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美国总结越南战争时期的经验。发现使用长甲板、高吨位的常规航母的作战成本过高,希望能够恢复二战时期类似于辅助航空母舰(非正规空母)的舰种。当时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在会议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舰种,即:制海舰。该舰种为二战时期辅助航母的延续,也是现代两栖登陆舰(直升机航母)的前身。该型舰的特点是短甲板、载机量低,但是成本较低并且作战部署较为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当时对制海舰的设想可谓是信心满满,在该设想中,制海舰主要搭载的作战飞机为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但是由于制海舰本身的甲板较小,因此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无法上舰。为此,美军看上了当时正在兴起的垂直起降技术。并且为了制海舰的开发,开启了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战机项目,即本文要介绍的:XFV12战机(验证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FV12战机在项目设定中,是完完全全为了“制海舰”的设想而设立的。当时该项目委托给了洛克威尔国际公司进行研发。美军认为,这款新型战机必须具备短距起降能力,也就是垂直起降能力。并且要求具备超音速(具体为2马赫)的飞行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多用途能力,即同时具备制空能力与对地攻击能力。这些指标在现在看起来,实现起来并不难。而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几家公司有能力设计出这样的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克威尔公司也不负众望,最终推出了XFV12战机,在1977年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这款战机放到现在来看,其设计也是非常的前卫、大胆,甚至是科幻。在机身布局上,该型战机采用了美式战机中少见的鸭翼配置和鸭翼布局,主翼设置在机尾两侧,同时两个主翼的翼尖各设有一个尾翼。前机身为了节省研发经费,直接采用得较为成熟的A4“天鹰”的机身。这样的战机布局,使得整架战机看起来极为科幻,甚至不像地球上的战机,有点像《星球大战》里走出来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机的垂直起降技术,采用了一种叫做“升力机翼”的概念。即从机翼中产生升力,从而将战机从地面“托”起,最终达到垂直起降的目的。鸭翼和机翼上有数个翼面组成的、类似襟翼的装置,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在垂直起降过程中,该装置工作并打开开口,将发动机的燃气“引流”至机翼下方,从而将战机托起。通过控制发动机功率和装置开口大小,可以控制战机垂直起降的速率,这一理念在当时是极其先进和前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FV12战机采用一具普惠F401引擎,设计中自重约6吨,起飞重量11吨。一共有四个挂架,可以携带2枚AIM7麻雀导弹和2枚AIM9响尾蛇导弹,或者是其他导弹。这仅是试验机的武器配置,如果该机能够继续开发,相信可以携带更多的导弹或者是集束炸弹等对地攻击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该战机最终未能被美军采纳。首先是美军主张的“制海舰”概念,最终并未被国会批准,同时美军内部对其质疑声也比较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洛克威尔公司和美军对于数据太过于迷信。洛克威尔公司最开始向美军提交的是估算数值,如飞行速度、垂直升降的功率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等到试验机制造出来,并且进行了转向测试后发现。XFV12战机的实际功率和数值,远远达不到估算中的数据。在实际测试中,主机翼提供的升力仅有估测的百分之20左右,而鸭翼提供的升力只有百分之6。这样的实际数据,完全不足以支撑XFV12依靠自身动力进行垂直起降。而这样一款主打垂直起降的战机,却无法进行垂直起降,就已经宣告了项目的失败。虽然洛克威尔公司表示,可以通过后续的改进,使战机达到应有的水平。但是美军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并且其搭档“制海舰”早已被否决,因此该项目在1978年宣布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XFV12和“制海舰”一个都没被美军采纳和应用,但是现在它们都已经有了替代品,分别是两栖攻击舰和F35B型战机。美军近几年来对两栖攻击舰进行改装,使其可以起降F35B型战机,如“大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就接受了这类改装,并且携带了10余架F35B型战机。而这正是40年前,“制海舰”与XFV12类似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