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迎寒雨晚迎风,起居不与四时同。

转眼青丝变白发,人生长恨水长东。

对无数青年学者来说,如今自科基金俨然成了自己科研道路上的一道门槛,能否获批自科基金项目,不仅是科研经费上的考量,更关乎到自己的饭碗、各类人才计划的评审。尤其是“优青”、“杰青”这样的人才项目,每年都成为广大青年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高学历科研工作者不断增多,自科基金内卷化现象愈发严重,资助率逐年下滑。不论是争青基、争面上,还是拼优青、拼杰青,年青学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年少白头”的现象不在少数。

今天一起来看看,收获一个像“优青”、“杰青”这样的人才项目,究竟有多难。培养大量“优青”、“杰青”的实力高校,又是哪些。

优青、杰青是怎样炼成的?

优青项目设立于2012年,作为一个人才项目,优青原本是一个过渡人才的定位,让青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杰青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然而,随着获批难度加大,如今优青项目获得者俨然已成为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才延揽的香饽饽。例如深圳大学2018年曾发过一则特聘教授的招聘公告,为优青获得者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岗位薪酬水平为40-120万元/年,同时享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对应标准的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等人才待遇。

高含金量的“人才光环”对应的是激烈的竞争。申报优青项目的申请人除了年龄要求未满38周岁外(女性未满40周岁),还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博士学位,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同时申报的项目要扎实过硬,才有获批的可能。

从资助率上能一目了然看出优青的获取难度。以2020年为例,在自科基金的几个主要资助项目中,优青杰青的资助率处于垫底位置,均不足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比优青更为难得的杰青项目,每年的申报和立项数量更少,资助率更低,充分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据新华日报报道,由于竞争激烈,杰青获得者出现了平均年龄大龄化的现象。1994年入选杰青年龄平均约37.3岁。而2005年以后,入选“杰青”年龄平均值都在40岁以上。(申请杰青的年龄上限为44周岁)

正因为优青、杰青的高难度、高含金量,二者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

青年才俊,国之栋梁

优青、杰青的获得者,称得上是国之栋梁,是我国科研的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而他们背后的高校同样不能忽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21年最新的自科基金数据公布后,哪些高校的青年才俊最多呢?

杰出青年哪家强,今年北大再称王

据软科(ID:zuihaodaxue)不完全统计,今年杰青项目获批最多的高校花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不仅以23个杰青项目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创下了全国历史新高。

优青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以获批32项拔得头筹。优青+杰青总数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也是位居全国第一,在顶尖人才竞争中显示出不俗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广东的两所“双非”高校表现亮眼。深圳大学今天收获2项杰青和6项优青,杰青优青合计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广州医科大学则收获了2项杰青和1项优青。

在顶尖青年学者的成绩上,两所高校的表现比许多“双一流”高校都要突出。这一方面离不开高校本身对科研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广东近年来对人才的支持和激励政策。

力压清北,它成为“造梦工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优青、杰青风光无限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勤勉努力外,离不开母校的教育培养。在求学阶段打好学术基础、科研底子,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据软科(ID:zuihaodaxue)整理统计,在2015-2019年国家杰青获得者毕业院校中(包括本科、硕士、博士毕业),校友人数最多的并非清华北大,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培育科研“苗子”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堪称“筑梦摇篮”,共有195位杰青获得者毕业于此,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列二三位,分别是86和80位杰青获得者的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非”高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及湖北大学成绩十分突出,丝毫不逊于很多“双一流”高校,同样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分别有13、9及6位校友在母校毕业之后,一路披荆斩棘,获得杰青项目。

分化明显,顶级学府成为人才高地

俗话说,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杰青和优青作为科研领域含金量极高的项目,在获批的高校里表现出极强的“马太效应”。越是高水平大学,杰青、优青获批数量越多,顶尖人才集体扎堆的现象比较明显。

据软科(ID:zuihaodaxue)统计整理,在2016-2020年首个“双一流”建设周期里,头部的10所高校占据杰青、优青总获批数的41.23%,尤其是杰青占比,头部的10所高校占据了杰青总获批数量的47.96%,几乎是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年杰青、优青获批数霸榜的头部高校清一色均为国内顶级学府,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

别让科研变了味

近年来,随着科研内卷化现象加剧,像优青、杰青这样的人才项目被“帽子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今科研圈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优青是杰青的敲门砖,杰青是院士的敲门砖。35岁之前没拿下青基项目,40岁之前没拿优青,45岁之前没拿下杰青,那后面就很难有机会再评院士了。

如此一来,现代青年学者就必须在较短的年限内,不断去晋级、去冲击、去突破,心理压力和身体消耗无疑是巨大的。

据半月谈报道,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先哲曾对当前高校教师所面临的竞争困境和制度原因做过深入调研。

陈先哲表示,当前国内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学术锦标赛制,这是一种“政府-大学-学科-学者”层层代理的机制。学校实力的强弱,有赖于教师的成果产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椒”们作为成果贡献的终端,承载了很大压力。

一方面是尚未功成名就的“青椒”们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则是杀出重围的佼佼者放松对科研的追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年度绩效报告》中提到,基层科研单位存在杰青项目“异化”现象。杰青不是荣誉称号,而是一类项目资助,这一理念还没有广泛树立,存在有的学者在获得杰青项目资助后不再安心投入科研,或转向从事行政工作等情况。

可以说,让科研回归初心,从追求规模速度的比拼到着眼于长远发展,纾解科研人员心理压力,让年轻学者们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是当下科研领域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优青杰青的评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让评价去功利化,制度设计上不把评价与利益挂钩,是对未来自科基金的一道考验。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年度绩效报告

[2]半月谈.《优青、杰青、院士、“非升即走”……科研界的“学术锦标赛制”,损耗了多少国之栋梁!》

[3]新华日报.《入选国家“杰青”“优青”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