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注意力变差,爱调皮捣蛋,与其第一时间骂他、吼他、指责他,不如坚定的孩子站在一起,因为,他有可能只是生病了。

作者 | 葡萄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我接到了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

那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本来儿子听课听得好好的,但是没三分钟,眼珠子就四处转。

还时不时用手指戳前桌的后背,影响别人上课。

每次老师点名批评他的时候,他都十分诚恳地认错。

但是每节课还是有许多小动作,让老师们都焦头烂额。

虽然我的儿子刚上二年级。

但从他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

不是说儿子上课总是搞小动作,分心,就是总捣乱。

还有很多家长跟老师投诉,希望我儿子能换个班,甚至转学去别的学校,不要影响其他孩子。

这些话宛如晴天霹雳,砸得我脑子发懵,让我无助焦虑到了极点。

等孩子放学回到家,我强忍着怒火,辅导孩子写作业。

没想到,椅子都没坐热呢,他又开始作妖。

一会儿要换铅笔,一会儿说忘记带作业回家,一会儿开始说一些有的没的。

当他再次把简单的数学题写错时,我再也忍不住,吼了他一顿,甚至动手打了他。

看着儿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我,我真的又气又难过。

跟朋友说起孩子这几年来,让我心力交瘁的“活跃”时,朋友说:

“你儿子是有点太闹腾了,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吧?

我一直觉得多动症是无稽之谈,这不过就是孩子太调皮了。

但是犹豫再三,我还是带孩子去看了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院候诊的时候,孩子依旧活跃得让我难以招架。

“妈妈,我们要等多久?” “妈妈,怎么还没轮到我?”

等了没几分钟,儿子就问个不停,甚至反复跑去敲门:

“砰!砰!砰!” “到我了吗?”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

我只能恶狠狠地警告儿子:

“你别敲门,安静一点!”

后来,儿子虽然安静了,却还是会时不时跑去打开别人的门,去“观察进度”,身手敏捷得拦都拦不住。

明明我和儿子还在诊室外候诊,但是孩子搞出来的动静,已经响彻一层楼。

好不容易轮到儿子,他急匆匆跑进诊室,拿掉别在病历本上的回形针,拿在手里把玩。

我只好对着医生无奈又歉意的微笑,医生大概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表示理解。

在我和医生互相了解信息的过程中,儿子就在诊室内来回跑动,一会儿碰碰这个架子,一会儿冲过来打断我们的谈话。

“阿姨你看过奥特曼吗?” “阿姨,这个游戏特别好玩。”

儿子一边说着,一边挤到医生身旁,拿着手机一通操作。

我只能抱着儿子,才能和医生好好沟通。

但是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需要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才能根据结果判定。

为此,我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医院。最后得到一个特别不好的消息:

儿子得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就是俗称的多动症。

而且,它比我想象中更常见,影响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儿子没有确诊之前,我和很多父母的想法一样,觉得多动症算什么,不过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影响不大,等孩子长大了就好。

当我跟医生说出我的想法的时候,医生有点无奈地笑了。

他说:

“多动症可能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消减,但是这个并不是百分百保证的。 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学习上:

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比较差,上课时难以留心听老师讲解。

同时也难以集中精神;加上做功课、考试容易因粗心大意而犯错,因而影响学业成绩。

就像我的儿子,因为一直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上课的时候根本没听老师讲了什么知识。

回家做作业的时候,经常都是云里雾里。

到了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在认真做试卷,他却写一两道题,就玩玩手指,玩玩铅笔。

所以儿子的成绩一直不太好,让我万分忧愁。

社交上:

因为多动症孩子的活动量比一般同龄的儿童多,而自制力较弱。

所以当他们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话太多,或者出现一些冲动的行为,与同伴发生摩擦,影响社交关系。

我儿子就曾经试过在小区的游乐区,到处跑跑跳跳,不小心撞到了几个小朋友。

本来道歉了,几个小朋友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就因为这样的次数多了,别人就觉得他是故意的,所以不愿意带他一起玩。

而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更是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对他有不少意见。

自从上学以后,我就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

不是说儿子经常离开座位,骚扰其他同学,影响了课堂秩序,违反学校规则。

就是说儿子今天和哪个同学发生了摩擦,还动手打人。

每次电话一响,我就心惊胆颤。

这些行为,在以前的我看来,就是孩子闹腾。

医生笑笑,说大部分父母都会这样想。

可过度的闹腾,真的不仅仅是活泼好动、顽劣不懂事。

它其实也是孩子生病了的征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

中国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儿童和青少年患者。 ADHD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 7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教授致辞)

可是,多动症的就诊率非常低,只有10%左右的父母会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因为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是调皮不懂事。

实际上,多动症就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ADHD根据症状分类,一共有3种类型。

第一种:注意力缺乏型。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

具有这种症状的孩子未必会显得特别“多动”,但“注意力”往往会出现问题。

比如:

