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余蕊均 每经编辑:杨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再次站上了规划年会的讲台。“这些年,我们听到过种种有关城市问题的理念,也看到西方学者给城市下的种种定义。分开看,这些提法也许‘无比正确’,但‘某某城市’提多了,反而觉得缺少一个对城市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这位著名建筑学家、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希望强调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规划建筑师应该调整格局和视野,由单点思维转向整体性思维,不断提升创造力。

9月25日,在成都出席“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现场活动时,程泰宁结合作品向年轻一辈规划建筑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并指出“是构建自己话语体系的时候了”。在他看来,只有建构结合中国国情文化的学术理论体系,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作为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程泰宁曾获中国建筑师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2011年,他牵头启动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对建设热潮中出现的“千城一面”“奇葩建筑”等建筑乱象把脉问诊。

但遗憾的是,十年过去,“贪大、媚洋、求怪”的现象并没有明显改变,这令程泰宁感到“特别郁闷”。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现阶段探讨城市空间的创造,离不开建筑师,也离不开建筑师对城市的理解,“但单靠哪一门学科、哪一个行业是不行的,必须交叉融合,共同努力。”

建筑设计过程在多维立体网络中“反复游走”

1956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至今,程泰宁已从业65年,坚守一线的他始终怀揣着对于“建筑”的那份思考。

20年前,他便意识到,建筑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并将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越来越多。纳米材料、虚拟空间将给建筑带来怎样的变化?宽带网、数字化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怎样反馈给建筑?跨文化的碰撞交流,又将使人们的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今,这些变化已十分明显,实现“3060双碳”目标、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等新形势、新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程泰宁强调,身处复杂多变的世界,规划建筑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格局、视野不能跟上的话,就很难应对工作当中发生的种种问题。”

在他看来,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原则外,还需要关注建筑所处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考虑建筑的安全节能、业态策划、产业支撑等,很多项目还要考虑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但这些因素之间,既无法进行轻重排序,也不遵循单向的逻辑关系,程泰宁的经验是,把这些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由一个个节点所构成的多维立体网络,“建筑设计的过程,就是在这个网络中反复游走的过程,建筑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素养,依赖‘直觉’来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从而激活整个网络,使得各个问题都能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

这种“整体性思维”,是程泰宁历来强调的,而通过与“模糊性思维”的结合,或许能找到应对不确定性的更优解。

以郑州暴雨为例,程泰宁表示,灾害发生后,“海绵城市”的“一片天对一片地”观点就不管用了,有人提出应提高市政设施的设计标准,也有人提出要重视江河湖海的联动,“这些都是解决内涝问题的一种措施,但多年来发生的事实已经证明,仅靠一种措施、甚至仅靠我们已经想到的这些措施,是不可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

他解释说,由于认知的局限加上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混沌如一”状态,很多事物都处在“惚兮恍兮”的状态,在不断交流碰撞中逐渐呈现事物的内在秩序,并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即为“模糊性”。

站城融合发展最根本的一点“它是理念,非模式”

程泰宁倡导的整体性思维,眼下正在杭州西站、南京北站等项目建设中实践。

他表示,在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铁路网络重构的关键时期,针对城市与铁路资源的整合,迫切需要跨越规划、开发、建筑、交通、运营、管理等行业和部门,以整体性思维开展“站城融合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从而充分发挥高铁的作用,并提升城市活力。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程泰宁特别强调,“站城融合是理念,不是一种模式”——因为城市的规模不同,车站所在的位置不同,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都决定了“站城融合”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同时,在他看来,另一个不得不提的误区,叫做“站城一体”。程泰宁说,我们到国外去,发现很多车站都是和酒店、商业等连在一起的,因而脑海里形成了“站城一体”的概念。实际上,“我们的国情跟他们不一样,不可能硬搬过来。”

他分析了四个国外没有的客流特点:旅客人数多、候车时间长、客流波动大以及旅客的乘车经验比较少。以乘车经验为例,根据程泰宁团队的调查,虽然上海等大城市居民乘坐高铁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大量来自农村地区的旅客,到了车站之后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这四个特点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都很难改变,所以现在不能把国外的那些车站特点生硬地搬过来。”他向记者表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纽约中央车站“站城一体”的模样,但不要忘了,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经过一个时间段的发展逐渐长成的。

程泰宁还提到,现在很多地方建车站都在讲“站城融合”,“恨不得一次性建成”。问题在于,它既然不是市场化的操作方式,也不是随着形势发展需要一点点加进去,“一下子突然加进去这么多(功能),可能吗?”

在他看来,之所以没有几个高铁新城是真正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陷入一种模式——修一个车站,旁边盖两栋高层——不考虑车站在城市所处的位置,也未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而真正的站城融合发展,应该基于大中小车站、城市的实际,“各有各的情况,没法总结成几种类型。”程泰宁说。

激发城市活力建筑走向“功能高度复合”

一方面,车站网络布局若能与城市功能布局协调一致,对“站”和“城”都将是有利的。与此同时,高铁站带给城市的“割裂感”正在被消解。

程泰宁表示,像杭州西站、南京北站,都是以高架作为支撑,不会影响城市道路通行。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来讲,无论新建还是改造,只要考虑好了,地方有此意愿,“铁路分割城市”这个问题就是可以解决的。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作为组成城市“密不可分”的个体,近年来,从车站、会展到文化建筑均以“功能高度复合”来适应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程泰宁认为,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显现。

而基于此种判断,程泰宁表示,“会展综合体”将成为会展建筑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师们需要打破传统的“鱼骨式布局”,塑造出更有体验感的建筑空间。他强调,会展建筑的占地面积、建设规模一般来讲都很大,一定要考虑好展后利用——没有会展活动的时候如何利用这种大型建筑空间。

“我们在做项目设计的时候,做了不少商业和室外空间,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城市、服务老百姓。”用程泰宁的话说,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能激发一座城市的活力,甚至能够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成都等地兴起一批“网红建筑”,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程泰宁在受访时表示,像成都的宽窄巷子、锦里,通过城市更新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持续改善市民生活空间,吸引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去打卡消费,这是一件好事情,值得支持和鼓励。

同时,他也提醒,一定要和那些只顾博眼球的“网红建筑”区分开来,避免“为了怪而怪”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程泰宁不只一次公开批评过“千城一面”“奢靡求洋”等现象。由他主持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课题曾历时3年调查,对“方案中标只在‘一把手’一念之间;随意招标造成巨大浪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缺乏有效的制约权力干扰的评审机制;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现象频出”等中国建筑界八大乱象点名批评、问诊开药。

​程泰宁坦言,刚开始有点变化,但总的来说,十年过去了并没有明显改变,“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创新现有的不合理的机制和体制,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