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领导者,三星凭借产业链的优势长期把持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但是和三星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相反,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反而接连溃败,从GALAXY S4时期的31%一路下滑到如今不足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三星在大陆市场的溃败和华为如今的失落并不相同——美国所有运营商全部都被要求禁止销售华为,相反三星在国内则是畅通无阻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甚至三星的W系列一直是国内运营商的高端定制款,得到了大量来自运营商的曝光和宣传。但是在如此之多的优势之下,三星依然一败再败,这就只能说是三星手机自己的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华为因为芯片受限导致出货量大减,因此也空出了大量的高端市场份额,而所有厂商都对这部分高端市场份额虎视眈眈。其中又以三星最为迫切,甚至将之视为自己重新攻占大陆手机市场的新起点,开始大量布局线下手机旗舰店,据内部人员透露对于新开的三星手机旗舰店也以一家50万进行高额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积极进行线下扩张之外,三星也推出多款高端机型来吸引消费者关注——除了Galaxy S21作为历年的S系列代表之外,三星还推出了Galaxy Z Flip3和Galaxy Z Fold3两款不同种类的折叠屏手机,染指高端市场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最终的结果如何?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上半年三星在大陆智能手机新增占比仅为2.26%,甚至远远落后于遭到了制裁的华为。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和财力之后,只取得了这样的结果,三星这次也终于感到绝望了吧?为何三星难以在国内市场难以取得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实际上手机市场由运营商主导,因此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以美国市场为例,苹果手机市场份额以55%排名第一,其后则是三星的27%,第三名和第四名竟然是LG和联想(摩托罗拉),剩余品牌市场份额不足5%。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之所以呈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只有寥寥几个品牌可以选择,而如华为等充满竞争力的品牌则被拒之于门外。因此iPhone才能取得高达55%的市场份额;而如LG和联想这种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品牌也能够分别拿到7%和6%的市场份额。特别是LG这种已经宣布将放弃手机部门的企业依然能在美国拿到第三的市场排名,这已经说明了美国智能手机的竞争究竟有多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看一下欧洲市场,由于竞争品牌众多,小米、OPPO、realme分别拿下了1、4、5的名次,而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则分别仅为24%和19.2%。可以看到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国产手机品牌的竞争力究竟有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三星的品牌建设出了问题

三星对于品牌的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在以往国产手机品牌羸弱的时候或许体现不出来,但是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则放大了这一问题。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基本处于随缘卖的状态,早期因为Galaxy S系列是唯一能抗衡iPhone的安卓手机因此成为了喜欢安卓用户的唯一选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加入这一战场,三星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Note7爆炸事件中的区别对待,并污蔑中国消费者用微波炉加热手机更是让三星的品牌形象跌倒了谷底。要知道高端手机溢价中品牌溢价最为重要,只有当消费者认可这一品牌之后,才会接受其高端定位。但三星Note7在全球发生多起爆炸事件之后却迟迟不对国内售出的Note7进行处理;等到国内也发生爆炸事件之后,三星在经过调查之后竟然认定是微波炉加热导致。

在其后国行Note7接二连三发生爆炸之后,三星才不得不承认产品确实存在缺陷,国内销售的Note7才同样得到了召回的待遇。但是经过这一番操作之后三星的品牌声望已经彻底跌入了谷底,失去了品牌加成的三星很快泯然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三星用户体验一般

三星系统从很早之前就一直被用户所诟病,从TouchWiz到如今的ONE UI,三星总算在系统上勉强达到了流畅的程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哪怕你的零件再高级,发挥不出应用的性能那一切都是白搭。如何在拥有顶级器件的前提下提升用户体验是三星必须考虑的问题。

同时三星手机跳水速度太快了,上市几个月后价格直接腰斩,这也让消费者产生了三星手机价格虚高不保值的印象。同时三星在国内定价明显高于韩国、美国甚至东南亚国家,这种价格歧视的存在也让很多消费者放弃了三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三星本想趁华为虚弱之机一举抢占高端市场,甚至不惜砸下重金进行线下布局,但如今因为自身的不足依然一败涂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三星轻视了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而三星想要重现往日的辉煌,除了勤练内功重新塑造品牌之外,再没有其他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