸坏了我也会帮你换门的。你一开门,他们就知道你一个人住了。

我只能感谢公寓管理者的热心提醒,但是我的感受,非常糟糕。

独居,伴随着社会发展必然出现的情况。《门锁》这部电影,之前在韩国、西班牙也拍摄过,这两个国家,独居率也很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独居人口已经接近9000万人,几乎相当于浙江和黑龙江两个省人口的总和。独居率相比于10年前,增加了超过10%,随着GDP增长、社保覆盖面扩大,独居人口势必还会继续增长。

再根据“七普”公布的性别比例,女性约为总人口的48.76%,粗略估计,目前我国独居女性大约有4388万。

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让独居的快乐被不安全感取代,淘宝销量第一的“独居女生神器”是一款防推顶门器,超过4000条的留言里,很多人都在说同样的话:“今晚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那么是不是安装上最先进的门锁,就能解决女性的独居的安全问题呢?

首先,有帮助。比如很多城市的出租公寓,门锁改成指纹或人脸识别,那么只能独居女性从内里打开,其他人无论如何不能破门而入。

但是如果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最后成了各种保护小妙招,比如设立闺蜜暗号,购买防身小道具…不能说这些建议有错,但是怎么听起来就好像“下雨防滑”这种生活小指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始终需要,直接面对社会问题。

首先,依靠女性无限制提高自我防护措施,并不现实。

一方面,各位姑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是你当你很保护自己时,别人嗤笑你太大惊小怪了,温柔的说你不至于,刻薄的说你又不是天仙,有什么好矫情的。

我记得我当时在外地出差,和当时的男朋友刚好赶到一个城市,就约好了在高速路下集合。结果我下了火车到高速路下就晚上10点了,我男友还在路上。

我一个人站在路灯下,一辆摩托车驶过几米后,又折回来,开到我身边说“你要去哪?”。

我当时是紧张的,后退一步说:我男朋友马上来接我。然后掏出电话来拨通。这人就骑着摩托车走了。

男友来了之后,我上车和他说这段经历,他的反应是:这才10点多,人家可能就是热心呢,你也太敏感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能体会到被他这样轻描淡写之后的苦涩——他不懂。哪怕我们是亲人爱人,一个性别也不愿意去理解另一个性别普遍的体验和感受。

然而,每次一出事,哪怕在酒店里被人半夜闯入,自媒体中最多的声音仍然是“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呀”。

你日常保护自己,被说矫情,而一旦出事,就是你没有保护好自己。

这种声音,听得多了,就挺烦的,因为太廉价了!

我记得今年有一个全季酒店的热点。

微博用户@fiore花花 发布视频,讲述了她的遭遇。

视频开头,花花拍摄了一小段全季酒店的走廊监控录像。录像中,一名男子全裸,提着红色的内裤,擅自打开花花的房门,走了进去。

花花说,7月31日凌晨,当时她正在工作,3:09分还在跟客户发消息。而根据监控,该男子进入她的房间时是3:07分,也就是这个男人在门口静静的两分钟,确认屋里只有她一个人,才走进去。

花花对着男人大喊:“你是疯了吗?你干嘛!你是不是有病!”而那个男人,却说出了让人无法想象的一番话——“装什么装呀,你开着门不就是让人进的吗?不就是为了让人来玩儿的吗?”

花花记得自己关了房门,但酒店的感应门并不是很灵敏。虽然惊恐,但花花仍然极尽所能地寻求帮助。在视频里,她描述了自己大声呼叫,然后警告这名男子,同时及时拨打了110的一系列过程。她拿到了对这名男子的报案回执和受案回执,最终该男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早上九点,花花再次去到派出所,该男子的父母、妻子和岳父母都在,要求私了此事。毕竟又没有真的伤害你——这位男子的妻子和岳父母轻易原谅了他的罪行。

当花花用微博讲述这件事的时候,仍然有激烈的恶意:

“博主晚上睡觉不锁门吗?门关好了会出这种事吗?”

“不过你也应该对自己的长相有信心,正常男人都下不去手。”

(PS其实我觉得这女生还挺有气质的,很好看的小姐姐)

斯坦福大学性侵案幸存者张小夏曾在《知晓我姓名》中写道:

“他们不被要求遵守规则,而对女性来说则有无数必须遵守的准则:盖好你的饮料、紧跟着别人、不要穿短裙,他们的行为是不变的常量,而我们是被期待改变的变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独居女性需要门锁,更需要整个社会正视问题所在。

第一, 停止受害者有罪论。一个女人遭遇到了骚扰和侵害,并不是因为她一定做错了哪一步。

第二, 停止要求女性保护好自己。请公共空间管理者承担起安全责任,在保障更加安全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完善相关处理机制。女性可以方便的报警,而不用担心个人隐私问题。

第三, 停止为施暴者开脱。请正视TA人的恐惧和痛苦,该承担的法律后果必须承担,如果犯罪的成本如此之低,则伤害和暴力将永远继续。

最后,在我看来,比提醒女性保护好自己,更有效地应该是批判和抵制有毒的男性气质!

什么叫“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整体上,就是许多男孩在成长至成年人的过程中,接受过的“要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

不可以哭,不可以表现脆弱;

要豪爽、粗糙,不能温柔、细腻;

要以强硬为傲;

要占有,你占有的财富(女性)是你身份地位成功的标志。

这样的男性气质有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性气质又与世俗中的丛林法则相呼应,最终体现在一种对征服和占有的追求上。

有毒的男性气质,还会矮化女性的人格。比如女人嘴上说不要,其实就是要,女人自己没脑子,男人帮她决定就行……当然在性文化方面,传统的男性气质对女性的矮化更严重。

一部分被指控甚至被证实有性骚扰行为的男性,则会巧妙的利用“男性气质”中矮化女性的部分挽救自己的声誉,比如我感觉到她在勾引我。因为他们知道,很多男性和他一样,并不会将自己的行为看成侵害,反而是最具“男性气质”的赢家,于是他就得到了开脱。

这样的有毒的男性气质,不是阳刚,而是毒。而且它对人有很强的统治性。不撼动这种有毒的男性气质,上多少门锁都治标不治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很喜欢的一条微博,来自播客“小声喧哗”的主播牧歌。她说:

我爱的男人要具有一定女性气质,对社会规训有反思能力,不为名利焦虑,在我乱花钱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制止我,为我骄傲,不属于我,也不让我属于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