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秋雨

编辑 | 莫奈

值班编辑 | 陆茗

排版 | 菲菲

只有张恒能干倒张恒

10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对张恒的处罚结果:张恒作为郑爽参演《倩女幽魂》项目的经纪人,策划并操作了约定片酬的合同拆分、“掩护公司”设立等事宜,帮助郑爽逃避履行纳税义务。上海市税务局依法对张恒处以3227万元罚款。

内娱女星郑爽和前男友张恒的纠葛,近1年时间盘踞公众视野。

前者代孕、弃养孩童、逃税等事宜被后者曝光,因触犯社会道德、法律,被列入劣迹艺人,个人及社交工作室账号在9月被关停。而后者,在曝光前女友签署阴阳合同的六个月后,自己也“领”到了高额罚单。

鱼死网破,是这对昔日眷侣因财务、抚养孩童问题公开撕扯的终局。但对于张恒,公众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人们都清楚张恒过去与郑爽在生活、工作高度绑定期间,共同做过诸多错事,但另一方面,他的确凭借一己之力,揭开娱乐圈流量明星获得暴利的冰山一角。曝光208万日薪击垮的不止是郑爽,还有无数对明星仰视、尖叫、抱着幻想的普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恒在微博曝光郑爽偷税漏税证据)

张恒的处罚结果公布后,部分“同情”声音占据互联网。有网友认为,张恒以实名曝光的方式讲出严重的偷漏税问题,而如今的处罚将导致今后娱乐圈无人敢主动举报。

张恒处罚结果是否过重?

有关部门对此解释称,张恒掩盖“天价片酬”,帮助郑爽偷逃税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等规定,依法对其处以郑爽在《倩女幽魂》项目中偷税额(4302.7万元)0.75倍的罚款,计3227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爽)

从结果来看,这起引发内娱“地震”的重要事件已经让当事人承受极大代价。郑爽和张恒成为“个体”和“靶子”,人们有足够理由批判,但不要忘记的是,这是一个行业中如今无可避免的缺陷。郑爽“阴阳合同”一事画下句点,我们还该问的是,会有下一个郑爽吗?

不划算的合同

不划算的合同

“1.5亿”

“1.8亿希望。”2018年12月,在得知新戏《倩女幽魂》开出片酬1.5亿后,郑爽给了个不太满意的回复。

片方最终涨了1000万。郑爽也算了笔账,77天1.6亿,“算算每天200万可以拿就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恒曝光的截图中郑爽每日的片酬为208万一天)

畸形的流量明星获利模式,被张恒以微博发布视频的形式曝光。那时,长达一年半的郑爽诉张恒民间借贷纠纷案刚得出终审判决。3月31日,上海二中院终审判决宣布:驳回张恒的上诉,他仍需归还郑爽2000万。

败诉者最终在4月26日曝光了自带文字解说的聊天记录。郑爽直言了她打算弃养小狗、去超市买饮料不结账的经历。而在张恒与郑爽母亲的对话里,涉及1.6亿片酬的阴阳合同在两人之中反复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恒和郑爽母亲的聊天记录中反复提及1.6亿片酬)

从张恒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无论是郑爽还是家人,均知法懂法,且清楚相关政策的更新。

在这期间,他们屡次提及“限薪令”。2019年1月,郑爽母亲刘艳转发《明星片酬上限降至7千万》的文章,提醒张恒今后微信聊天框里不要写片酬、金额等字眼。

到了4月,刘艳精明地商量“阴阳合同”——最后签订演员聘用合同为4800万片酬,即阳合同。剩余的1.12亿为“阴合同”,由上海晶焰沙科技有限公司以增资协议形式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晶焰沙科技有限公司接受了“阴合同”中的1.12亿元【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而张恒曝光的合同显示,上海晶焰沙公司名义出资人为张丽敏,实际出资人为刘艳。郑爽母亲刘艳是公司的唯一实际股东。换句话说,阴合同的最终受益人即为郑爽方。

北京京师律所民商法律师王辉告诉勿以类拒,1.12亿合同以增资方式进入郑爽母亲实控公司,是出于逃税目的——仅需缴纳万分之二点五的印花税,而这样签订的合同,“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也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在8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处罚结果显示,这一部分郑爽方实收1.08亿元,制片人与郑爽实际控制公司签订虚假合同,为的是规避行业监管获取天价片酬,税务机关对这部分所谓“增资款”完全隐瞒收入偷税部分处以5倍“顶格”罚款,达到1.88亿元——这是共计近3亿罚款的最高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郑爽的偷税漏税情节更为严重,所以对其处以5倍“顶格”罚款

“阴合同”下的1亿多陆续到账时,刘艳再度显示出其“精打细算”的一面。2019年9月,她对张恒解释,阳合同里的4800万若是以个人名义缴税,需要支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高于40%。

“不划算”,刘艳说。

而以新沂萃珊雯影视文化公司签约郑爽,只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左右。

律师王辉分析,“界定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的主要判断方法是,纳税人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安排经营活动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根据我国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而郑爽是将个人劳务报酬改变为经营所得,属于虚假申报,偷逃税款。

