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1年第八十九期(总第561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文章很长,有5000余字,但干货颇多,可以说是一网打尽中小学古诗文中的长度单位问题。有一些知识还很有趣味,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算真正学明白了。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这里的“权”就是重量,“量”就是容量,“度”就是长度。所谓“谨权量,审法度”,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统一度量衡”的意思。统一度量衡是历朝历代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度量衡也与我们每个个体息息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着重梳理了中国古代重量和容量单位的问题,今天这篇准备着重梳理一下古代长度单位的问题。所引例句依旧以中小学阶段的古诗文为主,正好借着对古代长度单位的分析,重温一下这些古诗文。

01

古代长度单位的设定原则,与汉字造字的原则有相通之处,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以常见的长度单位“尺”和“寸”的为例,从字源角度说明这个问题。

尺: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的意思是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

那么,“寸”是怎么回事呢?

寸: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尺”和“寸”的字源,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长度单位“近取诸身”的特点。其实不仅仅“尺”和“寸”是“近取诸身”,《说文》明确指出:“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其他几个长度单位我们后面再分析。

除了“近取诸身”的原则,古代长度单位的“远取诸物”,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魏学洢 《核舟记》

《核舟记》中的这段文字,我们常常把“高可二黍许”中的“黍”理解为黄米粒,认为这是一个类比,是极言核舟之小。这样理解并无太大问题。但也应该进一步知道,其实“黍”也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

什么是“黍尺”呢?《汉语大字典》对“黍尺”有明确的解释: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旧制营造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那为什么以“黍”作为计量长度的一种参照呢?我们看《诗经》可以知道,大量的诗句中有“黍”字,可知“黍”这种植物及果实是先民最常接触,与自身关系也最密切的植物之一。

由以“黍”作为长度单位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代长度单位“远取诸物”原则的应用。

以上分析完了古代长度单位的制定原则,接下来梳理一下在中小学古诗文中常见的古代长度单位,并做一点儿分析。

02

先从“寸”说起。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魏学洢 《核舟记》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魏学洢 《核舟记》

《核舟记》中的开篇及结尾的两句话,都有“寸”字,这里的“径寸之木”“曾不盈寸”都是极言核舟之小,以此来突出核舟雕刻者的技艺之非凡,堪称“技亦灵怪矣哉”。

03

然后再说“尺”。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 《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望庐山瀑布》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 《卖炭翁》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 《蜀道难》

我们看以上这些诗句中的“尺”,要么指高度,要么指深度,但本质上都是长度单位。用“百尺”“千尺”“三千尺”等形容高或深。而“一尺雪”则是强调雪下得大,“不盈尺”则强调蜀道之高之难。

以上诗句中“尺”作为长度单位很容易理解。但下面这几句常见文言诗文细琢磨可能就会有疑问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长得很帅,个子也很高,到底有多高呢?如果按照今天的尺度标准,一尺等于33.33厘米,那么,即使“八尺”,也要两米六以上了,巨人的高度,今天还没这么高的人呢。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这个高度,虽然可能是司马迁采用了汉代方士儒生的说法,有夸张的意味,但是如果按照今天尺的长度,“九尺六寸”要接近三米,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原来,“尺”在历朝历代作为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容量单位一样,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尺”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差异很大,总体趋势是上古偏短,越往后越长。

学术研究表明,周代的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3厘米,所以邹忌大约有185左右,而孔子如果按照《史记》所说,则到了两米二零以上,当然,这也有较大的夸张成分。不过,孔子高于同时代的普通人则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那么,当时的普通人有多高呢?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从荀子的这段话可见,“七尺之躯”是当时人的身高,现在也有“当堂七尺男儿”这样遗留下来的说法。“七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一米六多一点儿,由此可见,古人身高并不太高。

再看下面一个例句: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 《滕王阁序》

这个的疑问是王勃即使矮小,也不至于只有“三尺”,如果是周尺只有70厘米,即使按照唐尺每尺合今天的30厘米计算,那么,也不过90厘米而已。虽然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年龄有争议,小到十三四岁,大到二十八九岁,但总不至于这么矮吧,那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王勃诗集的最早版本——日本正仓院的版,《滕王阁序》中的原文应该是:“勃,五尺微命,一介书生。”大约是后世传抄的过程中,“五”被讹为“三”。由“三尺”改成“五尺”,长高了一些,但不过也一米五而已,好像也不高,那又怎么回事呢?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大约《滕王阁序》中王勃的用典出自《孟子》,用“五尺之童”代指童子,《孟子》之后,有很多诗文中用“五尺之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应该是王勃谦逊的说法,大约是说自己还是像童子一样,处在不断学习进步之中。有意思的是王勃之后,又有很多诗文用“三尺之童”代指童子,大约就是受了《滕王阁序》的影响。

04

接下来再说说“仞”。

仞:形声。从人,刃声。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仞作为古代长度单位,在和“尺”进行换算时,不同时代的进位稍有不同,周代是八尺为一仞,汉代则是七尺为一仞,大约这与汉尺比周尺长度增加有关。

