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中国大熊猫普查中,汶川县拥有野生大熊猫栖息地14.8万公顷,野生大熊猫165只,大熊猫野外种群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8年5月31日上午,在绵虒镇金波村,可爱的大熊猫“珍珍”突然“来访”,在村里“走村串户”,神态悠然自得,这是熊猫与汶川人民深厚友谊的深刻见证,也是大自然对汶川生态环境的充分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熊猫珍珍在田间“散步”

汶川以熊猫家园守护者的身份聆听感悟大自然的馈赠与教育,全力构建人与熊猫共生成长的美好家园,让生态文明之光在汶川越发闪亮。汶川人民深知,熊猫是汶川的宝贵财富,但熊猫不仅属于汶川,更属于全国、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汶川没有任何理由不为熊猫提供好的生态空间、好的自然环境。从国家在汶川设立第一个大熊猫保护特区、成立第一个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到先后建立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草坡自然保护区,汶川408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2300多平方公里被划入自然保护区,占全县总面积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汶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大熊猫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实施岷江流域治理 守护大熊猫生态家园

汶川在熊猫家园建设中,将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康养旅游、河(湖)长制、禁渔退捕、乡村振兴等全方位对接,全力构筑岷江上游水生态屏障。扎实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国土绿化和“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7.66万亩,建成竹林通道63公里,累计治理地灾隐患点230余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85%,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5%以上,荣膺“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五。

坚定绿色发展之路 做大熊猫最亲密朋友

汶川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工作思路,从分发每一株苗木做起,让荒山重披绿装,从引进每一家优质企业开始,构建绿色工业园区。在艰难转型的过程中,换来了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绿色工业全面崛起、全域旅游不断壮大,更换来了人与熊猫的和谐相处。同时,汶川放弃局部利益,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规划总面积760.332平方公里,涵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9种,165只野生大熊猫实现全覆盖,坚决保护好大熊猫生存生活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树下茂密的青草是大熊猫猪的天然美食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人与大熊猫共生成长

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且也为人与熊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汶川持续开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着力开展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整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建设,全面巩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果,成功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城市,水磨镇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漩口镇赵公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随着汶川乡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汶川人民与熊猫共生成长的环境基础也不断坚实。

成为熊猫家园,既是大自然的选择,也是大自然对汶川的厚爱。保护大熊猫是汶川对自然的承诺和感恩,也是汶川爱护生态环境的职责与坚守,更是汶川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诠释。汶川各族干部群众将常怀感恩之心,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力绘就“有土皆绿、是水皆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崭新画卷。(图文:汶川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