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汽车业遭遇了始料未及的芯片危机。如果说2020年的疫情对当年汽车产销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集中在疫情爆发期,那么2021年的芯片危机对国内车市造成的影响则是没法生产、无车可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这样的缺芯背景下,国内车企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呢?作为一个以“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中国汽车人的成长,促进中国汽车消费成熟”为己任的汽车新媒体,《对话汽车人》特别策划了此次“车市三人谈”报道。

郑谊(《郑谊zhengyi》创始人):车企有四种应对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汽车厂商的应对方式主要有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短期应对,中长期应对四种。

【1】消极应对:对于众多的一线合资品牌,特别是豪华品牌而言,因为其产品本身价格高,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加价也能正常销售,对于这种企业而言,完全可以消极应对。毕竟芯片短缺是暂时的,即使排单生产,也不会流失用户,即使加价销售,用户还是购买。比如说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品牌。

【2】积极应对:对于拥有特别畅销的车型厂商,以及广大自主品牌厂商来说,要积极应对。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提升销量的机会。短期内的做法无非是从采购层面,扩大芯片采购渠道。生产层面,优先供应畅销车型,或者出厂降低一些配置,后期给用户补上。销售层面,给用户积分,代金券等补偿措施,或者干脆降价。比如奥迪给一把钥匙, 理想ONE 参数 图片 )少两个雷达交付, 朗逸 无中控屏交付等等。

【3】短期应对:应对措施上面也有讲到了,大部分品牌的做法是差不多的,这都是临时抱佛脚的措施。而真正重视的研发的厂商,已经开始进行中长期应对。

【4】中长期应对:今后的汽车肯定是智能化的,从苹果产品的用户体验就能看出,自研芯片的重要性。所以真正有实力的汽车企业,会选择自研芯片的发展之路。所以特斯拉,大众已经开始布局了。国内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公司也有自研芯片。长城投资地平线布局芯片研发,还有些厂商与华为进行合作。长期来看,汽车厂商自研芯片不仅能解决今后芯片短缺的问题,而且在用户体验上更有优势。而且芯片业务也可以拆分独立上市,成为汽车厂商的新业务。

归根到底,芯片短缺是暂时的,用户看中的还是产品。如果产品好,即使等芯片,用户也愿意。如果产品不好,那么芯片就是让消费者移情别恋的导火索!

李升(《锐车评》 创始人):打造自己的汽车芯片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芯已经成为不少车企2021年最大的痛,甚至出现了交车只给一把钥匙、交付的车辆毫米波雷达先欠着的情况。丰田、福特、沃尔沃等车企都宣布临时停产或减产。
说到缺芯的原因,主要还是部分国家疫情、个别顶级供应商的工厂发生大火,使得芯片供应遭遇危机,甚至芯片价格也被爆炒到天价。
有危则有机。此次缺芯的主要原因在国外,预计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供应。通过这次缺芯,也使得发展我们自己的芯片产业、供应链显得更为重要。不仅汽车厂家在纷纷行动,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重要战略。相信在阵痛之后,中国车企的缺芯问题能逐渐得到解决,最终打造自己的汽车芯片产业链。

孙坤(《对话汽车人》创始人)——做好统筹使用,抓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的汽车业缺芯造给国内车企的产销造成的影响是普遍又严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有没有好的应对之策,我觉得,一是要确保核心产品和利润奶牛车型的优先使用,二是要积极采购周旋,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加价抢购部分芯片,三是可以适当推出一些芯片依赖度较低的车型,开拓这一领域的汽车消费市场。

同时,由于缺芯的情况一时难以快速解决,主机厂应该利用这个无法更改的淡季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生产工艺的提升、员工的内训,再比如管理的提升、市场的调研、产品的研发等等。这时候的积极应对,会为将来芯片供应充足时产销回升打下基础。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汽车制造业和半导体业要把此次芯片危机作为汽车芯片研发的发力点,争取在芯片领域尽早实现快速的突破和进展,希望中国汽车业早日摆脱被外国芯片卡脖子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