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通江湖泊之一。就面积而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周边水网密布,水草丰茂,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不仅如此,洞庭湖还拥有广阔的湿地面积,净水能力强,堪称“长江之肾”,我国1994年就在湖东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庭湖不仅纳入了湘江、沅江、资江、澧水四条河流,还通过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吞吐着外来活水,滞洪效益显著。据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最大入库流量为3.68万m³/s,最大出库流量为2.74万m³/s。经洞庭湖调蓄后,湖水由城陵矶注入长江,削峰率可达25.5%,是长江边上的“水袋子”。

“长江鱼库”富饶了50年,为何会陷入危机?

“长江鱼库”富饶了50年,为何会陷入危机?

文献资料显示,洞庭湖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共有23科114种鱼类,其中不乏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鱼,比如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刀鲚、鲌鱼等等。还曾有渔民在湖区发现过中华鲟这类古老的洄游性鱼类,以及鳡鱼这类罕见的凶猛肉食性鱼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天然的资源优势,洞庭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成为了全国出名的渔场,这里出产的四大家鱼个头大,肉味美,没有土腥味,深受各地市场欢迎。据湖南省水产部门统计:从1950~2000年,洞庭湖的渔获产量基本都在1万吨以上,前后富饶了50年。产量最高的一年是1996年,捕捞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2万吨,1997年产量回落到4.1万吨,1999年为4万吨。

现在看来,整个90年代堪称洞庭湖渔业的巅峰时期,平均每年产量高达3.97万吨。但李杰鑫、王德良等专家却认为:这一时期的高产并不是“良性”的,而是建立在酷渔滥捕的基础之上,其代价则是亲鱼群体数量变少、繁殖量下降、资源加剧衰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渔业资源来看,洞庭湖确实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鱼库”,然而却并没有被利用好,过度捕捞是最大的威胁之一。传统渔民的资源养护意识并不强,过分索取而缺少付出,渔获量是唯一追求目标。在柴油补贴的助力之下,渔民纷纷加大捕捞投入,展开恶性竞争,洞庭湖的渔业危机也开始显露苗头。

从历史捕捞数据可知,60~70年代的四大家鱼基本上都是2~4龄鱼,不乏15公斤以上的大鱼,大规格鲤鱼则在10公斤左右。但到了90年代,最常见的四大家鱼已经变成了1~2龄鱼,个头也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1年,沅江万子湖乡机动拖网渔船所捕捞的渔获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大部分渔获物变成了未成年的幼鱼,其中鲤鱼的平均尾重仅有0.15公斤,青鱼和鲢鱼的均重只有0.23公斤。这样的“渔获惨状”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本世纪初,四大家鱼在渔获中的占比由原来的21%下降到了8%以下,小鱼、幼鱼的比例不断上升,这正是过度捕捞的典型标志。

洞庭湖的隐忧

洞庭湖的隐忧

值得庆幸的是,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洞庭湖的重点水域全面实施禁渔、退捕,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湖区“老住户”又重新得到了繁衍生息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过度捕捞已经不再是洞庭湖的困扰,但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近10年以来,洞庭湖周边的水质污染逐渐引发关注,湖区还爆发了2次大面积的“水华”,主要原因是湖水受到了富营养化污染,湖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其实,国内早有专家对洞庭湖的水质营养指标进行过研究,并且认为:洞庭湖的“营养病”主要有两大污染来源,第一是农业和养殖污染,第二则是生活污水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庭湖周边支流众多(污染物的输送通道),气候适宜,农业发达,畜禽养殖场的数量不在少数。甚至有专家表示,湖区周边的畜禽粪便、养殖尾水是洞庭湖氮、磷来源的最大门户。

而在洞庭湖周边“四水三口”的入湖污染物监测中,氮和磷确实是最主要的污染指标,实际监测量分别占到90%、75%以上。为了减少养殖污水排放,湖南省也下了不少工夫,比如在2016年正式出台了《洞庭湖区养殖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岳阳市还制定了《岳阳市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专项行动方案有效整治了周边的畜禽养殖,做到了“能退则退”。特别是岳阳市,不仅要求在湖区周边退养畜禽,还对化肥农药、船舶污染防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这还只是第一步,通湖河流或许是更大的威胁。经调查,沅江和湘江是洞庭湖氮磷污染的重要贡献者,而这两条江河周边同样也有着密集的人口分布,工业发达,污水治理也同样不容忽视,否则上游污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洞庭湖。

保护洞庭湖生态,还有哪些“大麻烦”?

保护洞庭湖生态,还有哪些“大麻烦”?

和污染问题一样,湖面萎缩、生态调节能力下降、洪旱灾害频繁等现象也是洞庭湖生态的大麻烦,想要做到全面兼顾并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洞庭湖曾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大淡水湖,古人曾留下过“八百里洞庭”的说法。但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以及泥沙淤积,洞庭湖的面积一度急剧减少,从清代顺治年间的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了1983年的2625平方公里。直到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洞庭湖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地策略,湖滨面积这才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倒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庭湖及其周边水系分布

至于湖区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下降,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三峡工程运行后,大坝截流了长江来水,导致输入到洞庭湖的水量减小,改变了湖区的水位变化规律,给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洞庭湖旱季

相关研究表明,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洞庭湖秋季的枯水期比往年有所提前,而且持续时间有所增长,多次接近了历史同期的最低水位。再加上降雨量减少,湖区多次出现了湖床干涸的情况。特别是2011年大旱,湖水面积缩窄至382平方公里,甚至有网友戏称其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种现象都值得进一步关注、研究。

总结

总结

洞庭湖是长江的“生态宝地”,在调蓄长江洪水、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生态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一些生态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过度捕捞,围湖造田等等;另外一些现象则还需要加强管制力度,比如氮磷引发的富营养化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了洞庭湖这座宝库,洞庭湖最终也会回馈我们更好的生态福利,这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