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方便了乘客出行,曾经站在马路边打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一部手机即可走天下,但是殊不知,网约车的便利,也在无形中忽视了司机的权益,导致司乘关系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机的“权利”被忽视,而乘客的权益却被无底线重视,乘客一个投诉一个差评就可以影响一个网约车司机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收入,这样失衡的状态在网约车行业中随处可见,可以说网约车行业中司机和乘客的权益完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但是在2021年以前很少有平台正视这个问题,在各大平台的大力逢迎下,司乘关系成了出行行业的顽疾,也是个烫手山芋。没人能接,也没人愿意接。

网约车司机要不要等乘客,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对乘客来说,大部分抱有的心态是:网约车司机就是个服务行业,自己花了钱,就有提出要求的权利。

近期一女乘客一上车就催促司机尽快送到,说自己有急事,完全不顾限速50的规定。

网约车司机气不打一处来:你磨磨蹭蹭六分钟才下来,从上车到送你到目的地,耗时23分钟,我才赚11块钱!现在要求我为了你去违规?违规费用你补偿我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乘客眼看自己理亏,愤愤地甩下一句话:我付了钱,就有享受服务的权利,否则你就等着投诉吧。

投诉,已经成了乘客宣泄渠道的“杀手锏”。嚣张的背后是司乘关系长久失衡的体现。

开放乘客投诉通道、发放大量的优惠券,一切尽可能给予乘客的待遇,都成了乘客“恃宠而骄”的资本。

有人会说,是不是因为服务行业的原因,毕竟出行行业,本质上还是服务业。笔者不敢苟同这个观点。

对比一下出租车行业就知道了,同为出行行业,两方的待遇天差地别。最终原因还是平台的纵容。

网约车平台数骄纵乘客,对司机的合法权益却熟视无睹,成就了如今司乘矛盾频发的现状。

原本以为在经历过顺风车事件以及多起乘客与司机矛盾造成的悲惨事件后平台会开始醒悟改善。

然而,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关系,网约车市场再次变得微妙。不过司机并没有等来自己的春天,而是另一种颠覆。

原本“一超多强”的稳定格局出现松动,互联网与国企队的网约车头部平台“3+3”格局初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争夺市场抢占用户,几家平台忙于抢乘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无疑又把司机推进了深渊。

司机和业内人士都在战战兢兢,不知道是否还会出现网约车“烧钱大战2.0”的场面。因为吗,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都没法靠“撒币”来解决了。

网约车下半场需要新的领导者,向司乘矛盾、合规性、司机和用户的权益保障等“顽疾”开刀。