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启迪科幻流派“赛博朋克”的英国科幻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于上海,2009年逝于伦敦的J.G.巴拉德还远未收获他所应得的关注与赞誉,他的作品显得有些“奇怪”,虽然贴着科幻的标签,却出现大量现实生活的场景,关注“五分钟后”的“近未来”。也许,用巴拉德自己的话能最好地概括他的科幻理念:“我们需要的是科幻小说而不是科学事实。人们需要探索的,是内层空间而不是外层空间,唯一真正的异类星球是地球。”

原载于科幻理论网,作者:姚海军

原题为《把目光转向心灵世界的巴拉德》,有删改

科幻小说在经历了四五十年代的高潮之后,并没有真正改变自身处于文学世界边缘的地位,于是一些作家开始以向主流文学靠拢的方式谋求突破。这在六十年代后期演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人们称之为“新浪潮”。一般说来,黄金时代的作家们关注的是外部世界,但新浪潮的作家却将目光更多地转移到了对人类自身的探索上,巴拉德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1930年生于上海,曾在日军的集中营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他回到英国,到剑桥大学攻读医学,但当时并没有拿到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巴拉德回到上海,在龙华集中营的旧址前留影

五十年代初期,巴拉德到驻加拿大的英国皇家空军服役,同时开始创作科幻小说。1956年,他的两个短篇《关口》(“Escapement”)和《普瑞玛·贝拉唐纳》(“Prima Belladonna”)分别发表在《新世界》和《科学幻想》杂志上。

巴拉德的早期作品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科幻小说的特点,但他深受超现实主义绘画和早期流行艺术的影响。兴趣很快就转移到了心理学、暗淡未来的情感意义以及被毁掉的技术等方面,在诸如《第69号检修孔》(“Manhole”,1957)、《声潮》(“The Sound-Sweep”,1960)等作品中,这种变化尤其明显。大体上,他避开了诸如空间旅行、时间旅行、异形、超能力这样的传统科幻题材,代之以近未来的颓废和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德设计的广告板(见其身后)上登载了自己的短篇小说“mr f. is mr f.”,被认为是对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画作《地缘政治的小孩看着新人类的诞生》的致敬。

《时间的声音》(“The Voices of Time”,1960)是巴拉德最重要的早期作品,可以说是人类面对可怕的变化的启示录。这部作品的成功是他艺术眼光的体现。这眼光表现在他对未来的忧悒的描写中。该书是在新浪潮的“宣言书”《通向新宇宙的道路在哪里?》出版的前两年创作的,它虽然还没有超脱原有的科学幻想小说的框框,但非常清晰地显露出了巴拉德的方向。到1962年,他正式开始使用“内宇宙”(编者注:inner space,也译“内层空间”)这一术语来描写他所迷恋的内心世界,其标志性作品是这一年发表的《唯一真正的异类星球是地球》(“The Only Truly Alien Planet is Earth”)。

巴拉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名叫《八面来风》(The Wind from Nowhere,1962),这部只花了两三个星期创作的作品为他赚得的金钱促使他成了专业作家。《八面来风》是巴拉德唯一完全符合传统科幻小说规则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巴拉德的妻子去世后,科幻作家摩尔科克给好友牵红线,巴拉德结识了克莱尔·华尔士,后者也成为了他的生活伴侣。但两人在长时间中都分居两地,直到巴拉德的生命最后几个月,才搬入华尔士家由她照顾重病的他。

巴拉德最著名的长篇当推“世界三部曲”,它们更充分地反映出巴拉德作品的主题——表现被退化的文明所束缚的自我意识。《沉没的世界》(The Drowned World,1962)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巴拉德用天才的笔法描写了陷于水中的伦敦,充满了隐喻。这使得一些科幻小说的忠实读者开始离他而去。人们把他当成了一个悲观厌世主义者。三部曲中的后两部作品《燃烧的世界》(The Burning World,1964)和《结晶的世界》(The Crystal World,1966)更加走向极端。但是,与读者和美国的评论家相反,英国的评论家,比如摩尔科克等人却给这些作品以极高的评价。

长篇固然提高了巴拉德的声望,但真正使他成为备受瞩目的作家的,主要还是他的一系列短篇。无论如何,他在六十年代的那些作品赢得了热心的读者。《困境》(“Deep End”,1961)、《比林纽姆》(“Billennium”,1961)、《时间的花园》(“The Garden of Time”,1962)、《沙之笼》(“The Cage of Sand”,1962)、《看守塔》(“The Watch-Towers”,1962)是其中最优秀的作品。

当摩尔科克编辑《新世界》杂志,朱迪斯·麦列尔把英国科幻小说介绍给美国而开始所谓“新浪潮”运动时,巴拉德已经确立了作为英国科幻小说先驱的牢固地位。“新浪潮”的自由创作运动使巴拉德写出了更具有开拓性的作品。短篇《终端的海滩》(“The Terminal Beach”,1964)就是依靠非连续性的情节而构成的内宇宙故事,这种手法在《暴行展览》(The Atrocity Exhibition,1970)中进一步发展,内容也进一步有所深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行展览》

1965年,巴拉德的短篇《淹死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意外地获得了星云奖提名,然而事实上,巴拉德没有获得过任何科幻奖项,这反映出他的作品被排斥在主流科幻之外。可是他仍坚持走自己的路,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兴起于六十年代晚期的新浪潮运动的领袖人物。

1973年的《撞车》(Crash)探究了在公路上的危险、残害和死亡给人心理上带来的影响。后来的《混凝土岛》(Concrete Island,1974)和《摩天楼》(High-Rise,1975)也都是这样的城市灾难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混凝土岛》,文景出品,现已上架

七十年代中期,巴拉德在短篇创作上仍有不俗的表现,发表了《天空的灾难》(“The Air Disaster”,1975),《微笑》(“The Smile”,1976)等杰作。它们基本上都是心理恐怖故事。

《无限梦想公司》(The Unlimited Dream Company,1979)是巴拉德第一本真正的幻想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发现了生死轮回的秘密,并有能力使自己进入不同的鸟兽的躯体。这是一本非凡的自我幻想小说,语言华美,极具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限梦想公司》

巴拉德笔下的未来总是暗淡无兴,相对比而言,《哈罗,美国》(Hello America,1981)则多少有了一丝亮色,它描写了被遗忘的美国在22世纪被重新发现的故事。

巴拉德在1984年出版了根据他童年经历写成的主流文学作品《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它充分展示了战争的灾难与毁灭给孩童时代的巴拉德留下的深刻印象。1987年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搬上银幕,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为了更多地去创作成功的商业小说,巴拉德从此很少再写科幻了。

尽管如此,巴拉德在科幻界的地位仍丝毫未受动摇。他被认为是最具英国特色的科幻小说作家。他创造的“内宇宙”,已经成为新浪潮的象征。

《混凝土岛》

[英] J.G.巴拉德 著

胡凌云 译

科幻小说之王、赛博朋克流派文学导师J.G.巴拉德力作

黑色幽默的笔法×超凡的想象力×独树一帜的怪诞美学

犀利洞见日常生活中暗黑吊诡的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