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是在国家脱贫攻坚战胜利之际对华东师范大学在扶贫事业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的整理与记录。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扶贫路上作出贡献的华东师大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总书记指出:“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扶贫事业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时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成长时期;青春的脸庞,是社会中最美丽的画卷;青年的热血,始终是推动国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华东师大人在扶贫路上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洒在扶贫路上,让青春之花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绚丽绽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莘莘学子在教育扶贫的战场上前赴后继,用知识传承师道大爱,用智慧扛起教育扶贫的大旗。不忘“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使命,扎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广大教职工与乡村教师交流教育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和资源,创造更多与名师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教育公平带来契机。学校助力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学校,教师,学子,一个都不少!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下,上海对口帮扶兄弟省份云南。华东师大不仅通过校园“内需”、网络直播等形式来拉动云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在教育领域深度助力乡村脱贫。从扶贫菜、扶贫水到为特色农产品代言,再到寻甸“立体式”帮扶架构的建立,华东师大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从“输血”变为精准“造血”,因地制宜地为贫困地区打造脱贫方案。师大学子利用暑假时间到寻甸支教,在大山里留下了最美的身影;2020年9月开始招生的华东师范大学昆明实验学校则在筹建过程中就把上海优秀教育理念与云南省教育实际相结合,为西部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师大“成团”援建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为西部贫困山区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提升西部教育水平和质量,让更多孩子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扶贫扶智,教育强基。边疆地区的贫困,很多是由于教育贫困引起的。扶贫必先扶智。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从“推普脱贫”到艺体教育,基础教育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始终是脱贫攻坚的宝贵资源。从优秀学子到优秀教职工,纷纷主动请缨到祖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去。60年教育援藏的“山海情”、扎根基层的选调生、科创报国的青年人、“教育筑梦”的师生校友……这些举措,无一不张扬着师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无一不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无一不彰显着华东师大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6年习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曾勉励同学们做“六有”大学生,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如今,那些在扶贫路上挥洒青春的师大学子们便践行了这一使命,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而我们也将以他们为榜样,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希望通过此书,记录下这些扶贫路上最美的华东师大青年人,让更多的师生看到师大人在扶贫路上的青春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
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谨以此书献给母校,华东师大的“青年人”必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编写组
摘自《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前言
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
华东师范大学 编
978-7-5760-1859-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深度参与国家扶贫事业的纪实。所谓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分别指的是“教育人”、“建设人”和“奠基人”。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教育扶贫的土地上深度耕耘。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以行动落实精准扶贫,促进地方发展;扶贫扶智、教育强基,“立体式”帮扶,成就教育筑梦的奇迹;知行合一、攻坚克难,献身科创事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师大青年将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战场上绚丽绽放!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人
1. 传承师道无私大爱,支教书写扶贫青春篇章
1.1 一岁年华投身教育,成就一生难忘事业
1.2 从丽娃河畔再出发,做教育扶贫“摆渡人”
1.3 责任担当撑起希望,教育大爱随梦飞翔
1.4 绽放十载天山雪莲,见证师大边疆扶贫
2. 风雨同舟共燃希望,携手并进齐传力量
2.1 多元主体路径层次,培育西部校长范式
2.2 勤加走动交流研修,引导乡村教师共发展
3. 智库咨政共建扶贫,聚焦教育齐谋振兴
4. “教育筑梦”十年计划,助力师生教育梦想
4.1 每年聚焦不同主题,一年实现七十梦想
4.2 两颗爱心长久延续,育人之苗代代相传
4.3 师大之爱插上翅膀,无臂教师展翅“飞翔”
4.4 扶智梦想照进现实,艺体教育自信自强
4.5 边疆基础艺术教育,培养创意师资力量
4.6 弘扬“点灯人”精神,师大“成团”援建丽江
第二部分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建设人
5. 知行合一科创报国,师大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5.1 脚步丈量乡村土地,逐梦奋斗落实战略
5.2 科创弘扬家国情怀,行动点燃乡村振兴
5.3 情怀坚持续航赋能,实践助力脱贫攻坚
5.4 矢志践行社会责任,科创报国书写青春
6. “这条路选对了”,华师选调锻炼扎根
6.1 逆行扶贫赈灾,丈量祖国大地
6.2 践行师大校训,服务地方建设
6.3 扎根基层大地,接续实干筑梦
7. 对口支援协助脱贫,滇山已是故乡之情
7.1 坚守初心只为贡山,文化教育搭上“天梯”
7.2 承担使命唯为寻甸,共建“立体”帮扶架构
8. 授以鱼不如授以渔,校园消费扶贫助农篇章
8.1 情系寻甸新举措,爱满师大助脱贫
8.2 走进云南玫瑰山谷,镜头之外的“寻意者”
8.3 百草山中的特色蜜,我为家乡产品代言
第三部分 扶贫扶智,教育强基——奠基人
9. 60年教育援藏“山海情”,跨越西藏发展光明未来
9.1 一生只为一事来,高等教育埋“火种”
9.2 潜心育才德造士,区域人才“强支撑”
9.3 山川皆可荡海平,学科发展“攻克难”
9.4 释放“第一资源”力,铸人才驱动“引擎”
10. 推普助力共同脱贫,语培铺就友谊之路
10.1 泽普推普广普脱贫,续写20年爱心传奇
10.2 同心同语携手同行,传递师大大爱星火
11. 教育扶贫照亮老区路,办学育人社会共发展
11.1 教育筑梦扬帆起,资源集结续梦想
11.2 五育并举育新人,基础教育夺后浪
后 记
本期编辑:Fine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