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抑郁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如心境障碍、遗传等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及情感障碍。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抑郁症在现代中医的研究中被归为“郁证”,临床上患病率日渐增高

1、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在现代中医的研究中被归为“郁证”,目前学界主要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等方面对其进行病因病机、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的研究。在2000年至2009年前后,学界对于抑郁症的认识虽已涉及心、肝、胆、脾、肾多个病位,痰湿、血瘀、火热、阳虚、阴虚等多种病机,但研究重心仍在其证候类型的种类,很少有关于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

2009年之后,随着抑郁症患病率的日渐增高,中医学界开始重视抑郁症病因病机的研究,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五神脏等出发的诸多观点被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

在众多观点中,除肝疏泄失常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几类:(1)由于“脾藏意”,而“意”在人的情志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抑郁症与脾不健运密切相关;(2)抑郁症表现为“晨重暮轻”,而清晨为少阳阳气升发之时,故胆阳亏虚是抑郁症发病的一大原因;(3)肺在志为悲忧,肺主气,故治疗抑郁症当从肺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抑郁症反应迟钝、呆滞等症状符合中医痰迷神窍的特点,虽有气郁、阳虚、气虚、血瘀等诸多变证,但痰郁仍贯穿始终;(5)抑郁症病程长久,症状多变,病机复杂,当遵循古人“久病必瘀”“怪病多瘀”之说,从血瘀进行治疗。

及至今日,中医学界对于抑郁症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探讨已经相当全面,从脏腑、六经、八纲、气血津液、五神藏等方面皆有立论,每一种都有其独到之处,可见抑郁症病机之复杂,病情之多变。但从如此纷繁复杂的文献中也能看出,抑郁症的中医治疗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如何将这些理论整合起来指导临床实践,应当是未来抑郁症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诊断标准

从中医理论来看,气滞最易影响肝,肝木疏泄失常则影响脾土,脾土被肝木所乘则运化功能降低,引起水液代谢障碍,进而导致痰饮与湿证的形成。且抑郁症病程长久,患者长期处于情志失常的状态,五志过极则易化火,也可能导致气滞证向热证转化。

需要谨慎看待的是,在模型中,气滞对阳虚的路径系数非常大,这不能直接解释为气滞对阳虚具有很强的效应作用,因为气机郁滞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可能是畏寒、肢冷等阳虚的典型症状的直接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型中体现的气滞对阳虚的较大效应量可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长期的气滞使脏腑失养引发了阳虚,另一部分是气滞导致的症状与阳虚极为相似。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眠差、多梦、食欲不振、纳差、便溏等神经及消化系症状。

且常见乏力、精神不振、胸闷、心慌、头昏、耳鸣等周身不适。常见脉为弦脉、细脉、沉脉、弱脉、滑脉等,舌色多见黯、红、淡红、淡、暗红等,苔多为白腻苔、白苔、薄白苔、黄腻苔等。

二、气机郁滞被认为是抑郁症最常见、最普遍的病机,运用补法应当谨慎

近年来,又有不少医家提出抑郁症由阳虚引起,理由为抑郁症通常表现出的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性欲减退等症状,符合阳虚的特点。而在研究得到的抑郁症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发现气滞对阳虚有很强的效应作用,提示我们在抑郁症中,病机可能由最初的气滞向阳虚转化。

由于抑郁症病程长,患者除情绪低落外还常伴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症状,且气机失常本就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久而久之,脏腑失养,即会从起病时的气滞转化为阳虚。这提示我们临证若见阳虚明显的患者,在补阳升阳之余,当考虑疏畅气机,而对于新起病或病情不甚严重的气滞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其乏力、气短等气虚见症明显,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情向阳虚转化,但仍应考虑到,部分患者表现出的阳虚症状可能是由于邪实导致脏腑功能无法正常进行,并不是真正的阳虚,若将其视作阳虚论治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对于起病时间不长的患者,运用补法应当谨慎。在抑郁症中,气虚常反映为气短、胸闷、懒言等症状。

气滞常反映为胁肋胀痛、脉弦、喜叹息、腹胀、胸闷等症状与体征;阳虚常反映为乏力、精神不振、脉弱、腹胀、便溏等症状与体征;阴虚常反映为苔少、咽干、舌红、脉数、脉细等症状与体征;血虚常反映为脉细、舌淡、心悸、早醒等症状与体征;热(火)常反映为烦躁、口苦、易怒、大便干、脉数等症状与体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痰饮常反映为表情呆滞、沉默寡言等症状;湿常反映为头重、头昏等症状。而在这些证候要素中,存在“热(火)”证候要素的人群最多,存在“气滞”证候要素的人群次之,存在“阴虚”证候要素的人最少。

气滞证最易转化为阳虚证,其次为痰饮证、热证与湿证,有一定可能转化为气虚,气虚证再向阳虚、痰饮、湿证转化,同时阳虚继续向痰饮及湿证转化,但这些转化路径的可能性低于气滞直接向阳虚、痰饮、热证与湿证转化。

抑郁症除见一系列“三低”症状外,还可见烦躁易怒等阳亢、热盛症状,从结构方程模型中可以看出,气滞对火热有一定的效应作用,即气滞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向热证的方向转化,形成郁热。

由于气滞导致的气机运行不畅可能引起痰饮的形成,其阻塞体内日久则郁而成热,表现出诸多阳热症状,因此临证若见热象明显的抑郁症患者,当适当考虑其伴痰饮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中患者依从性差,常因忍受不了副作用而中断服药,亦有部分患者抗拒使用精神类药物,给治疗带来一定阻碍。相较而言,中药作用温和,副作用小,疗效肯定且患者容易接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