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续航和充电问题,还有什么能让你放弃选择新能源车,是价格?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到了技术相对成熟,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的阶段;但,挡在消费者面前的还有一道坎儿,新能源单车价格普遍比燃油车的价格偏高。

所以,怎么让新能源的单车价格更低,成了2022年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信部表示会与相关部门加快统筹,提高保障能力。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真的把单车价格压低,确实会是一个好消息。但,明年真的可以把新能源汽车单车价格压低么?对于车企来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原材料控制,降价多少交给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一下,所谓“新能源车降价”的思路。首先,中国新能源车成本偏高,成本体现在车辆的制造生产过程、设计研发等层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动力电池的锂钴镍等矿产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

所以,开头提到的“提高保障能力”指的是保障“锂钴镍等矿产资源”和“价格上涨”,这两个点。这事儿就得分两方面来看,先是提高保障能力这部分。先说影响,对谁有影响?对目前部分有囤货情况锂电企业会有一定影响,从原材料上拉高了锂电价格,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成本源自动力电池、电机与电控组成的三大件,其中,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比最大。电驱系统占了新能源车成本的30-45%左右,动力电池(锂电池)会占整个电驱系统75%以上的成本。

而构成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锂钴镍等矿产资源。在这之前,有一种说法是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低和使用寿命的缺点得到改善,可能会替代三元锂电池;这一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两种动力电池不是替代性的,而是互补的关系存在。所以,仍旧不能忽视锂钴镍等矿产资源的保障问题。

为什么保障锂钴镍等矿产资源?因为中国的锂产量不算高。全球锂产量占比第一的是澳大利亚60.21%、占比第二的是智利18.29%,占比9.45%的是中国。而且,我国锂资源有近79%为提取难度高、提取率低的盐湖锂。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是,一个跨周期的资源调节。用国内的产能,来抵消国际资源的周期压力,确保高价时有资源,低价时有储备。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场资源保卫战,通过加大资源储备来实现“平抑价格”,让国内资源能经受资源市场的价格波动。

原材料的价格平稳,会不会给新能源车产品带来更低的价格?答案是肯定会,但还得看另一方面。车企的技术研发也是重要的一环,规模化生产和原材料利用率;而现在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的,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等一些品牌。

降本对谁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答小标题,对于已经有规模效应的大型车企来说是个“锦上添花”的事儿。这个话题拿特斯拉举例,特斯拉降价最频繁、产销规模大、本土化生产程度高。

表象上来看,特斯拉之所以能推出价 格越 参数 图片 )来越低的车型,有两点。第一,电池改用磷酸铁锂,成本降低;第二,本土化+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特斯拉的产销规模基本上每月都能突破万辆,而且 Model 3 Model Y 有大部分零部件是可以通用的,所以东西越买越多,均摊设计研发成本,这就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然后,再加上动力电池后续的价格相对平稳,特斯拉很有可能还会降价。透过特斯拉也能展望其他车企,只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且产生了规模效应,那上文提到的降低动力电池成本这事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像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再看今年销量同样不错的五菱,新能源产品的单车价格在3-4万元,主打低价市场的车型利润占比应该不会很高,如果接下来新能源车整体降价,那对于五菱MINI EV和相似价位的产品而言,可能会面临相关压力。

另外,像新势力之类的尚不具备规模生产和规模效应的企业,虽然研发成本均摊还不能相比以上提到的企业,但也会有所帮助,起码动力电池的成本降了。当然,换电模式不能列入其中。拿蔚来举例,ES6如果租用电池能节省12.8万元,然后车型售价最低来到24万。所以,动力电池成本降低对于高端车型和换电模式来说,优势没那么明显,而且降幅也不会很大。

畅想一下,如果动力电池成本降低+车企现有的研发成本均摊程度,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的进程会加快。而这批传统车企中,会出现更多价格更低的新能源车,但不会是高端车型。

总结

从原材料开始,通过价格平抑实现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电动车的发展和传统企业的转型速度。同样,对消费者而言,能花更少的钱买新能源产品。至于到了2022年,国内的新能源车的价格,会不会和传统燃油车价格相当甚至更低,现在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