常见的带有“仞”字的语句还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仞”作为长度单位是固定的,但在“仞”之前加修饰语,诸如,“千仞”“万仞”,则言极高。而“数仞”,则是言低。

那么“为山九仞”这个“九仞”是说的高还是矮呢?我想这个语境的关键点不在于高还是矮,而是“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含有强烈的惋惜之一,与半途而废类似,但情感色彩更为强烈。

同时需要注意,“仞”作为长度单位,与“尺”一样,可以用来指称高度,也可以用来指称深度,比如,《孟子》中的“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其中的“轫”与“仞”相通,就是指深度。

05

“寻”和“常”有必要放在一起来说。

先说“寻”字。

“寻”在中小学古诗文中,在日常的语境中,常常理解为“寻找”,比如,“寻隐者不遇”,“飞入菜花无处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处处志之”等。

但实际上,从字源角度追溯,“寻”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寻是伸开两臂丈量事物之形,古代八尺为寻,也有七尺为寻的说法。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寻”和“仞”在长度上是相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登飞来峰》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这两个例句中的“千寻”,或言山峰之高,或言铁索之长,其中的“寻”都作为长度单位来理解。

再说“常”字。“常”在大多数语境中,都作“经常、时常、常常”等来理解。比如,“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

不过,“常”其实也可以作为长度单位来理解。“常”作为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小尔雅·广度》中说:“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左传》注:“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我们发现,在古诗文中,“常”作为长度单位,一般不单独出现,反而和“寻”连在一起,“寻常”作为一个词经常出现。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诗文中的“寻常”,一方面很寻常,都不过是当“普通、平常”等意义来解,但细琢磨,又有一点儿不寻常,为什么“寻”和“常”本来作为长度单位,组合在一起却似乎和长度没有关系,却变成了“普通、平常”的意思呢?

原来,“寻”作为长度单位,就是人的两臂展开的长度,而人的两臂展开,则又接近于一个人的高度。最初用“寻常”形容一个人的高矮,如果一个人明显高于或者矮于大多数人,就是不寻常,否则就是寻常。又从人的高度,扩展为指代人的品行行为等,然后又进一步从指代人,扩展为指代一切事物。这就是“寻常”解释为“普通、平常”的来历。

06

除了以上提及的“寸”“尺”“仞”“寻”“常”等之外,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或者用来指称长度的还有“毫厘”“咫”“仗”“匹”“跬步”“里”等。试简单分析之。

十毫等于一厘,一厘又等于千分之一尺。所以,毫厘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可以用来极言数量之小,比如,《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咫”是形声字,从尺,只声。《说文解字》中说:“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因此,“咫”与“尺”都是相对较短的长度单位,“咫尺”用来形容距离之短,常见的词语是“咫尺天涯”。

“丈”和“匹”作为古代长度单位。一丈等于十尺,一匹等于四丈。

白发三千丈。——李白《秋浦歌》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 《卖炭翁》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其中“丈”可以表示任一事物的长度单位,而“匹”则专门是古代用来计算布帛的计量单位。

跬步,比喻极近的距离。比如,《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说。需要注意的是“跬”与“步”虽然是近义词合成,但两者稍有差别。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所以,今日所言之“步”实际上是古代所言之“跬”,相当于古代的半步。换言之,古代所说的“步”则相当于今天的两步。

“步”作为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由此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八尺还是六尺,以当时每尺大约相当于今日23厘米计,八尺为1.8米以上,六尺相当于1.5米,差不多都是今日之两步。

“里”在古诗文中出现,情况要更为复杂一些。

首先,需要区别“出没风波里”“稻花香里说丰年”等诗句中的“里”和“万里长征人未还”“欲穷千里目”等诗句中的“里”,虽然字形相同,但并不是一个“里”。前者繁体写作“裏”,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从衣,从里,是从衣服的内层引申出来的概念。而后者繁体依然写作“里”,是个会意字。从土,从田,与田地有关,由此引申出长度等概念。

其次,搞清楚“里”作为古代长度单位的标准。《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孔子家语·王言》:“周制三百步为里。”后来的市制一里为一百五十丈,合公制五百米,即二分之一公里(千米)。这个“三百步”之步也是古代的“步”,相当于今天的两步。

再次,《韩诗外传》中说,“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这里的“里”虽然居民组织的意思,但也不乏面积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上两个例句中因为“里”之前有“方”,大约可以理解为面积。但是,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

这一句中的“里”到底是说周长呢,还是直径,抑或是面积呢?对此,我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看了各种资料,也是众说纷纭,愿意就这个问题求教于方家。

《孟子》中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知轻重”“知长短”,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古代长度单位在中小学古诗文中看似司空见惯,但也容易习焉不察,一细究就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系统梳理一下,很有必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走出这一步,愿意倾听更多读者指出问题,然后走一步再走一步,把这个问题弄得更清楚更明白。

【注】本文中字源字形的展示图片均截屏自网络工具书“”汉典”。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减法教育》,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购买。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