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人上午确诊癌症,中午他会做什么?”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给出的答案是:吃饭。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生死面前,什么都抵不过一碗家的味道。

医院里,身患绝症的人,努力和命运抗争。医院外,有人18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帮成千上万的病人,吃上这碗人间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南昌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经营着一间“抗癌厨房”。说是厨房,其实就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搭起了几个遮阳棚。三十个炉子在其间一字排开,锅碗瓢盆、勺铲刀具,一应俱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佐成夫妇就住在这条小巷子的出租房里。

这里和江西省肿瘤医院仅一墙之隔。每天,都有上百人到这里借火做饭,他们都是医院的病人和家属。

十八年前,万佐成夫妇第一次借火给别人炒菜做饭,这一借,就从未停下。在这里,炒菜只收一块钱,炖汤两块五、米饭每碗一元,锅碗瓢盆、水电炉火和调料随便用。

做饭的人从附近的菜场买上新鲜的食材,提上一个小水桶,装上饭盒,走进医院旁边的学院路。穿过200多米长的街道,沿途经过30多家饭店,拐进一条3.5米宽的小巷子,就到了“抗癌厨房”。

肿瘤医院病房的冷清不同,这里始终充满烟火气。

摘菜,洗菜,菜刀剁在菜板上,“哒哒哒”地响成一片。炉火是现成的,起锅烧油,就着热油,食材下锅,“刺啦”一声,生活的味道溢出。

火红的灶上,渐渐散发出食物的香气。病床上的亲人,正等着这一碗家的味道,抚慰病痛的身体。

做饭的人忙碌不停,万佐成和熊庚香也没闲着。他们照看炉火,打扫卫生,帮忙盛米饭,有时也和做饭的人唠唠家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这儿做饭的人,跨越山川湖海,每一道菜都带着一个家庭的印记。烹煮的是酸甜苦辣,端出的是骨肉亲情,让身处逆境的人,不觉悲凉。

“不管发生什么,吃是大事,再穷,再难,也要吃口热饭。”万佐成夫妇常常对来这儿的人,说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万佐成和熊庚香依然清晰地记得2003年的那一天。

那时,他们刚刚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小饭馆,搬到这条小巷子开早点铺,卖油条和麻团,养家糊口。

那日上午,大概九、十点钟,夫妻俩正准备收摊,来了一对四十岁左右夫妻,带着一个坐轮椅的小男孩。

一家三口观望良久,欲言又止。万佐成见状,赶忙招呼他们:“买油条吗?”

孩子妈妈走上前,望着燃烧的炉火,小心翼翼地问:“老板,能借你的炉子炒个菜吗?我儿子得了骨癌,在这儿治病,就想吃一口妈妈做的饭。”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万佐成这才发现,孩子已经截肢了,瘦削不堪,脸上没有血色。万佐成感到心酸,找出锅勺递给她,说:“你炒吧,天天来炒都没关系。”

“我们可以付给你钱。”

“不要钱。我炸完油条,就不用炉子了,剩余的火也是白烧,你来了用这火炒就行。”

从那天开始,这对夫妻每天都来这里炒菜做饭。渐渐,肿瘤医院就传开了:医院旁边的早点铺能借火做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来了,十个人来了,一百个人也来了……不管来多少人,万佐成和熊庚香都不曾拒绝,而且分文不收。他们觉得,“人家找到我们这里,那也是走投无路了,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早点铺原本有六个炉子,渐渐就不够用了。一到饭点,病人和家属们就排起了长队,炒一个菜要等很久。

万佐成夫妇自掏腰包,又买了十套炉具。炸油条的余火不够用,夫妻俩还要搭上很多蜂窝煤。

病人家属过意不去,纷纷劝他们:“你们做生意不容易,就收点钱吧,不然我们都不好意思来了。”

万佐成和熊庚香商量了一下,告诉他们:“那就炒一个菜5角钱,炖一个汤1块钱,够买煤球和调料就行。”

直到2016年,由于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夫妻俩才涨了价格:炒菜1元,炖汤两块五,米饭一元一碗。

即使是这个价格,也只够夫妇俩维持收支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佐成夫妇知道,癌症病人胃口普遍很差,饮食没有规律。有的病人可能凌晨突然想吃东西了,有的病人即使是晚上八九点,也会吃一些。

在“抗癌厨房”,24小时都有炉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先检查炉火,再煮上几锅米粥。早点摊要营业,做饭的人也很快就要过来。

清晨六点左右,万佐成炸完一千根油条,有的病人家属就已经到了。来人络绎不绝,万佐成夫妇往往要忙碌到晚上10点多,才能吃上晚饭。

2019年下半年,老两口关了早点摊,依旧坚持凌晨起来照看炉火。十八年,六千多个日夜,厨房从未停业,老万夫妻从未休息一天。

就连除夕夜,也是如此。女儿女婿来接他们吃团圆饭,老两口匆忙吃完,就赶回店里。

有人问:“你们这么辛苦,还不赚钱,图什么呢?”

