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北部都会区”后,深圳将推出怎样的概念,能够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对接、匹配、平衡?

据南方+报道,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第二次深圳智库峰会”上,提出了“深圳临港都市带”概念。

在此次智库峰会上出席了很多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未来深圳将如何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两大一线城市的碰撞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下面团长提炼出七条干货分享给读者:

一、深圳“临港都市带”构想

深圳临港都市带是指与香港海域陆地相邻的深圳区域,由西到东包括前海、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大鹏新区,总计面积约602.68平方公里的带状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市决咨委专职常务副主任高振怀说,深圳“临港都市带”构想是在口岸经济带基础上生成的,内涵更多元。这一构想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在内涵和目标定位上实现了平衡对接,对于深港融合,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打造深圳临港都市带?

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市决咨委专职常务副主任高振怀提出六大建议:

1、深港共建盐田深度融合试验区,也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功能区。“盐田地貌特征和交通格局符合‘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硬件要求。同时,盐田港与香港港口功能可互补,联手打造世界航运中心。”

2、以制度创新提升前海开放标准,包括试点在前海特定区域由香港开发建设;大胆借鉴香港法定机构模式;实施“前海港资港法港仲裁”,以及以竞争中性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3、在河套地区深港共建“科技自由港”,让“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科技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深港科研规则与机制衔接,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

4、打造“三湾一河”,即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深圳河。

5、深港共建坝光海洋科技城,打造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西有海洋新城,东有海洋科技城”的两翼布局,缓解“西重东轻”格局。

6、探索现有七个陆路口岸转型升级,同时优化口岸布局,设立前海口岸,升级南澳旅游专用码头为口岸等。

三、基建先行,全面连通港深铁路交通网络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建议基建先行,重建后的皇岗口岸已预留了位置给香港铁路,前海到洪水桥的线路、皇岗口岸到新田等线路也要全面对接起来。

同时,探讨将‘一地两检’推行至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前海口岸等,并争取更多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让人流、物流、现金流更方便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深圳临港都市带,一个放大版“横琴”?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当下是深港沿着口岸经济带合作的历史最好时期,并建议深港合作借鉴粤澳横琴管理区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一线管人、二线管货”。

目前横琴与澳门基本上融入到同一个关税区以内,绝大部分的货物可以在澳门本地与横琴之间自由来往。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集两制之所长。

前海扩区后,宝安的海洋新城纳入其中,这片填海岛屿与深圳西岸区域有天然水道隔离,有全封闭式管理优势。建议在此建设以香港模式主导的“产城合一”香港园区,融合区内的产业功能和社会居住功能。

五、深港双城三圈设立跨城工作通道和通行证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创会会长张克科建议,对河套深港高科技企业、服务业企业和创新企业应给予特别的认证通行证,对基本设施、实验设备等予以海关备案放行。同时,在深港双城三圈设立跨城工作通道和通行证。

六、深港可联手打造“双城经济”先导区

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认为,深圳口岸经济带和香港北部都会区在空间上一体、产业协同度高,可联手打造“双城经济”先导区,推动深港做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共建世界级“双子城”。

“‘双城经济’深度对接,实际上是规则机制的深度对接,包括对接和提升规则,某种程度上要形成一些新的规则、新的标准。同时,整合深港两地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共同打造“科技特区”,实现“通关自由”、推动“研究开放”、强化“数据支撑”。

建议支持深圳国资国企、大型央企和民企等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支持深圳企业到北部都会区设立双总部、分公司、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开展项目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七、考虑直通铁路满足长距离跨界交通需求

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认为,针对未来旺盛的跨界人流增长趋势,要区分内地长距离去港商务旅游客流与深港两地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不同需求,统筹全市的口岸布局和功能定位。可考虑利用直通铁路,将长距离跨界交通需求剥离一线口岸,减轻边界地区口岸通关压力。

建议重新研究深圳市域内国家铁路和城际线直通香港的可能性,并结合深圳全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考虑增设新的铁路口岸,如探讨前海、机场东、平湖、坪山等枢纽的可能性,引导长距离跨界交通的分流。同时,深圳河沿岸的重要节点,如河套、福田保税区等,增设简易人行口岸,应为两地交往频密的特定人群提供更便捷的通关往来服务。

深圳看房团点评:

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后,深圳必然也会有相应的大动作与之对接,而深圳智库峰会上专家提出的“临港都市带” 构想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这也意味着,深圳“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南联的重要性将大大增强,短期内深圳将全力向南发展。

深圳去香港的陆路口岸多集中在罗湖、福田,未来罗湖、福田靠近北部都会区的老城区将获得很多发展机会,包括旧改提速、直通铁路和跨界交通建设、跨城工作通道和通行证等通关自由、大型企业设立总部等等。

位于东部的盐田迎来机遇,深港将共建盐田深度融合试验区,盐田地貌特征和交通格局符合‘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硬件要求,这就类似于澳门和横琴的关系,未来深圳的地铁、快轨和城际也将更多向东部延伸,对整个东部形成利好。

总之,深圳和香港两个世界一线城市的融合发展,将实现“1+1>2”的效果,未来20年,香港与深圳接壤地带将产生第二个CBD和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