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387 字 | 阅读需 8 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民后代思乡的“根”在哪里?

中国人一向守礼义、重亲情。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更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这种故乡情结在远离故乡者的心目中,是那样神圣和迫切,并生出一种对梦中故里的向心力,以及后裔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进而凝聚、孕育一种高度积聚的精神意识和互相激励的“异姓一家、同舟共济”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故乡情结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处地方经常被中国移民提及,其中有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江苏苏州的阊门和南京的柳树湾,一般而言,它们都是因明朝初年的移民运动形成的,并成为移民们心中永远的家乡象征,也是永远的文化之根。

明朝初年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缘于元末明初的形势。元朝末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加上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数各地起义蜂起,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全国许多地方人口大量减少。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后,面对战乱后人口锐减、城乡凋敝的状况,为了巩固政权、迅速恢复生产,多次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官方移民,相对安定的山西、富裕的苏南就成为朱元璋调集移民的首选地。

明初的山西,由于相对安定,较之于相邻诸省,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是当时的人口稠密区。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明政府多次从山西大规模组织移民垦荒,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市。

据说,明代山西最重要的移民中转基地就位于山西洪洞县城西北贾村西侧的大槐树下。这里在明代原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事务,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聚集之地,大量移民就从这里分批迁往其他省份。至今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民谣,洪洞大槐树也就成为数以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六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汉代古槐早已不复存在。后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修建了碑亭,碑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亭中树立刻有“古大槐树处”五字隶书的石碑。碑亭的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碑亭旁,古大槐树同根孳生的第三代槐树枝叶繁茂。此外,周围还建有献殿、思源潭、祭祖堂等祭祀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洞古大槐树处

元代,苏州作为运河沿岸的商业城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元末农民起义中,以运盐为生的张士诚与盐贩李伯升等18人起兵反元,后发展壮大,以富饶的平江(今苏州)为都城,自称吴王,与建都应天(今南京)的朱元璋相抗衡。

张士诚最后不敌朱元璋。1367年,朱元璋的军队包围平江,不久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被押解至应天自缢身亡。由于在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抗衡过程中,苏州人民给予张士诚很大的支持,因此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也为了惩处苏州城内那些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便下令没收他们的家产,并责令其全家迁徒到外地垦荒屯田,即史籍中记载的“驱逐苏民实淮阳两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

大批苏州一带的士绅商贾在兵丁押送下,被迫离开富饶的苏州,奔赴贫瘠荒芜的苏北等地,历史上称为“ 洪武赶散”或“红蝇赶散”。因此,苏北许多县的人口追本溯源多是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家族的旧宗谱中均有记载,例如,清乾隆年间冯仁宏撰写的《新安镇源流》就有这样的记载:“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直到今天,这里的几十万人都说来自苏州阊门。现大多数苏北人把睡觉戏称为去“苏州”,体现了当时苏州移民迁徙过程中念念不忘祖籍地,数百年不忘故乡的情结。

据一些专家统计,祖籍是苏州者,主要分布在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移民分布东到大海,北到江苏北部省界,西部、南部基本上以京杭大运河为界,这一地域范围内有今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兴化、泰兴、高邮、宝应、淮阴、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其中以姜堰、兴化、泰兴移民最为集中。至于响水、滨海、射阳、大丰等范公提以东地区的苏州移民,可能是苏州移民后裔二次或三次迁徙形成的。

在这片地域范围内,自称苏州移民后裔的在80%以上。如此多的移民是否都是苏州人,对此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他们是苏州人还是苏州周边地区的人,都有关于“阊门”的集体记忆,或许是因为他们当时迁出时,都是从阊门出去,或是在阊门登记的。

阊门是苏州城内的八个门之一,位于城西,名字取自“天通阊阖风”(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明朝时期这一带曾经是苏州最繁荣的商业街区。阊门也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今天仍然是苏州的商业中心之一。为了纪念“洪武赶散”这一历史事件,更为了方便移民后裔回阊门寻根,苏州市在阊门码头附近相继修建了“思乡树”“朝宗阁”“阊门寻根纪念地”碑、“寻根驿站”等寻根纪念建筑,方便移民后裔们到苏州寻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

如果说洪洞的大槐树、苏州阊门的移民运动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那么,南京柳树湾的移民,则更多的是军事方面的考虑。

1368年,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西南地区的云贵一带仍被元朝敕封在云南的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割据着。1381年,朱元璋出兵30万平定云南,并封大将沐英为西平侯,负责镇守云南。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1382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在沐英所带的明朝军队及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带着家属随往,一些官兵则与云南当地人通婚,这些人从此在云南开荒垦地,生儿育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沐英

据说,移民云南的人中,许多是南京柳树湾的居民。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因此有一种说法,柳树湾属于皇城禁地,而这一片区域既有驻扎的军队,也有常住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于是他借充实云南之机,把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和一些让朝廷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发配到云南。直到今天,云贵一带的许多汉族同胞仍坚称他们的先祖是从南京柳树湾迁去的。历史学家们也发现云贵地区的汉族人与南京人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如云南弥勒县的汉族灶台的装饰花纹,和今天南京郊区农民的锅灶上的图案很相似。

如今,南京的柳树湾随着明故宫的倾废而消失,名称也被人们淡忘。考古学家在明故宫遗址内发现的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石碑碑文中,找到了柳树湾的地名,具体地点应在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

在云贵一带至今还保留着明代设立的屯堡。屯堡是朱元璋平滇后,在安顺的入滇驿道线上设置的大量屯军的卫所,横贯贵州东西。从明初到明末,前后共设有29卫。数以十万计的军民进驻卫所,一时间,地广人稀的贵州,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屯垦军营。而大量的以南京柳树湾移民为代表的南方移民在这些屯堡中代代繁衍。对这些南京移民后裔来说,“柳树湾“如同北方移民怀念"大槐树”一样,是他们说不完的话题,是他们心里的牵挂,是他们寻根的情结。

除上述三处明代移民圣地外,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江西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福建宁化石壁村、河北小兴州等历朝历代的移民祖居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天龙屯堡是明朝设置的军事屯堡的重要遗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茂思根”是多少移民后代思乡的写照,图为贵州屯堡的“叶茂思根”碑

这些移民浪潮,规模有大有小,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是从战乱很少、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地区向相对荒芜、贫瘠的地方转移。移民虽然是被迫背井离乡,但他们还是在新的地方,为各民族经济的发展进步,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当记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

这些移民圣地,是一块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也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成为后裔们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圣地。这些移民遗址早已在中华儿女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