熊庚香笑着说:“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我老头儿不抽烟不喝酒,吃饭就简简单单吃一餐,用不到多少钱。”

万佐成的父亲也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他说:“我父亲到最后,真的是生不如死。所以,我理解家里有病人的苦。”

别人苦,万佐成夫妇就不苦吗?

十多年前,儿子的工厂倒闭,精神受创,一直靠老两口照顾。

他们住在城中村,租了两间20平米的房间,十分简陋。房里放的是捡来的家具,终日昏暗潮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们没有抱怨。

“我们再苦再累,都没他们难。治病要花钱的,他们来这里做饭,能省下一分是一分。”万佐成说:“再说,人到了这个地步,能吃上一口熟悉的味道,对病人也好,对家属也好,都能少些遗憾。你再有钱,有些饭也是买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做饭的人来说,这间厨房,烹煮的不只是菜肴,还有焦虑和苦涩。

熊庚香说:“来这里的人,哭的多了。”在病人面前不能说的话,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说。在医院里压抑的泪水,在这里可以悉数释放。

万佐成夫妇都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就是一个短期的家。”

家,就是可以分担痛苦的地方。

曾经有个15岁的小男孩,妈妈得了癌症,爸爸在外面打工挣钱,他独自在医院照顾妈妈。在家饭来张口的孩子,一夜之间被迫长大。

他跟着其他家属买菜,来“抗癌厨房”做饭。刚开始,他什么都不会,不会切菜,更不会炒菜。菜洗好了,站在一群忙碌的大人中间不知所措,万佐成就手把手地教他做饭。教了几次,男孩就能独自做饭了。

万佐成觉得很欣慰,告诉他:“你妈妈吃了你做的饭,病就好得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人见孩子可怜又懂事,也常常帮他。谁家的菜做多了,都分给他。谁家做了好菜,也会给他留一些。

来这儿做饭的人,都喜欢找熊庚香聊天。时间久了,连肿瘤医院的医生都会向家属推荐:“你们可以去隔壁厨房找熊大姐。”

一位年近60的女士,丈夫得了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让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她只好背着丈夫,偷偷借钱。她听不懂那些医疗名词,也看不懂那些化验单,只知道丈夫病得很重。

“我不敢告诉他,也不敢在他面前掉眼泪。一到饭点,我就来这里,我只敢在这里哭啊。”哭完了,再次踏进医院,生活还要继续。

在这里,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互相倾诉,互相鼓励。炉火照亮了前方的坎坷,也温暖了一颗颗绝望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这间简陋的厨房每年要接待上万名客人。每天都有新面孔,有些熟悉的老面孔,也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消失不见。

守着这间厨房,万佐成夫妇早已见多了生离死别,却始终无法习惯这些离别。病人去世后,家人路过小巷子,会跟老两口说一声,“人走啦……”。万佐成听了,往往要难过许久。

有一年,熊庚香见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夜里坐在小巷子里哭。“小伙子长得很帅,看着一点都不像病人,那哭声,听着让人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庚香给他炖了一只鸭子,送给他吃,“不要想那么多,先吃好这顿饭再说,生病才更要吃饭。”

出租车司机走后,熊庚香把剩下的鸭子放进冰箱,冷冻起来,“我怕他还会来,想给他留着。”几天过去了,那人再也没来过。

说起这事的时候,熊庚香哽咽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有的人,病治不好,万佐成说:“在人生最后的时候,有人能给他们一点光、一点热,希望他们能快乐一些。”

十八年间,很多病人和家属都和老万夫妻成了朋友。有些人临走前,会专门来向他们道别。

熊庚香记得,有一个女病人,结束了治疗,临走前哭着拉住她,动情地说:“大姐,你要长命百岁,我们这些受难的人才有地方做饭。”

