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对自身的专业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文化、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如下“五种关系”。

一、与课标、教材的关系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

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

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

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二、与同事的关系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

与同课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智备课,发挥群体大脑智慧。集智备课须抓好“五个方面” :

1) 站在“学者”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解读等;

2) 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 分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

4) 说明问题设计及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案准备;

5) 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智研讨基础上,拿出可视化成果: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共同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与本班课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时长,彻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拼研、项目学习等,进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应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若爱没有增加,或学生没有感受到爱,即师生关系没有改变,学生对教师是一种敌对关系、逆反心态,一切补差策略是要么大打折扣,要么难取得成效!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

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多么重要!关系是课堂生产力,改变课堂先从改变关系、改变情感开始!关系影响态度、效果。

“双减”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潜意识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感染、熏陶、培养“明生”。

“明生”有几层暗义:明学,思维比较清晰,元认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素养高。明标,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有深度认知。明世:责任、担当、改变世界是发自内心追求,人生价值意义非常明晰。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双减”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四、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家长是战友、是同盟军,故教师理应向家长群体借力、借智、借道,同时与家长相识、相知、相行,共同做孩子成长护航人。

家庭教育不能“错位”,家庭不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家长更不是“学校教师的助教”,家庭教育不能本末倒置!

家本课程可以围绕以下角度构建:伦理道德、行为习惯、社交礼仪;现代生活方式、娱乐、健身方式;以书香家庭建设为中心的家庭学习;旅游、考察、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

引导家长成为“双减”政策的“神助攻”。要让家长教育理性回归,从被动的、消极的教育绑架转向主动的、积极的教育参与者,从唯分数、唯升学转向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特别提醒家长,不能搞教师减负、家长增负,为孩子购买、逼孩子完成大量练习册、单元试卷,不要把孩子培养变成“鸡娃”。

五、与自我的关系

要理解、接纳、执行“双减”政策,做“双减”政策创造性实施者。

“双减”不是“躺平”,不是成为“佛系教师”。“双减”,减的是内卷,增加的是老师对职业的专业认知。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

责任激发自我潜能。要为自己的理想打工,为自己的教育梦而工作;要倾听教育外部的声音,不要自我设限,让思维杂交,让认知升级,构建新的思维模型,让今天最好的表现成为明天最低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老师;解放思想,做顺应发展、传递正能量的老师;提升自我,做不负时代、敢于突破的老师。

来源 | 王红顺简书

编辑 | 姜玥

010-82296739(康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