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是佛教用语,《大品般若经》中曾记载,善根也可以称作善本或德本,进一步解释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

无贪、无嗔、无痴合称为“三善根”,一旦违背了这三个善根,那么就是所谓的“不善根”。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善根,因为这是一种境界。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埋下了积德行善的“根”,那么人品、德行一定差不了,反之则会变成一个恶人并遭到报应。

那怎么样算是有佛缘?一个人常有这两种表现,那就说明前世善根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观佛流泪

观佛流泪可以解释为进入寺庙看到佛像后,就会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或许大家会认为这样的人过于多愁善感,殊不知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类人就是有善根之人。

除此之外当他们看到佛塔、佛画,或者听到有人念诵经文的时候,也都会流下激动的泪水。其实,如果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反而会让人感觉不适应。

毕竟人类作为一种感性动物,不一定看到什么都会流泪,最起码先要让自己感动,而后才会有流泪的冲动。事实上观佛流泪的人,属于前世种下的善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人之所以今生今世和佛祖有缘,并不是偶然所得,而是上辈子就是一个有佛缘之人。所以今生看到与佛有关的物品,才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进而流下感动的泪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的亲人或朋友多年未见,偶然间看到之后肯定会喜极而泣。这其实就是那些观佛流泪的人,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其实,这种感受是自然流露的,就像下意识动作一样,只要看到佛像等和佛有关的事物就会流泪,并不是他们多愁上,而是这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实在太难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观佛流泪的人,前世善根一定非常深厚,或许他们前世是一个僧人,或者是一个和佛有关系的人,正因为这种交集才会观佛流泪。即使第一次进入寺庙,或者是听人诵经、看到佛像,也会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当然, 大家还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前世的缘分都是善缘,当然,结善缘肯定是一件好事,不过一旦结下的是恶缘,那么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多困扰。

例如,平时我们会接触很多人,有的人看起来就十分有亲切感,自己也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但也有的人看起来就十分讨厌,这其实就是前世的恶缘,他们可能是来讨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观佛流泪的人,他们哭得越厉害或想哭的冲动越明显,那么善根就越深厚。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备受推崇的弘一法师,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在研习佛经的时候,当读到“地藏经”第十三品,了解到释迦佛在涅槃之前,将南阎浮提众生托付给地藏王菩萨时,弘一法师便泪流不止。

后来他为自己起了一个法名“地藏孤臣”,就更加证实了他和佛有缘。

二、深信因果

很多读懂佛教并深刻了解佛教的人,都认为佛教的教义最终可以总结为两个字,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因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比喻来看,一个人种下什么“因”,最终就会收获什么“果”。结善缘、种善因就会结善果,反之结恶缘、种恶因则会结恶果。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你这就是自作自受,现在何必当初呢?”其实,这就是对因果的一种辩证。而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的佛法,三藏十二部上万卷经文的佛教,最终都逃不过“因果”二字。

因果一旦形成就不可能逆转,那些声称可以改变因果的人,不仅没有领悟到佛教无边的魅力,甚至极有可能是一个愚蠢的人。

当然,也可能是别有用心或插科打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佛教所强调的因果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可能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简而言之就是佛菩萨对“因”十分在意,他们会提前察觉“因”,进而预防“果”走向偏离的道路;而普通人则更畏惧“果”,根本不理会“因”的重要性,但最终收获的却都是恶果。

结 语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其实就是敬畏因果的一种思想。善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绝非所有人都能拥有。

从这一点来看善根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观佛流泪、深信因果,那么他也一定是一个有善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