有个50多岁肝癌病人,治病期间家人一直在厨房做饭。出院的时候,他央求家人:“带我到炒菜摊儿的老万那里看看”。

家人悄悄告诉万佐成:“医生说,让回家搞点吃的,好好养病。”

万佐成一听,就明白了,人就快不行了。

人被带来的时候,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他紧紧拉着万佐成的手,费力地说:“老哥,谢谢你这么久以来的照顾,费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佐成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四天后,万佐成接到家属的电话,人已经走了。他半天没缓过神。

“都说肿瘤医院的病人离不开我们,其实我们也离不开他们。我能看到他们每天来这儿,做个饭炒个菜,我知道他们还在治疗、还活着,就足够了。”万佐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八年,人来人往,活来死去,炉火不熄,万佐成和熊庚香也老了。年近六旬的他们,依然坚守在这条小巷子。

几年前,女儿就多次劝他们:“你们在家安享晚年,出去旅游不好吗?”夫妻俩不同意,女儿气得直说:“你们是不是脑子有病!”

熊庚香说:“人家医院里的病人也想旅游啊,想得了吗?大家平安了,我才会想。再说了,我这不比旅游还好,这么多人天天围着我。”

万佐成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回,一个姑娘来到小巷子,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这间厨房流泪。万佐成询问后方知,女孩儿的妈妈得癌症,已经去世了。

前几年,女孩带着妈妈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治病。苦苦熬了几年,人还是走了。这回,女孩的亲戚生病,就住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女孩来探病,听说了“抗癌厨房”,特地来看看。

“如果我妈妈治病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厨房,我一定天天给她做、顿顿给她做最好的东西。”女孩泣不成声,“可是,我妈妈再也吃不到了……”

女孩哭,万佐成也抹眼泪。这以后,万佐成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间厨房做下去。万佐成说:“我要尽力帮他们解决这些遗憾。”

只是,老两口也偶尔会担心,自己如果干不动了,这间厨房要如何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义工,经常过来帮忙,人实诚,干活也卖力。老万夫妇问他:“如果有一天我们干不动了,你能把这个厨房接下来吗?”

义工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我不能。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来的。”

万佐成有些遗憾,说:“那我就坚持到倒下去为止,病人在这里,我坚持一天算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多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影响了许多人。

“抗癌厨房”的巷子里,也有其他住户。几十个人一起做饭,难免会影响到其他居民。邻居来买油条,万佐成夫妇常常不收钱。过年过节了,谁家要用炉子炖肉,夫妇俩都免费提供。

这些年来,邻居们从没有抱怨过。“谁家有不用的锅碗瓢盆,都给我送来。”万佐成说。

以前女儿不理解他们,现在女儿女婿会抽空过来帮忙,偶尔还会给病人捐点钱。

2018年,经媒体报道后,“抗癌厨房”走红,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捐钱给万佐成夫妇。

万佐成婉拒,说:“不要给我钱,你给他们。”万佐成指了指正在做饭的人们,“他们比我更需要钱,我可以告诉你,现在哪一个最需要钱……”

也有企业老板要出资,给他们建一个豪华的厨房,熊庚香说:“你把钱都发给病人吧,这里还有连饭都吃不上的病人。”

他们唯一的回报,是屋里的一面墙壁,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都是病人和家属留下的。他们觉得,也许有一天,万佐成夫妇也会需要帮助。十八个春秋,有些字迹都已经模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2月17日,万佐成和熊庚香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万佐成夫妇没有到现场。

他们担心,自己走了,没人照看那些炉火,病人吃不上饭。“我和炉火打了几十年交道,别人我不放心”,万佐成说。

人家问他们,拿奖了,高兴吧?熊庚香笑着说:“我这一辈子,跟着病人活了半辈子,国家不给我荣誉,我也高兴。”

今年,当地政府出资,翻新了厨房,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送来厨具、食材、电器等物资。万佐成说:“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这间厨房总有一天能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佐成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穷苦的年代,村里人买不起火柴,只能用火镰打火。

碰上阴雨天,稻草难以引燃,谁家的火先打着了,全村的人都去借火。

母亲拿过一盏菜籽油和棉芯做的油灯,递给万佐成。万佐成接过,奔跑着去借火。全家人的饭都靠这一盏火苗,万佐成一路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护着,都不敢大喘气。

就这样,一家的炉火燃起了,家家户户的炉火就都燃起来了。

. END .

【文| 南塘旧事】

【编辑|丹尼尔李 】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