3亿与3000万

3亿与3000万

8月27日,历时4个月的郑爽调查结果公布。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称,郑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报个人收入1.91亿元,作出了共计2.99亿元的处理处罚决定。

国家税务总局对郑爽作出了共计2.99亿元的处理处罚决定

同一天,相关部门宣布张恒已被立案检查。不到两个月后,处罚结果公布,张恒作为策划阴阳合同项目的负责人,吃到3000多万的天价罚单。

部分舆论出现同情的声音,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张恒作为一个举报者,以一己之力将娱乐圈艺人拉下神坛,理应从轻惩处。

的确,在过去一年的纠葛中,曾经名气更小,被郑爽粉丝嘲笑为“软饭男”的张恒,获得了更大面积的公众支持。

他首先在1月18日发文否认诈骗、借高利贷等传言,自称滞留美国是为了要照顾两个年幼无辜的小生命。而双方家庭间的一段录音更是引发众怒:郑爽一家坚持要弃养未出生的代孕孩子,其中郑爽说:“这两个孩子七个月真的打不掉,XX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恒曝光郑爽代孕并弃养婴儿)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母亲非法获取天价片酬——张恒成功曝光了郑爽的真实人格,尽管这种揭穿方式看似阴险、不体面。

不过,才不配位是郑爽身上一直以来的争议。以手撕前任的方式,张恒将一切关于流量女明星身上的阴霾曝光,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

虽然基本事实符合张恒“揭短”的爆料,一个值得警惕的事宜是,他并未在和公众面前主动曝光自己在制订阴阳合同中的角色。绝大多数的聊天记录均来自郑爽父母对合同的看法和意见,但具体的策划、执行以及张恒自身的意见,都被他主动隐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恒一开始曝光郑爽时,表示自己正在国外照顾孩子)

从法理角度上,几位律师均表达了类似观点:决定对张恒处罚程度的不是张恒与郑爽的关系,也不是张恒是否郑爽偷漏税一事的举报人,而是张恒在郑爽偷漏税一事中的具体行为。张恒策划并操作了约定片酬的合同拆分、“掩护公司”设立等事宜,决定其得到这样的处罚。

但是,就数额而言,0.75倍罚款,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属于“偏高”的惩罚。

一大原因是,现实中“阴阳合同”被查出的比例不高。

律师王辉介绍,目前我国税务检举激励力度较弱,税务部门与各金融机构未形成信息联动,对于银行账号、合同账目等信息利用不充分,难以准确监控纳税人的各类收入是否已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征纳双方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年3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因此,对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利用阴阳合同“合谋逃税”的隐蔽行为,税务部门很难及时发现。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没收其违法所得外,可以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王辉表示,类似张恒的情况在现实操作中并不鲜见。由于只规定了1倍以下罚款,相关部门自由裁量的空间很大。

监管潮

监管潮

无论如何,由郑爽率先引爆的内娱大地震,引发了内地娱乐圈的监管风潮。有媒体曾统计,中央、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2021年密集发布有关明星、饭圈的通知和时评。其中,在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批捕以及郑爽处罚结果公布的8月,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最为密集,共计21次。

针对明星税务的监管,也在9月迎来加码。

国家税务总局在9月发布通知,要求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将对2020年度个税申报有涉税风险的明星艺人、网络主播一对一提示风险和督促整改。

今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室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

与范冰冰引发的2018年查税风暴不同的是,此轮税收管理还将管理延伸至网络主播及公司。

新的通知还要求,将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成立的个人工作室和企业,要辅导其依法依规建账建制,并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相关部门对李佳琦和薇娅等类型的主播、微商制定了相关税收政策【图源:微博@李佳琦Austin】)

这实际是在堵多年来明星征税的漏洞。郑爽事件以前,相关部门监管的范围还未明确触及工作室和企业。于是,十分一致的是,大大小小的明星蜂拥如新疆霍尔果斯等“税收洼地”,以个人独资企业形式成立多家工作室。

这不仅冲着当地的税收优惠,重要的一点是,此形式征税的主要方式为定额核定征收,不看进项成本,直接核定企业销售额的10%作为利润,这一比例有时甚至更低。

此次通知则明确明星工作室要建立台账、适用查账征收,并且列为“日常税收管理”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星们扎堆在新疆霍尔果斯注册公司以求合法避税【图源:央视新闻】)

进一步而言,仍值得提问的是:加紧的监管尺度,能彻底改变娱乐圈崇拜流量和造星的逻辑吗?

看似平静又暗流涌动的娱乐圈,换了一批头部的人以后,操行的逻辑就能改变吗?

影评人谭飞2020年参加央视一档电视节目时说,限薪令之下,虽然有些明星的片酬看上去下降了,但他会要求在作品的制作中增加如“艺术总监”“总监制”等挂名职务,获得另一部分的酬劳,以此补贴下降后的片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飞谈明星“限薪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有着极高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的娱乐圈明星深谙的生存法则。

想要改变流量至上的运行逻辑,道路还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