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陕西神木,一个村民如往常一样下地干活。结果,他偶然发现了田里有些不寻常的地方,这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只关于《山海经》里的神秘异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这个农民在发现古墓后不敢深挖,很快将他报给了村里,很快考古队就收到消息前往。专家们在抵达现场后,依据地理位置判断这应该是个汉代古墓。谁曾想,在他们进入墓地后,他们的预测却全然推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非但不是汉代古墓,甚至不是中原文明留下的古墓,而是古匈奴人留下的墓。尽管年代久远,但从古墓的周围看并没有盗洞存在,看来这个古墓躲过了盗墓贼的侵扰。到了墓室内,尽管棺椁几乎都腐朽了,但随葬品却颇为丰富,出土了不少金银铜器之类的珍宝。

在这些珍宝,有一样“怪兽”让专家们困惑不已,那就是“汉金怪兽”。这只“怪兽”通体高11.5厘米,长约11厘米,由纯金打造而成,表皮较薄,而内里中空。只不过,专家们都在困惑一个问题:匈奴人的金银饰品中确实经常以动物形状作为纹饰,但这件金器的动物形状却太奇怪了,完全找不到现实中可以对应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在目前已经知晓的关于匈奴人的文献资料中也没有找到对这只怪兽的记载。有的专家认为,这只怪兽不过是古代匈奴人想象出来的动物,在古代也并不存在。然而,这时候有个熟知《山海经》的专家却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原来,他翻遍了《山海经》,发现了在《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了:

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滂水中有一种怪兽,名唤蛊雕,形状长得像雕,却偏偏额头上长着角,发出的声音就如婴儿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位专家认为匈奴古墓里出土的“怪兽”其实就是《山海经》里的蛊雕,并且认为这种生物如今不存在,并不代表古代就没有。当然了,这可能也是经过了一定艺术化处理后才制作出来的金器。

但这种看法却被美国等不少外国考古专家所反对,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恰巧类似罢了,实际上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生物。只不过,外国专家或许不知道《山海经》里记载并非全是想象,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现实原型可以与其相对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匈奴人苦心孤诣制作出这样一个像“异兽”的金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据专家们的考究,在这件汉金怪兽的底部有着12个小洞,从设置位置看很可能说是用来固定在匈奴王冠上的一个装饰品。这个推测也和之前发掘出来的其他匈奴古墓及相关文献记载相印证,想来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然而,用途虽然搞明白了,但依然还是有不少值得探究的地方。比如若从年代来看,当时神木县应该主要还是汉王朝控制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匈奴古墓呢?

其实,对于《山海经》,我们大可不必只把它当作古代的“玄幻小说”。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尽管书中的记载有不少地方还无法以如今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但也有些异兽也已经逐渐发现了原型。而且,从世界各地出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考古发现看,说不定《山海经》的记载还真的是上一个“消失的文明”也说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山海经》,我们还是该怀有几分敬畏之心。

如今,这件文物被作为国宝级文物收藏在陕西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