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稿之前,我会喝很多咖啡,好早一点进入状态,但这几天组装家具装的腰疼,咖啡喝多了么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下腰更疼了。只好改喝酒,就是那种3度左右的水果酒,微醺了之后一样能找到感觉。

于是黄昏时候,我就坐在书桌那儿,摆上笔记本,再给自己倒点小酒,边写边饮,感觉自己像个大作家,而且是鲁迅、张爱玲那种级别的。

今天我又这么做了,正自我感觉良好呢,我妈看见了,她说:“3度的哪够呀,你得整个飞天猫台,喝到位了,别说作家了,你就是想首富也行呀,梦里啥都有……”

首富你想当么?我反正不想,今儿喝这么多,就是为了写前首富来着,哪一位呢?姓许的那位房产大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照我以前的风格,肯定会把他的里里外外都给扒皮一遍,就像对杭州市民马老师那样,但这次我不想,为什么呢?因为马老师家的房子和钱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远,更像是纯粹的吃瓜:哇,原来首富家庭是这样的。

但横大许教授性质不一样,他的公司这次出事故,牵扯到很多普通家庭的房子和钱,扒他越狠,不幸被波及到的读者可能心越痛,这可是大半生的积蓄啊。

所以我今天决定谈一谈风口浪尖上的这家公司,对我们小老百姓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别看现在许老师的形象是扑街了,但人家早年是风光过的,2017年更是颠峰,不管现在口碑如何,有一点你必须承认,能在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当上第一名,并把企业做到万亿级别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力是没得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段时间比较过牛人和普通人的差别,结果发现,最主要的差别在眼光和战略上面。

举个栗子,一般人只能聚焦眼前的,挣点小钱过过小日子就很满足,但是牛人他会想的很大很长远。

他会想到三五年后要怎么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会做战略性的规划,当你想的很深很宏大的时候,一些小细节是不会太在意的,比如马斯克想的是怎么改变人类和世界进程,他自然就不大关注房价涨跌了。

如果想的不是三五年,而是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那更不得了,那就是伟人级别了。

许老师把一家普通房企做成头部大公司、世界五百强,靠的也是战略规划,比如年销售额千亿,公司市值做到万亿,有了清晰的目标,再去执行,动力有了,执行上自然会去想方设法。

比如加大杠杆,用很少的钱,撬动大量项目,比如缩短运转周期,让资金快速回笼,再比如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它们那个“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拼夕夕、桃宝、花为等很多家公司都用过,从大的战略角度来看完全没问题。

横大放弃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块,改拿二三线地方的便宜土地走量,主要是从成本角度考虑,而且它的品牌溢价只有在小地方才管用,地方上才能重视,给优惠条件,从而进一步压低成本。

你说这些措施有毛病么?哪怕现在来说,都没什么大问题。

因为业内不少都这么干的,不不,确切的说,国内很多其他行业的公司也都这么干,只不过没被曝光而已。

当然小问题肯定也有,但如果战略大方向对了,风口又还在的话,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它们也确实靠着这些做大做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一个小老板能靠这些做成一代大佬,对普通人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呢?就是你也一定要有人生规划,不光是职业规划,生活上的,感情上的,理财投资上的,都要有规划,而且最好是大一点长远一点的规划。

比如三五年内要升职成副总,如果升不到,那涨薪水也成,如果都没实现,那就火速跳槽,直到实现目标。

最忌讳的就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最后一把年纪了,啥啥没有,钱也没挣到,还得跟刚毕业的小青年一起竞争低层次岗位。

做规划的最直接好处是:

第一,你会清晰的知道接下来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必须要怎么做,比如你要升职需要考个注册会计师,那天天刷手机玩游戏肯定不行,心理暗示时刻在那里,你玩啥都会不香的;

第二,你不会过于沉迷一些细节,而是会抓大放小,专注主要矛盾。举个栗子,如果你手上有一笔钱,目标是未来三五年内,每年都有10%以上的收益,那一两天的盈亏是不会太在意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摇新房赚一二手房倒挂的钱,那上车时机和地段就是首要目标,至于房子是朝着花园还是朝着马路,其实不那么重要,能买到总比没有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聊回横大,既然它的战略方针没有错,参照的也是业内的通行做法,那为什么别人没翻车,它们翻了呢?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于走多元化战略。

不光是横大,我发现很多公司都是危于多元化,主业做的好好的,非要东插一脚西插一脚,占用资金不说,隔行如隔山,你不熟悉可不就得交学费么,交一个行业的就算了,还一口气交七八个,主营业务还融着资呢,家里多少个矿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我曾问过某老板为啥他要搞多元化,他说人嘛,一旦小有成就之后,追捧的人多了,心态就飘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行做的好,换个行一样也行。