学习的时候,很少会注意到细节,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如抄错数、漏写题目; 平时上课时经常走神、分心,在座位上坐不住,经常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不能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容易丢三落四,记性差; 对于需要长时间专注力的事情都非常困难,很容易分心等。

第二种:活跃型。

主要表现为兴奋过度或过分活跃。

这种类型的孩子特别“忙”,也特别招人烦。

因为他们的一些举动,总是会让人觉得气恼。

比如:

不断讲话,坐立不安,饭不能安安静静吃,作业更不可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写; 经常跑跑跳跳,爬上爬下,而且非常冲动,如果没人理还会大喊大叫; 有些孩子还会不断打扰周围的人,甚至从别人手中抢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公共场所他们很难遵守规则,也不会安静排队等。

因为过度活跃,孩子要么容易受伤,要么容易让别人受伤。

第三种:混合型。

顾名思义,就是以上两种症状都具备,并没有哪一种症状更加明显。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里,也列举了已一些“多动症”的表现,大家也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有这些行为,就表示孩子一定得了多动症。

除了以上症状,还要确定:

在一种以上的环境中出现(例如,学校和家庭),并且至少持续6个月。 在12岁之前出现。 损害了学业、社交或职业活动的功能。 对于儿童发育水平而言是过度的。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这时候就建议父母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还提醒了我,虽说目前主要认为ADHD与脑损伤、早产、母亲孕期抽烟、饮酒、暴露在有害的环境(比如有“铅”存在的环境)有关。

但是父母养育方式,也会加剧孩子的症状。

他还给我举过一个例子。

有一个被确诊为患了注意力缺陷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的7岁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

孩子的妈妈说,本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情并不严重,所以她并不在意。

可是半年以后,妈妈发现儿子的注意力十分涣散。

不管是上课还是写作业,经常走神分心,就算妈妈就坐在旁边盯着他,孩子还是没办法专注一点。

为此,妈妈骂过孩子,甚至打过孩子,全都于事无补。

后来到医院看医生,经过医生的多方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的病,是被爸爸“吓”出来的。而妈妈的教育方式,也成了推手。

孩子的爸爸是创业公司的老板,很多创业者一样,事业发展并不顺利,所以爸爸的情绪总是处于万分焦躁的状态。

尤其是回到家里,总是容易情绪爆炸。

不是冲妻子发火,嫌弃妻子连做饭都做不好,就是怪她没教育好孩子。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做错一点小事,爸爸就一定会劈头盖脸,把孩子凶一顿,让孩子久久回不过神来。

而妈妈对孩子,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对他非打即骂。

妈妈以为这样子就能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不曾想,在多重矛盾的心理压力下,孩子不仅出现了问题,还愈发严重。

就像我平时教育儿子的时候,非打即骂并不会让孩子的多动症消失不见。

反而还会因此,让孩子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治疗多动症,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药物治疗,但是不排除有副作用。

另一种则是行为疗法。

但是作为妈妈,我通常都会担心药物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而且,医生也建议先用行为疗法试试。

1. 每天为孩子要做的事情做安排,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而言,他们不会有丝毫的时间概念,更不会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制定计划。

主要就是起床的时间、就餐的时间、玩闹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儿子也很难执行到位。

总是需要我在旁边盯着。

我曾一度觉得非常吃力和无望。

但是看着儿子慢慢变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清楚、具体。

可能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父母一句“收拾好你的玩具”,孩子就懂应该怎么做了。

但是我跟儿子这样说的时候,孩子并不懂我是什么意思。

我需要非常具体地告诉他:

“把客厅的玩具,通通放到电视柜左边的蓝色箱子里。”

儿子才会手脚麻利地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好。

3. 限制孩子的选择。

虽说做父母的,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但是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儿子而言,我给的选择越少,对他的帮助反而越大。

比如以前我什么都让他自己选,这让他一直非常困扰。

现在我只会给他两个选择,不是A就是B,选择少了,注意力就相对集中在其中了。

4. 多鼓励和赞美孩子

因为多动症的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社交中,都容易成为大家“不喜”的对象。

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的心情。

还会加剧孩子的不安和焦躁。

所以需要父母多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向上的正能量。

5. 注意居住环境

这是父母很容易忽略的一个存在。

其实,一个狭小的空间,吵闹的居住环境都是会引起孩子多动症。

所以建议在孩子所居住的屋子里,留出一块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

同时不要使用艳丽的色调来进行装饰,房间看上去简朴和整洁就已经足够了。

而屋子里面也不要有太多杂乱的东西,这样才可以避免其他物品干扰到孩子,同时可以使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儿子总是被投诉,到确诊患上多动症,这份心情真的非常复杂。

以前打骂孩子的事情,也历历在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治疗,儿子虽然还是有着异于常人的活跃,但是看着他一天天变好,内心也深受触动。

原来,我以为的坏小孩,只是生病了,只是我们一直没发现。

我们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缺陷,更需要有着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我坚信,爸妈细水长流的理解支持和温情陪伴,是孩子们未来最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