再一个就是社交圈广了,EMBA班的同学呀,朋友呀,各行各业的都有,感觉他们做的都挺好,一来二去就想也跟投一点,万一成了呢。

还有一种是有难言之隐,比如郑智任务,再比如主业其实已经不行了,但是他不好意思讲出来,只好硬着头皮死撑,然后别的领域广撒网、先占位,投10个成了1个,搞不好那一个就能让自己翻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老板都这么想的,其实多元化也是有讲究的,它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前者主要是上下游的,比如你卖水果的,去承包果园,买个纸箱厂啥的,这些属于完善产业链,节约成本。

但是不相关的多元化就复杂多了,你房子盖完还没卖掉呢,去搞矿泉水,接着搞粮油、奶粉,还玩足球。

每个行业理念和经营方式截然不同,不是说拿个锤子,看啥都是钉子,都能锤的,即使大方向蒙对了,以后都能分拆上市,但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爆掉,烧掉的可都是钱呐。

而且一个企业习惯了高杠杆,每次还都成了,那它做别的,很有可能会延续路径,继续高杠杆,只要一个爆了,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前面所有积累就没了。

所以你看,上面三条红线一出,它借壳A股上市的希望再一落空,手头一下子就紧张了很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普通人的启发就是,目标要有,主线也要清晰,切记过于分散。

我接到过好几个读者的私信,问想考CFA行不行,我说你想考就去考呗,过了一会他又来问,最近在学投资鸡精,要不要去考个鸡精从业资格证。

刚准备回复他呢,人家又来了一句,觉得自己学历太低,想去考个研进修一下,听得我恨不得仰天嘶吼:你到底想干啥?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认知也是有所偏重 ,比如你毕业后就从事的一个行业,经验肯定更足一点,再换一个肯定就要从零做起。

这个风险收益比你要考虑清楚,能承受就去做,不能就赶紧放弃,千万别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手里的也不愿意放弃,最后的结果就是啥也捞不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分散化体现在投资理财上,就是股票也炒,基金也买,不可说币种也投,而且每一种都极其分散。

比如十万块钱买了10支股,拢共1万块投在基金上,结果一口气买了15支,我就想知道,您这研究的过来么?

最好的投资方法不是应该是:事先做足功课,做好规划,然后选准时机入手最看好的,分批买入并长持,直到目标兑现么?

横大出事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链,而压倒性的稻草也是上面出于风控和监管所采取的一系列严打措施。

如果不是这些,或者说房地产仍旧是支柱行业定位的话,它未必会这样,然鹅现实没有如果,天降陨石,这就是命运的无常,就像教培行业嗖的一下被弄死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风顺水的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管是大佬还是普通人,都会有种错觉,觉得那是能力的体现,殊不知有一种部分是运气的成分,而有好运就有噩运,它们来的时候,是福是祸都躲不过。

政策和环境都是变化的,历史的尘埃,到你头上就是一座五指山,哪怕明明没做错什么,但也会因为倒霉而经历什么。

好比身边某阿姨家的儿子,高高帅帅,学历和人品都很好,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父亲出了车祸去世了,母亲精神受打击,家庭责任落到了他的身上,考虑到自己一直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他萌生了开一家培训机构的想法,看身边人也确实做的蛮好。

为了支持他,母亲拿出了多年积蓄,还把父亲的赔偿金也给他了,租房子、装修店面、招聘老师,正准备大干一场呢,过了个年,疫情来了,虽说可以网课,但招生大受影响,一年下来赔掉几十万。

没办法只好关掉,继续做回老本行,帮中学学生补英语,然后今年来了,遇上了你懂得的那个郑策,行业团灭,他也失业了……

你说他不努力么?不上进么?都不是,赶上了,没办法,这就是无常,只能无奈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示例还有很多,说不定以后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

连大佬和大公司都能遇到红线栽跟头,你也得给自己的人生画红线,未雨绸缪地规划好人生每一步。

比如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好好积累经验,踏踏实实上班,能保住工作就很不错了。

比如投资可以,但不要加杠杆,少借钱多存钱,存不下来也要控制下支出,手上多留些现金。面对无常,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留点后路。

还有就是心态好一点,就算今天股票大跌了,明天单位倒闭了,深夜对象给你提分手了,那也没啥大不了的,好好接受,然后活下来。人活一世,就算实力不够压倒一切,心理素质还是要干倒一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想讲的我讲完了,划2个重点:

1.人生有长远目标很重要,包括理财,忽略小波动,把精力投入在风险低、收益还行的投资上,比如买鸡精,不了解可以学习嘛。

2.因为命运很无常,所以你要留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